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宏 田明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是提升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外技术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与世界银行WDI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在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指标体系基础上,深入考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链融合模式差异对贸易竞争强度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发展中国家贸易竞争强度但对发达国家没有明显效应;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通过出口结构效应与出口价格效应提升贸易竞争强度,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发达国家出口结构效应的拉动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方向一致但影响效应更低,而发达国家出口价格效应对贸易竞争强度的拉动方向则与发展中国家截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贸易竞争强度 产业链创新融合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理论机理和实证检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海波 魏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8,共7页
选取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槛效应检验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选取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门槛效应检验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仍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大数据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发展和劳动力配置优化具有显著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数字经济跨过不同门槛值,数字经济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正向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创新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发展 劳动力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杨浩昌 赖孟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梯次增长,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同时,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③政府支持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而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关系,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创新融合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化对区域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成意 马志云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论文从生产要素的微观视角出发,以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数据要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论文从生产要素的微观视角出发,以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化对区域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且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都较为显著,但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2)数据要素化能够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和改善资源错配程度,进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3)数据要素化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存在基于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基于此,提出大力培育和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缩小地区数字鸿沟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化 产业链创新融合 工业机器人应用 资源错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模式选择与政策体系
5
作者 方莹莹 阳镇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6,共13页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靠基础研究拉动、依托应用场景驱动、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和前沿技术驱动是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主要需求与形态。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可分为研究型大学/...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依靠基础研究拉动、依托应用场景驱动、产业跨界融合驱动和前沿技术驱动是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主要需求与形态。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模式可分为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主导的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模式、以创新型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以产业链链主主导的产业链牵引创新链融合和以数字平台企业主导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因此,要通过发挥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持续强化创新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发挥数字平台企业创新赋能作用等方式加快推动面向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产业链创新融合 模式选择 产业链主企业 数字平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经济、消费结构升级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6
作者 阮崇友 阮逸文 《现代管理科学》 2025年第5期33-43,共11页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创新驱动的链式经济形态,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首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探究首发经济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两者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首发经济可有效赋能创新链产业链...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创新驱动的链式经济形态,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首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探究首发经济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两者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首发经济可有效赋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消费结构升级是首发经济驱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与胡焕庸线东南地区,首发经济的赋能效应更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构建首发经济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开展消费提质惠民活动,畅通首发经济赋能渠道;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全面提升双链融合水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经济 消费结构升级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炳军 曹斌 周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1,共9页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梳理产业链创新链助推低碳转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低碳转型的复杂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链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是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梳理产业链创新链助推低碳转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低碳转型的复杂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显著促进了低碳转型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低碳转型的影响在双重目标约束下存在一定的异质性。(2)机制分析表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提升等路径推动低碳转型发展。(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效果呈现出“先降后增”的“U”型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产业链创新融合 面板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与绿色创新“增量提质”
8
作者 杨浩昌 肖冲 李廉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21期37-49,共13页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基于量与质双重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有利于增加...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基于量与质双重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仅有利于增加本地区绿色创新数量,而且能够提升本地区绿色创新质量,同时对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增量提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②机制分析表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推动科技人才集聚,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③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中部地区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实现邻近地区绿色创新“增量提质”,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进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创新融合 绿色创新 增量提质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经济视域下的区域一体化——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斐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7,共10页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经济 区域一体化 创新中心 创新网络 创新产业链融合 区域创新共同体 区域产业共同体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型兼论中奥科技合作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茜妍 陈雄 +2 位作者 辛秉清 于莎 马云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189-194,共6页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当前全球各国提升创新能力、弥补自身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梳理2015—2019年全球创新发展报告,总结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得到创新规律演变趋势:从重视基础研究拓展到重视科技创新绩效;从创新数量向...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当前全球各国提升创新能力、弥补自身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梳理2015—2019年全球创新发展报告,总结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得到创新规律演变趋势:从重视基础研究拓展到重视科技创新绩效;从创新数量向创新质量转变;全球创新呈多极化发展趋势;科学与技术一体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在此背景下,借鉴巴斯德象限模型,结合中国科技创新实际,提出了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的国际合作路径,并以中奥科技合作为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指数 国际科技合作 科学技术一体化 创新产业链融合 中奥科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