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好多阶段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宁 张佩琪 +1 位作者 徐可 顾明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5,共9页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诸多科技活动及创新行为,凝结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助推力。鉴于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结构特征,将该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两个阶段。诚然,为了获得...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诸多科技活动及创新行为,凝结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助推力。鉴于高技术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结构特征,将该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两个阶段。诚然,为了获得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需要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体现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体现两阶段特征的偏好DEA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绩效进行了测算,进一步探究出决策者在不同阶段偏好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分别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偏好 两阶段DEA 高技术产业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R&D员工创新绩效评价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际 矫贺明 石春生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734-738,共5页
针对员工绩效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条件、衡量绝对绩效、缺乏相对标准、过分关注短期绩效等问题,依据创新本身特征与R&D员工绩效的特点,设计了能够有效反映企业R&D员工努力程度与潜力水平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绩... 针对员工绩效评价模型中存在的忽视基础条件、衡量绝对绩效、缺乏相对标准、过分关注短期绩效等问题,依据创新本身特征与R&D员工绩效的特点,设计了能够有效反映企业R&D员工努力程度与潜力水平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绩效作为评价主体,构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能够客观综合度量R&D员工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大型制造企业300名R&D员工的样本中,综合评价出每一名员工的努力指数、潜力指数、优秀程度与不良程度,作为企业全面评价R&D员工绩效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绩效评价 模糊理论 指标体系 R&D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评价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军 姚佐文 《技术经济》 2009年第3期1-4,9,共5页
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高新区创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本文根据高新区的创新过程和特点,选取了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并运用C2R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 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高新区创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本文根据高新区的创新过程和特点,选取了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并运用C2R模型对我国中部地区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部分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投入不足、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为了促进这些高新区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金融、中介、技术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一个创新的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新绩效评价 C2R模型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绩效评价及启示——基于国际比较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钰 宋卫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对中国及其它39个国家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评价。具体分析了中国创新绩效总体水平及其结构特征,认为应保持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态势,充分发挥科技人力资源红利,加快创新成果应用和技术扩散,实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创新绩效评价 国际比较 研发投入 高技术产业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崔晓露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5-40,共6页
自1988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后,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利用EMS Version1.3.0软件,各选取3个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指标对全国41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 自1988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后,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利用EMS Version1.3.0软件,各选取3个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指标对全国41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效率与规模报酬分析将我国的高新区按整体效率强度分为三类,并对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各高新区发展状况有所不同,但从全国范围来看,2008年我国高新区整体效率较2007年略微下降,这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下降所导致的,因此我国高新区应当更加重视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国家级高新区整体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创新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绩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蔡三发 张国强 汪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2-686,共5页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模型。分析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下文称“环同济”)的创新发展情况和演化特征,结合“环同济”的特点构建了创新绩效投入产出框架。以“环同济”的历史...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绩效的指标体系模型。分析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下文称“环同济”)的创新发展情况和演化特征,结合“环同济”的特点构建了创新绩效投入产出框架。以“环同济”的历史数据为实证对象,对其创新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发现“环同济”整体资源配置较为合理,规模效益逐年扩大;政策支持和高校创新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对创新系统规模的扩张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环同济”的创新成果转化效益有待提高。据此提出了提升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创新绩效和推动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创新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7
作者 李啸浪 梁颖 卢博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244-3246,共3页
在分析贵州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贵州省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原则、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等,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指标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制造型小微企业创新性绩效评价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彦 刘群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共4页
调研天津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讨论制造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性问题,从小微企业主自身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整体创新两方面,构建基于AHP-熵值法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用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天津市部分小微企业的相关基本数据,并对这... 调研天津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讨论制造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性问题,从小微企业主自身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整体创新两方面,构建基于AHP-熵值法的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用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天津市部分小微企业的相关基本数据,并对这些小微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和对比,最终为促进小微企业的整体创新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型小微企业 创新 AHP-熵值法 创新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改进与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茂祥 李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8-132,共5页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基本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的梳理,提出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两类改进型评价方法。其一是基于创新绩效的改进型评价方法,通过将创新项目转化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进而转化为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基本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的梳理,提出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两类改进型评价方法。其一是基于创新绩效的改进型评价方法,通过将创新项目转化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进而转化为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由此进行企业创新成效评估;其二是基于创新过程的改进型评价方法,通过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从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与创新成果两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创新成效。这两种评价方法可互为补充,综合应用。考虑到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系统化管理以及创新成果产出与应用等方面,对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创新绩效评价 创新过程评价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记分法在物流服务企业效绩评价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鹏姬 陈柳钦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4-25,共2页
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绩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过分重视净利润率,而忽视了对物流企业正常运营和长远获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因素,如顾客、职员、运营风险、作业工序与控制等。由于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很多一般企业应极力避免的成本费用却是它... 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绩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过分重视净利润率,而忽视了对物流企业正常运营和长远获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因素,如顾客、职员、运营风险、作业工序与控制等。由于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很多一般企业应极力避免的成本费用却是它的竞争优势所在。因此,单纯地采用财务指标进行物流企业的业绩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会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发掘,造成企业长、短期运营目标的失衡。 借鉴平衡计分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企业的效绩评价体系,可以从所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记分法 物流服务企业 绩效评价 应用 财务绩效评价 内部业务绩效评价 学习能力效绩评价 创新能力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总目次 被引量:1
11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I0001-I0016,共16页
关键词 实证研究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博弈分析 创新绩效评价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 复杂产品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战略领导能力 区域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