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评价研究——基于CRL创造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冬梅 黄镇亨 彭建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基于知觉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构建的教育实践能提升受教者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该理论未得到实证,受教者的过程能力亦不能量化评测。文献研究发现CRL创造力模型可评测过程能力,据此可构建相应的自测量表,进而探究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研究认... 基于知觉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构建的教育实践能提升受教者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该理论未得到实证,受教者的过程能力亦不能量化评测。文献研究发现CRL创造力模型可评测过程能力,据此可构建相应的自测量表,进而探究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研究认为:第一,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是三维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该模型可用来评测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第二,创造性思维“四阶段”可显性化为知觉的展露、注意和解释三阶段,并表现为相应的过程能力,三种能力相关且相互影响;第三,本研究结果为知觉显性化思维过程的创造性思维教育设计提供了依据与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显性化 CRL创造力模型 过程能力 知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双路径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阳 白新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0-667,共8页
基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和创造力双路径模型,探讨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能否通过灵活性和坚持性的路径来影响员工创造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了315名制药公司销售人员的问卷数据.最终,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 基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和创造力双路径模型,探讨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能否通过灵活性和坚持性的路径来影响员工创造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了315名制药公司销售人员的问卷数据.最终,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经由灵活性的中介作用影响销售创造力,而坚持性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创造力 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 创造力双路径模型 销售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错能催生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吗?——基于跨层次交互模型的fsQC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耿紫珍 王艳粉 +1 位作者 肖蒙蒙 丁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61,共15页
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探析,本文在差错管理视角下,基于创造力交互模型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有利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织、团队、个体跨层次交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在研究1中,对研发团队进... 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探析,本文在差错管理视角下,基于创造力交互模型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有利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织、团队、个体跨层次交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在研究1中,对研发团队进行案例访谈,识别出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团队过程要素——从错误中学习及其内部迭代机制;在研究2中,运用收集到的112份团队数据,通过fsQCA方法探讨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组织情境、团队特征、团队过程和团队构成相关要素如何与个体突破性创造力协同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发现了“试错驱动型”“学习迭代型”及“资源主导型”3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态。本文拓展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企业从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源头激发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错管理 创造力交互模型 突破性创造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销售创造力和销售绩效的双路径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潘伟娜 白新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3,共8页
基于创造力的双路径模型,探讨动机能否通过灵活性和坚持性这2条路径影响销售创造力和销售绩效.基于212名销售人员数据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经由灵活性显著预测销售创造力进而影响销售绩效,而坚持性则显著影响销售绩... 基于创造力的双路径模型,探讨动机能否通过灵活性和坚持性这2条路径影响销售创造力和销售绩效.基于212名销售人员数据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内部动机和亲社会动机经由灵活性显著预测销售创造力进而影响销售绩效,而坚持性则显著影响销售绩效但不能显著预测创造力,销售创造力与销售绩效正相关.在现实情境下应用创造力的双路径模型,并将销售绩效纳入研究框架,拓宽了模型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创造力 销售绩效 创造力的双路径模型 内部动机 亲社会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角下的西方创造力系统观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亚坤 陈龙安 +1 位作者 张兴利 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0-830,共21页
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学者已经在大C创造力、小C创造力以及创造力过程、人格、产品、创造力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但体系纷繁,观点各异,往往让人难以抓住问题的重点,我们则在梳理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将西方... 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学者已经在大C创造力、小C创造力以及创造力过程、人格、产品、创造力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但体系纷繁,观点各异,往往让人难以抓住问题的重点,我们则在梳理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将西方创造力理论从两个大方向上进行一定的梳理与思考,一个是发展的角度(从微C创造力到小C创造力,再到专业C创造力,最后到大C创造力),另一个是从微观到宏观联系的角度(从创造力的认知神经基础到创造力过程……一直到创造力的社会文化层面),组成一个既联系又发展的坐标分类图,因其与星系发展的过程有类似之处,便将其比喻为星系发展模型,以此来分析每个理论(主要包括Kaufman的4-C创造力模型、Csikszentmihalyi的创造力系统模型、Sternberg的创造力贡献推进理论、Amabile的创造力组成成分模型、Gl?veanu的5A创造力理论)的适用范围与界限,以期为深入理解各个理论,树立创造力整体观及为更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做出一定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4C模型 创造力组成成分模型 创造力贡献推进理论 5A理论 星系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员工创造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云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学者们按照个人—环境匹配的框架来研究创造力,文章主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个人—环境匹配 创造力匹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量表验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冬梅 肖美艳 彭建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由于思维过程的不透明,创造力测评方式多样,且普遍复杂欠直观;虽已成为创造力研究的中心,但并未形成标准或共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量表是建立在以知觉三阶段“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理论基础上的,所反映的创造力测评有其他... 由于思维过程的不透明,创造力测评方式多样,且普遍复杂欠直观;虽已成为创造力研究的中心,但并未形成标准或共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力量表是建立在以知觉三阶段“显性化”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理论基础上的,所反映的创造力测评有其他测量方式所不具备的直观、便捷、客观等优点;其题项设计基于创造性活动中具共通性与必要性的思维层次及内容,因而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的创造力测评方式。通过与CRL创造力模型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检验,验证了该过程能力量表的有效性,这为创造力学习、测评、实践及研究等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能力 过程能力量表 创造力测评 CRL创造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认知心理学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彦 李翔龙 +1 位作者 赵武 王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1-1207,1217,共8页
根据产品设计的特点,会聚了认知心理学、信息技术和设计理论,建立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创造力定性模型;分析了产品创新设计创造力的关键属性、创造性思维模式和计算机支持工具,提出了提高产品创新设计创造力的方向和方法。根据认知过程,对... 根据产品设计的特点,会聚了认知心理学、信息技术和设计理论,建立了产品创新设计的创造力定性模型;分析了产品创新设计创造力的关键属性、创造性思维模式和计算机支持工具,提出了提高产品创新设计创造力的方向和方法。根据认知过程,对设计问题进行定义和表征,并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创新设计,建立了系统化的人机交互创新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模型 创造性思维 产品创新设计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企业玩兴氛围对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洁 张露 黄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3-534,共12页
互联网企业通过营造快乐愉悦的玩兴氛围,推动员工持续创新,以期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现有玩兴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在回顾组织管理领域玩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 互联网企业通过营造快乐愉悦的玩兴氛围,推动员工持续创新,以期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现有玩兴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在回顾组织管理领域玩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研究一基于组织氛围理论和玩兴活动特征,开发中国情境下互联网企业的团队玩兴氛围量表。研究二立足于团队层次,依据资源保存理论重点探讨了玩兴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三从创造力成分模型出发,引入个体思维方式和多重认同,探讨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展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团队玩兴氛围的概念,促进了玩兴氛围理论的发展,为互联网类企业营造玩兴氛围以激发创新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兴氛围 创新行为 工作重塑 资源保存理论 创造力成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