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创新评价体系最新进展及启示(2005年-2015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美丽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38,共3页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决定经济结构性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发展,建立有效的创新评价体系及合适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搜索美国科学基金会、商务部、各州科技部网站...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决定经济结构性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发展,建立有效的创新评价体系及合适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搜索美国科学基金会、商务部、各州科技部网站近十年来(2005-2015)在创新评价方面的最新进展,对美国创新评估体系及指标进行解析,提出对我国开展创新评价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创新评价体系 指标 解析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评价体系 加速教育变革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英特尔公司共同启动“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
2
作者 赵兴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2015年11月5—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和英特尔公司在杭州联合举办了2015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会议以“大数据助推教育变革”为主题,汇聚了百余位来自中央电化教育馆、浙江省教育厅、各省级电教馆的领导、部分地方教育局局长、国内外教育... 2015年11月5—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和英特尔公司在杭州联合举办了2015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会议以“大数据助推教育变革”为主题,汇聚了百余位来自中央电化教育馆、浙江省教育厅、各省级电教馆的领导、部分地方教育局局长、国内外教育信息化专家、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电化教育馆 英特尔公司 教育变革 创新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 浙江省教育厅 教育局局长 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饲料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60-64,共5页
技术创新是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具有“桥梁”式作用,这一桥梁作用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的饲料企业同样适用。饲料行业在中国来说是一个起步比较晚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和... 技术创新是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具有“桥梁”式作用,这一桥梁作用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的饲料企业同样适用。饲料行业在中国来说是一个起步比较晚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兴起和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和深入推行,饲料行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国家重点饲料龙头企业一直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近几年来,随着配方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企业的利润率持续走低。因此,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经营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了当下饲料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饲料企业2010~2014年企业发展数据为样本构建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饲料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饲料龙头企业技术的创新综合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会随投入、经济、技术等因子的增减变化而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饲料企业 技术创新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亮 任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67-69,共3页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指挥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具有指导与监督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加强评价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功能。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指挥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具有指导与监督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加强评价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功能。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路径:发挥政府层面评价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层面评价的引导作用,发挥学校层面评价的基础作用,发挥学生层面评价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四位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视角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水平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建华 苏敬勤 姜照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0-416,共7页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指标值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而对中国进行了实证测算,2001~2010年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指数从14.7%提高到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例、外资企业科技经费比例等指标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策略在于高效的、紧密的、国际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评价 网络结构 网络群体紧密度 结构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解鹃 陈霆 +1 位作者 郭鹏 郑建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共3页
本文从新形势下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需求出发,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世界各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并结合不同层级创新体系评价系统的对比研究,为后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各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模式 创新体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华 史佳林 +3 位作者 李瑾 孙国兴 刘会想 尹川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2期142-149,共8页
都市地区同时具有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信息、科技、资金等社会资源丰富性的特征,其农业依靠科技创新来营造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和培育新动能的需求强烈。针对都市地区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特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用实地调... 都市地区同时具有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信息、科技、资金等社会资源丰富性的特征,其农业依靠科技创新来营造新业态、打造新模式和培育新动能的需求强烈。针对都市地区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特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用实地调研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天津市112家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并及采用研讨法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对天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农业创新已经有力地促进了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实力得到增强,创新环境得到优化,创新机制不断激活,创新活动提质增效。然而,天津农业科技全新还存在高端人才缺乏、企业地位有待提高、产学研衔接不够紧密以及创新创业环境尚需优化等问题,建议培养科技人才、完善扶持体系、组建科技联盟、确定比较优势,不断激发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的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地区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体系评价 优化路径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政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的创新 被引量:9
8
作者 许连纯 《学习论坛》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廉政评价体系与廉政考核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评价内容上的系统性,评价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上的多元性,指标设计和计算上的科学性,预警机制上的导向性,考核结果运用上的公开性。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廉政评价体系创新 考核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体系的科技及社科查新》序 被引量:1
9
