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工程与情报工作
1
作者 宋克复 《情报学报》 1982年第1期86-89,共4页
情报工作是为创造活动服务的,情报研究本身又是一种创造活动。本文简介了国外目前创造工程学的发展和作者对它的看法之后,讨论了进一步发展情报理论的方向和对情报人员素质的要求问题。
关键词 创造工程学 情报工作 情报人员素质 创造活动 情报研究 情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创造工程的系统功能
2
作者 张艺声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1期58-64,共7页
艺术创造工程是创造工程学的分支系统之一。它将创造工程学原理应用于作家的艺术创造载体。创造工程学产生于美国六十年代。创造工程(Creative Engineering)的本体意义是一种智能生产技术过程,可以归结到创造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 艺术创造工程是创造工程学的分支系统之一。它将创造工程学原理应用于作家的艺术创造载体。创造工程学产生于美国六十年代。创造工程(Creative Engineering)的本体意义是一种智能生产技术过程,可以归结到创造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效率地把握构思新颖而多元的创造技法(CreatiVe Technique)这种创造技法,不是单纯的模式化的方法论,而是对异质素材进行新组合的工程论。艺术创造工程学是属于系统科学的范畴,具有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决定于系统的结构以及组成系统所有元素的性质。艺术创造工程系统是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法与创造性形象三个分支系统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六十年代 创造工程学 审美观照 屠格涅夫 系统功能 独创性 小说 艺术创造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创造教育的特质与会通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仲林 《教育与现代化》 2003年第4期3-7,共5页
借用中国文化的语言 ,可以说西方创造教育偏重“成物”(即注重创造的成果 ) ;东方创造教育偏重“成己”(即注重身心境界 ) ,并由此构成其各自特质和特色。如今 ,应结合时代需要 ,将东西方创造教育融会贯通 ,形成融“成物”“成己”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创造教育 创造工程学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
4
作者 张忠富 《成人教育》 1983年第4期26-28,共3页
(一)我国的职工教育成绩是巨大的,但目前的作用又是和它的战略地位很不相称的,如不加以改革,职工教育则不能振兴。那么,职工教育问题何在昵?我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教育科学运用不够;对职工学员研究不够;教师对现代科学成果借鉴不够。
关键词 职工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成绩 战略地位 教育科学 职工学校 创造工程学 教育家叶圣陶 考试方法 创造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介几种开发新产品的思维方法
5
作者 明国珍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8年第6期47-48,共2页
当今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已成为企业的命根、效益的代名词。没有新产品就打不开市场,满足不了多变的需求,得不到好效益;没有新产品,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甚至走向破产。因此,各企业争相在新产品开发上领先于同行,以便获得最佳的市... 当今市场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已成为企业的命根、效益的代名词。没有新产品就打不开市场,满足不了多变的需求,得不到好效益;没有新产品,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甚至走向破产。因此,各企业争相在新产品开发上领先于同行,以便获得最佳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开发新产品并非易事,它的关键是要求得一个“新”字,“新”是对“旧”的突破,没有创造是不行的。那么,“创造”又从何而来呢?它来源于实践所产生的创造(或突破)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之于新产品开发,犹如氧气之于生命,非常重要。那么,这种思维是否有规律可循呢?根据一些创造工程学家的研究,回答是肯定的。下面介绍几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供从事新产品开发的人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方法 开发新产品 新产品开发 深潜器 专利文献 创造工程学 市场占有率 专利法 思考方法 源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的启示——从日本企业合理化建议制度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时代特征
6
作者 李光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2期31-35,共5页
日本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制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恢复时期。当时,日本政府借用美国创造工程学家A·F·奥斯本“日行一创”的思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一日一案国民运动”。
关键词 合理化建议 日本企业 现代化企业管理 建议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成功 经济恢复时期 创造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