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创造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及教法介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陶学忠
-
机构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2-33,36,共3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创造创新能力训练课程的内容,以及与其相适用的“情境——训练”教学模式和“多样——系列”的教学方法。
-
关键词
创造创新能力训练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
五年制
教学用书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研究性课程中发明创造技法的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姜长阳
徐娜
张冬艳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0,共4页
-
基金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20090304)
辽宁师范大学教学改革资助项目(LSJG:20090108)
-
文摘
为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让参加研究性课程的学生把发明创造技法应用于研学中,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了研学的顺利进行,仅不到5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发表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82篇等多项成果,并且通过发明创造技法在研学中的应用,也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
关键词
研究性课程
创造发明技法
创新能力
-
Keywords
research programs; inventive method; innovative ability
-
分类号
G642.30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开展创造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 3
-
-
作者
张玉琴
唐彪
-
机构
辽宁省实验中学
-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9-41,共3页
-
-
关键词
创造活动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中学
教学手段
课程设置
-
分类号
G633.9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创造力训练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8
- 4
-
-
作者
丁念金
冯震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8,共6页
-
文摘
创造力训练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生发展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有助于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助于改变机械地进行应试训练的局面,有助于发展人性,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大发展。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有:以学习为中心,凸显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在完整的学习经验中强调创造性学习经验,体现创造性学习文化。课程的结构要素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本课程开发在运作机制上关注完整的课程运作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发挥校长的核心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地采取研讨的方式。
-
关键词
创造力训练
课程开发
基本理念
结构要素
运作机制
-
Keywords
creativity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ic beliefs
structure ele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浅谈在工科院校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钱作勤
-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
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1999年第S1期60-62,共3页
-
文摘
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教育从来也就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任务。当前我国为了跻于世界科学的前沿,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
-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的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
机械原理课程
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创新精神
四杆机构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 6
-
-
作者
李小宁
-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5-57,共3页
-
-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
中国
高等教育
创造型人才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课程体系
德育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修订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
- 7
-
-
作者
黄裕胜
文正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4,共2页
-
-
关键词
修订教学计划
师范生
课程设置
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
培养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
知识结构
创造性思维
教育实习
-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物理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
- 8
-
-
作者
吴丽珠
-
机构
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期47-47,共1页
-
文摘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惟一单独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对其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
-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课教学
理工科学生
大学后
实验课程
高等院校
基本训练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大工程背景下工程训练课程项目设置及建设
被引量:18
- 9
-
-
作者
徐志农
周继烈
倪益华
钱俊
唐任仲
潘晓弘
-
机构
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101,共4页
-
文摘
工程训练课程实训项目的设置和有机衔接是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从属于人才总体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的培养定位。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应该逐步形成课程调节机制,在教学项目中结合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利于学生体验大工程背景下学科结构交叉和知识点交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
关键词
工程训练
实训项目
知识点
课程调节机制
创新能力
-
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training project
knowledge point
course adjustment mechanism
innovation ability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化学创造学及其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王锦化
屠树江
沐来龙
李亮
吴翚
-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0-152,155,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KT2011357)
徐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重点课题(L2011Z05)
+2 种基金
徐州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HGXYJY2011Z02)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S276/2005)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JS241/2006)的基金资助
-
文摘
为能科学系统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创造学课程必须与学科专业教学和学生的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新观点,创建了化学创造学和化学创造学实践课程。经过5年的试验,参试的本科生先后获国家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各级奖励40余项,100余人次获得个人成就奖。实践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课程是可行的,措施是有效的。
-
关键词
化学创造学
化学创造学实践课程
示范中心
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
-
Keywords
chemical creatology
practice course of chemical creatology
demonstration centre
innovative ability
case teaching
-
分类号
O6-33
[理学—化学]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工业设计的创造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朱安达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7-89,共3页
-
文摘
本文工业设计中的创新工作分成了造型设计、改型设计和开发设计三个层面 ,对工业设计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作了探讨 。
-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思维训练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让创造能力处于激发态
- 12
-
-
作者
卢秉恒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7年第5期68-,75,共2页
-
文摘
对一个高级科研人才来说,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与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同样是重要的。无疑,每个博士生都有较强的创新欲望。但是,在课程学习及论文工作的全过程中,如果不能自觉地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珍视自己的创新精神,则可能使它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得到良好发展与充分发挥。如课程学习,为了奠定理论基础,有人则偏于被动吸收,单纯积累。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念的能力,形成智慧。对一些相关学科,我采取了忽略细节,理清各学科要解决什么问题,抓主要思路的学习方法。这样,
-
关键词
创造能力
激发态
创新精神
理论基础
创造力
课程学习
全过程
创新能力
学习方法
科研人才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刘建军
-
机构
天津市团泊洼华北石油学校
-
出处
《职教论坛》
2003年第22期27-27,共1页
-
文摘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专业教学
教学计划
专业课程体系
教师队伍
能力训练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教学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论创新是竞技教练员的核心素质
被引量:20
- 14
-
-
作者
陆升汉
汪康乐
邰崇禧
-
机构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3,共3页
-
文摘
跨入 2 1世纪的竞技教练员应具备良好的高素质结构 ,其中最为突出的核心素质就是创新。创新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主动力 ,教练员应具有突出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地运用组合知识的能力 ,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创造能力 ,新颖高效的管理方法的创造能力。培养教练员创新能力的方法有 :破旧立新法、克弱转强法、反向思维法和移接法。
-
关键词
竞技教练员
核心素质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
-
Keywords
sports
coachers
key quality
creativeness
-
分类号
G808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论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宋耀武
-
机构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1-93,共3页
-
文摘
创新能力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 ,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关键 ,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
学生培养
教学过程
课程设置
非智力因素
-
Keywords
students
teaching
creative thinking faculty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高庆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观念
教育模式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创造教育课程
创新能力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 开出多层次的课程
- 17
-
-
作者
高清海
-
机构
吉林大学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6年第4期54-56,共3页
-
文摘
我主要想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就是在研究生阶段,还应当重视基础课的学习,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使研究生能夠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一、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研究生,顾名思义,主要是学会研究,也就是说,应当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需做到这一点,当然必须加强专业学习,必须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这里,我觉得打好坚实的基础,熟练并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
-
关键词
研究生
基础课
基本功训练
科学研究工作
创造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础理论
本科生
课程
专业学习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成人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
- 18
-
-
作者
陈跃雪
-
机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
-
出处
《征信》
1999年第6期72-74,共3页
-
-
关键词
成人高校学生
能力培养
国际竞争力
弹性课程
创新能力
创造力
精神文明
国民素质
趣味性和创造性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
分类号
G723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7
- 19
-
-
作者
宋正先
明培云
-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健健幼儿园
-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1-51,共1页
-
-
关键词
幼儿创造力
个体创造力
幼儿创造教育
创造力训练
幼儿园
音乐活动
一日活动
美术活动
几点做法
课程目标体系
-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 20
-
-
作者
郑淑文
-
机构
武警指挥学院长春分院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1期94-95,共2页
-
文摘
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对受教育人进行前瞻性、科学性启迪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认真改革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积极倡导创新教育的思想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价值取向
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
口语训练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