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的教学方法
1
作者 马桂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职业中学 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教学方法 创造教育 学习兴趣 人格培养 语言艺术 思维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创造力,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评《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慧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46-147,共2页
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创造力的核心。开发人的创造力,主要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辽宁少儿出版社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脉膊,了解理论界、学术界的最前沿动态,着眼于人类未来,率先编辑出版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以下简称《系列》),为开发少... 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创造力的核心。开发人的创造力,主要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辽宁少儿出版社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脉膊,了解理论界、学术界的最前沿动态,着眼于人类未来,率先编辑出版了《创造性思维训练系列》(以下简称《系列》),为开发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做出了努力。该系列《大脑发动机》、《想象王国漫游》、《联想的彩链》、《跳过障碍》、《发明创造的金钥匙》五本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书,向读者展示了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多彩的内容。纵观整套书,其特点十分鲜明。特点之一,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创造思维训练的范围上超出了国内同类教材和书籍。如扩展思维和创造性感知的训练,在国内一直受到忽视,人们通常以为,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就集中体现在思维阶段,在感知阶段无所谓创造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创造性感知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开始阶段,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在感知阶段就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因为一开始感知事物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 训练系列 解决问题 创造性人才 世纪人才 少年儿童 发明创造 逆向思维 互相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学创造性思维训练管见——写作思维训练断想之二
3
作者 王颖芝 《经济经纬》 1988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贵出新”,是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宋人梅尧臣言:“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意新”,即立意新颖,能道前人所未道者。立意新,则必须观念新、思维新,善于进... “文贵出新”,是写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宋人梅尧臣言:“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意新”,即立意新颖,能道前人所未道者。立意新,则必须观念新、思维新,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写作思维训练的重点之一。今天,为了培育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写作教学 写作思维训练 独立思维 多向思维 连动 客观事物 重要原则 培养学生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知识的“假设”与创造性思维训练
4
作者 刘喜良 《地理教学》 1998年第6期31-31,共1页
创造性教学理论,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了道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思维呢?笔者拟从大胆假设入手.谈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体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 地理教学 创造性教学 学生思维 假设 最大 理论 拓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十种途径
5
作者 赵健玮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现代科学技术 培养学生 中学化学教学 创造型人才 信息时代 主动探索 知识转化 教学大纲 创新精神 教学环节 初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训练例话
6
作者 王钦虞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2-23,共2页
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新颖”是创造的第一特性,但许多创造性活动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绘画须从临摹和写生起步,学书法要从描红模子、练帖开始,学作文也多从仿句、仿段、仿篇开始起步。模仿与创造是一对孪生姐妹,人们常... 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新颖”是创造的第一特性,但许多创造性活动又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绘画须从临摹和写生起步,学书法要从描红模子、练帖开始,学作文也多从仿句、仿段、仿篇开始起步。模仿与创造是一对孪生姐妹,人们常讲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正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辩证法。在作文训练中,笔者经常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或篇章,写一段或一篇文章,用“旧瓶”装“新酒”。学生在写作中掌握的模式多了,才有可能“跳出”模式,写出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活动 创造性思维训练 学生 熟读 作文训练 创造性学习 课文 模式 创新 模仿
全文增补中
试论语言训练与创造性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陆继椿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6期34-38,共5页
一 语言训练在创造性教育中的地位 创造性教育是综合教育。举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是创造性教育。其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我们对学... 一 语言训练在创造性教育中的地位 创造性教育是综合教育。举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增长创造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是创造性教育。其中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任何教育都有训练思维的意义,但不是思维部具有创造性,在日常学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思维 语言训练 创造 语言与思维 语言材料 训练 创造过程 创造性思维训练 动力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艺专业基础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缺失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永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11期92-93,共2页
通过"创造性思维的测试"证明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体系所采用的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存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缺失,从而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改造能够使契斯哈可夫教学体系更好的为设计教学服务。
关键词 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 创造性思维训练 基础教学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教学必须强化思维训练
9
作者 余明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 作文题 求同思维 多角度 同一性 收敛思维 思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几点思考
10
作者 苏琪 《当代教育科学》 1997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教学 形象思维训练 问题意识 发散思维 思维方式 立体思维 教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是“写作的第一功夫”
11
作者 蓝芝同 《出版广角》 1999年第12期75-75,共1页
思维是“写作的第一工夫”(叶圣陶语),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十分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朗读范文——讲解范文——仿照范文习作”的陈旧模式之中,学生的写作思维是“被动式”和“封... 思维是“写作的第一工夫”(叶圣陶语),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作文教学论述中,十分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朗读范文——讲解范文——仿照范文习作”的陈旧模式之中,学生的写作思维是“被动式”和“封闭式”的。难怪有些学生说,我们的作文是“抄”出来的。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作文教学训练必须包括“阅读训练”、“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三大方面,而“思维训练”这一更高一级的训练,事实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仍然陷入“抄作”的囹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中小学作文教学 教学训练 语文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单元作文 写作思维 写作思路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申卯兴 杨建军 李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77-179,共3页
坚持素质教育的重地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中心在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贯彻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理论及实践,用实践效果树立了课堂教学是科学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最佳契机的观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侦察员谋略意识的形成
13
作者 陈本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4-5,共2页
近几年,刑事侦察领域内正悄然兴起“谋略热”.从普通的侦察员,到负责侦察工作的领导,已经认识到谋略意识是提高刑侦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侦察谋略是高级的侦察艺术,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侦察措施、手段等计谋... 近几年,刑事侦察领域内正悄然兴起“谋略热”.从普通的侦察员,到负责侦察工作的领导,已经认识到谋略意识是提高刑侦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侦察谋略是高级的侦察艺术,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侦察措施、手段等计谋的集合.有效的侦察谋略来自侦察员的谋略意识;侦察员的谋略意识来自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来自科学的心理训练.这就是侦察谋略意识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略意识 侦察员 创造性思维训练 犯罪人 创造性思维 心理训练 发散式思维 问题意识 检验表法 刑侦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德文教授
14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2-2,共1页
廖德文,1936年生于江西萍乡,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现任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训练 自然辩证法研究 思维状态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所 研究生导师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 科学技术哲学 认识客体 概念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