作者 叶继元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47,共2页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创新密集的崭新时代,科学研究深入广泛,新兴技术竞相涌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了解国内外现有的科学成就和前沿动态。科技查新作为科技创新课题立项、...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创新密集的崭新时代,科学研究深入广泛,新兴技术竞相涌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了解国内外现有的科学成就和前沿动态。科技查新作为科技创新课题立项、成果鉴定的第一道工序,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于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科研评价、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进步与创新 社科查新 工序 创新评价体系 知识爆炸 21世纪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创新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贵贤 雷朝阳 文正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119,共6页
创业服务是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创新评价体系,得出2007-2018年中国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业服务创新评价结果。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 创业服务是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创新评价体系,得出2007-2018年中国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业服务创新评价结果。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水平的宏微观因素。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水平与创业者自身的微观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宏观因素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中,创业者培训水平对创业服务水平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最大,而企业经济社会效率的积极影响最小。对此,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创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注重差异化管理、机理管理、逆环境和顺环境管理、激励管理、持续性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创业服务 创新评价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趋势与指标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齐书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72,共14页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知识源和人才源,地位日渐突出,并且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使命,在科技创新目标与评价重点等方面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为探究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邀请来自教育部、科技部、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管理评价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调研和问卷咨询,在此基础上,坚持创新导向、质量导向和贡献导向,建立分层分类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并从科技创新队伍、科技创新支撑条件、科技创新成果、社会贡献与影响、人才培养等5个维度,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级评估指标。提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类评价的要点,即地方研究型高校应着重测评“科技引领力”“科研贡献力”“科技创新成果”指标;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侧重“经济贡献力”“人才培养”指标;地方技能型高校则应偏重“人才培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钟 熊焰 张林刚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88,共5页
通过构建创新'结构-投入-绩效'的基础性SIP评价框架,从规模以上和大型工业企业两个层面,评价研究发现,内蒙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且近年来有滑坡迹象,特别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人员引进培养有待强化,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 通过构建创新'结构-投入-绩效'的基础性SIP评价框架,从规模以上和大型工业企业两个层面,评价研究发现,内蒙古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且近年来有滑坡迹象,特别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与人员引进培养有待强化,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等创新效率有待显著提升。对此,提出健全鼓励企业主体的创新投入制度等若干关键措施,以改革制约内蒙古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评价体系 科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比较研究——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创新主体作用的实证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苏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32-38,共7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能力和经济未来增长动力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先进评价方法,可以把科技创新能力分成四个主体方面,从而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的区域排...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能力和经济未来增长动力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先进评价方法,可以把科技创新能力分成四个主体方面,从而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的区域排名进行测算,具体考察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具有同样发展模式的省市自治区进行归类,可以分析目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方法 创新型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空间结构与联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方方 杨智晨 +1 位作者 李香桃 李雄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4-43,共10页
深刻把握区域创新系统内部耦合特征与协调机制,是科技强国战略下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力,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地学空间方法,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模型、莫兰指数、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深刻把握区域创新系统内部耦合特征与协调机制,是科技强国战略下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力,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问题。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地学空间方法,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模型、莫兰指数、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质量与创新氛围耦合协调的空间结构。研究发现:①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得分呈现“中轴高—四围偏低”的空间结构,广州和深圳的创新氛围与创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较高,说明两系统间呈现出有序的螺旋优化状态,而澳门的创新发展存在双重错位现象;②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分异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联系紧密的环形创新网络结构,网络空间交易成本和同配性现象显著,深港创新集群的耦合协调联系最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创新评价体系 耦合协调联系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交互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邹新月 王旺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7,共14页
基于中国2011—2018年29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分析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时空演变,并使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 基于中国2011—2018年29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分析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的时空演变,并使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二者的耦合协调状况逐渐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地区从耦合失调阶段进入耦合协调阶段,但是目前数字金融的发展态势显著超前于科技创新。未来应摒弃重视数字金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的观念,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军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秀峰 修立军 强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6-33,共8页
该文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现状,设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分析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的开展与实施--以“人文素养”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华昌 黎红梅 +1 位作者 耿立春 刘锦江 《云南农业》 2020年第4期64-66,共3页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统一思想,广泛开展线上教学。以"人文素养"课程为例,通过选定教学模式和网络平台,学习录课软件,精心编排、设计、讨论并实施,取得了教学模式创新、课堂翻转、学生认可等的可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统一思想,广泛开展线上教学。以"人文素养"课程为例,通过选定教学模式和网络平台,学习录课软件,精心编排、设计、讨论并实施,取得了教学模式创新、课堂翻转、学生认可等的可喜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人文素养 喜鹊app 学习通EV录屏 翻转课堂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