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创新药品创新价值等级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医保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伟 许智伟 +2 位作者 居灿灿 查镜凯 苏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7,共3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创新药品的定义,介绍德国、日本、法国创新药品价值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创新药品创新价值等级体系,引导药品研发企业加大对高端创新药品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药品 创新价值等级 医保准入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创新药品管理准入协议应用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瑛 丛鹂萱 +2 位作者 谢春艳 王美凤 王海银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67,共4页
医疗技术的提高带来了创新药品的蓬勃发展,加快创新药品医保准入支付对提高患者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欧洲28个国家的创新药品管理准入协议,介绍其背景、内容、覆盖面、配套法律、有效期、特点,为我国建立健全创新药品医保准... 医疗技术的提高带来了创新药品的蓬勃发展,加快创新药品医保准入支付对提高患者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欧洲28个国家的创新药品管理准入协议,介绍其背景、内容、覆盖面、配套法律、有效期、特点,为我国建立健全创新药品医保准入支付制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创新药品 管理准入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创新药品医保支付改革的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海银 丛鹂萱 +3 位作者 谢春艳 王美凤 刘昕 金春林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49,共3页
创新药品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获益,但部分创新药品价格高昂,患者自付负担较重。医保支付通过目录准入、支付方式、结算框架等方面,影响创新药品的可及性。本文归纳了我国当前创新药品医保支付改革的实践进展,提出思考建议:探索分类... 创新药品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获益,但部分创新药品价格高昂,患者自付负担较重。医保支付通过目录准入、支付方式、结算框架等方面,影响创新药品的可及性。本文归纳了我国当前创新药品医保支付改革的实践进展,提出思考建议:探索分类评价准则,完善创新药品谈判机制;探索引入条件准入协议,重视真实世界数据证据;充分整合慈善基金,完善创新药品安全网救助机制;鼓励商业保险参与,支持DTP分期支付等市场行为,提高创新药品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药品 医保支付 谈判准入 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品自主创新管理战略、模式和政策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虎峰 戴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5,共8页
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药品创新概念重新界定,对我国药品创新总体态势以及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提出我国药品自主创新应采取追赶型战略,应采取政府引导... 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视角,通过对药品创新概念重新界定,对我国药品创新总体态势以及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提出我国药品自主创新应采取追赶型战略,应采取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机制结合模式,并就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提出了一整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创新 战略 模式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品创新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宗云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0-388,共9页
为了充分评估我国在全球药品创新所处阶段,进一步优化我国药品创新环境,释放药品创新活力,本文从全球药品研发创新市场现状、研发投入、产品管线、政策支持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结合我国药品创新发展的特点,着重比较分析我国药品创新的... 为了充分评估我国在全球药品创新所处阶段,进一步优化我国药品创新环境,释放药品创新活力,本文从全球药品研发创新市场现状、研发投入、产品管线、政策支持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结合我国药品创新发展的特点,着重比较分析我国药品创新的全球竞争状况,发现我国药品创新存在着创新发展阶段落后于发达国家、扎堆研发竞争、突击式的研发冒进、药品创新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等现实问题,针对性提出持续改善中国新药创新环境、理性选择差异化竞争与新赛道、合理制定药品创新发展策略、引导资本回归创新研发本质以及构建药品创新“双循环”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创新 药物批准 研发战略 研发管线 差异化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原始创新模式演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立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2,共9页
原始创新模式是原始创新活动的载体。中国本土创新主体依据自身现状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对于实质性提升中国制药行业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原始创新模式演化,归纳药品原始创新模式,考察影响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进... 原始创新模式是原始创新活动的载体。中国本土创新主体依据自身现状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对于实质性提升中国制药行业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原始创新模式演化,归纳药品原始创新模式,考察影响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而研究中国制药行业原始创新的现状和不足。结果表明,中国本土药品创新模式单调,主要原因在于创新主体单一、基础研究累积薄弱、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可操作性的激励政策。中国政府应该引导更多的本国主体参与原始创新,鼓励主体间进行多元化合作,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创新 原始创新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创新与可及视角下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完善——以欧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为借鉴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慧 宋晓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8,共9页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明"将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专利保护制度有机衔接".发展为互补于专利制度的中药知识产权特有保护制度应是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修订方向.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是欧美用于鼓励...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明"将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专利保护制度有机衔接".发展为互补于专利制度的中药知识产权特有保护制度应是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修订方向.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是欧美用于鼓励药品创新的重要的非专利手段,作为新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它行政色彩浓厚,互补于专利,并为国际社会认可.两者的比较研究应有利于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发展为中药知识产权特有保护制度的可行性论证及保护策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试验数据 药品 药品创新 药品可及性 绝对独占权 相对独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专利法》中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确立及完善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晓秋 余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8,160,共9页
当前,中国正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鼓励药品创新创造和推动仿制药生产,形成药品专利共治大格局已成为重要论题。新《专利法》确立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同时也确立了药品专利有效期补偿制度作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制度,充... 当前,中国正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鼓励药品创新创造和推动仿制药生产,形成药品专利共治大格局已成为重要论题。新《专利法》确立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同时也确立了药品专利有效期补偿制度作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制度,充分体现了该项制度的价值取向:确保创新药企、仿制药企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以及提高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新《专利法》中确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相关的专利权”范围有待明确、“异议期”和“等待期”仍存争议、首仿药的独占期制度不够完善、药品专利有效期限补偿机制不够健全。在推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建议明确专利权范围、进一步完善专利信息公示、规范药品专利声明申报程序、合理设置化学药品的等待遏制期和完善首仿药的独占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专利法》 专利链接 药品创新 知识产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专利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反思 被引量:12
9
作者 韩成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8-124,共7页
药品研发及市场化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特征,药品专利制度通过为制药企业提供专利期内垄断市场激励,促进药物创新。TRIPS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对药品专利的高标准保护,然而这一药品专利国际保护制度突出了药品专利私权属性以及对利润的... 药品研发及市场化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特征,药品专利制度通过为制药企业提供专利期内垄断市场激励,促进药物创新。TRIPS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对药品专利的高标准保护,然而这一药品专利国际保护制度突出了药品专利私权属性以及对利润的过分追求,在现实中引发了药品创新悖论与药品获得困难两方面问题。借鉴并完善国际社会已有的药物研发多元融资措施、税收优惠机制以及公私合作模式,有助于纾解药品专利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专利 药品创新 药品获得 专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美日新药上市现状对比的抗肿瘤新药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积钰 韩优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以中国、美国及日本的新药上市情况为依据,总结我国当前抗肿瘤新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今后我国抗肿瘤药的创新研发及审评审批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方法:梳理中国、美国、日本对“新药”概念的界定,基于2019年各国新药上市数据,对... 目的:以中国、美国及日本的新药上市情况为依据,总结我国当前抗肿瘤新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今后我国抗肿瘤药的创新研发及审评审批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方法:梳理中国、美国、日本对“新药”概念的界定,基于2019年各国新药上市数据,对上市新药的类别、原研企业进行比较,并对上市抗肿瘤药的适应证、原研企业、时效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国药品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但国际影响力仍有待增强;2019年我国新药上市数量超越了美国和日本,但在上市抗肿瘤药的时效性上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对药品创新研发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结论:我国需要从抗肿瘤新药研发的全流程视角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度,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实现抗肿瘤新药的患者可及和持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药品上市审批 药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