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梅
万小龙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养、驱动劳动资料智能升级、拓宽劳动对象发展空间及加快三大生产要素组合实现跃升,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我国依然面临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匮乏、原始创新技术支撑不足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实困境,削弱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据此,应从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堵点、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此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创新
和产业
创新
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资源要素
企业
创新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梅
万小龙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2AZX004)
文摘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养、驱动劳动资料智能升级、拓宽劳动对象发展空间及加快三大生产要素组合实现跃升,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我国依然面临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匮乏、原始创新技术支撑不足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实困境,削弱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据此,应从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堵点、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此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科技
创新
和产业
创新
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资源要素
企业
创新
主体
Keywords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novation resources
Principal role of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黄梅
万小龙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