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族歌剧《包青天》创演过程及主要唱段刍议
- 1
-
-
作者
张剑雨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艺海》
2023年第5期40-43,共4页
-
基金
安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课程思政’主题声乐作品研究”,编号:SK202204ZD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黄梅戏元素融入现代古筝艺术创作研究”,编号:SK2021A0385
+1 种基金
安徽省省级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声乐课程教学研究”,编号:2020jyxm1082
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排练声乐》,编号:2020szsfkc0555。
-
文摘
民族歌剧是我国在文艺创作上“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表征。通过研究民族歌剧新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帮助作品本身的质量提升,对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演过程的经验整理,以及采用音乐分析的方式,对主要唱段进行梳理性研究,是民族歌剧的主要研究方法。民族歌剧《包青天》的出现,填补了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在歌剧艺术上的空白,响应国家号召,充实了我国在歌剧作品方面经验的积累。
-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包青天
创演过程
唱段分析
-
分类号
J822
[艺术—戏剧戏曲]
J614
[艺术—音乐]
J617.2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