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科技政策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据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科技政策 时滞效应 中关村 脉冲响应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对政府创新科技政策的响应机理研究:基于回声模型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1-87,共7页
资源基础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对创新科技政策的响应过程。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企业政策响应受到认知力、规模、决策者偏好、利益、创新能力、研发需要和其它企业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回声模型,探讨了企业响应创新科技政策的行为机制,刻... 资源基础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对创新科技政策的响应过程。在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企业政策响应受到认知力、规模、决策者偏好、利益、创新能力、研发需要和其它企业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回声模型,探讨了企业响应创新科技政策的行为机制,刻画了各种因素在政策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各项行为的触发条件,最后分析了企业响应政策的行为匹配模式和自适应响应流程。结果发现,资源依赖是企业响应政策的根本,自组织进化是政策被企业良性响应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响应 创新科技政策 响应机理 回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在河北省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栋 李婷 李志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8-92,111,共6页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是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重点的。本文以河北省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从总体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方面研究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政策对...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是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重点的。本文以河北省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从总体情况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方面研究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总结自主创新科技政策实施的基本特点,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科技政策 企业创新 灰色关联度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创新科技政策“效用—响应”测度分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晨光 张永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30,共7页
创新模式、政策特性、政策工具,历史演化和涉及领域是创新科技政策的传统分类方法,没有关注政策在多领域不同层面的影响作用,不利于企业明确政策利弊和对政策进行响应决策。从宏观政策效用和微观企业响应出发,提出"效应—响应"... 创新模式、政策特性、政策工具,历史演化和涉及领域是创新科技政策的传统分类方法,没有关注政策在多领域不同层面的影响作用,不利于企业明确政策利弊和对政策进行响应决策。从宏观政策效用和微观企业响应出发,提出"效应—响应"分类思路,依据政策的强制程度、作用力度、持续效力、财政励度、影响层度以及资源供给强度、响应收益周期和企业响应态度,将集群创新科技政策分为:紧迫性政策、权威性政策、指导性政策、阶段性政策和长期性政策,并以中关村为案例,选用2007—2011年政策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科技政策 政策分类 政策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lks判别式分析的集群创新科技政策分类测度研究——以中关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永安 李晨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4-201,F0003,共9页
产业集群作为多主体相互学习和联系的空间资源禀赋载体,提供了创新的基础环境。以中关村为例,采用Wilks判别式分析方法对集群创新科技政策的分类测度体系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创新科技政策分类测度体系中的7个关键测... 产业集群作为多主体相互学习和联系的空间资源禀赋载体,提供了创新的基础环境。以中关村为例,采用Wilks判别式分析方法对集群创新科技政策的分类测度体系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创新科技政策分类测度体系中的7个关键测度与判别式函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Wilks判别式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分类统计。理性认知各类集群创新科技政策的特点,能够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评价依据,灵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政策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科技政策 分类测度 关键测度 判别式分析 结构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2 位作者 陈涛 潘云涛 杨芳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数据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方面架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框架,从统筹规划政策分析任务目标、建设政策分析事实型数据集、探索政策分析方法模型、构建政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政策分析学科、培养政策分析人才等方面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析体系 事实型数据 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循证决策机制研究--以日本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溯 董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8,共13页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印证,以期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决策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 证据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而不适:政策学习的目标替代机制研究——基于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钱蕾 周超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0,196,共18页
政策调适通过知识整合和政策学习等机制,实现政策对象清晰化、政策工具精准化和政策目标明确化,是对政府治理复杂政策及其执行问题的适应机制。但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券政策调适过程,却呈现出目标替代的非预期结果,从而导致... 政策调适通过知识整合和政策学习等机制,实现政策对象清晰化、政策工具精准化和政策目标明确化,是对政府治理复杂政策及其执行问题的适应机制。但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券政策调适过程,却呈现出目标替代的非预期结果,从而导致调而不适的政策现象。研究区别于现有研究将政策目标替代归因于科层组织中层级关系带来的利益冲突,立足于政策过程理论本身,基于政策学习理论,引入政策知识生产概念,构建政企双向学习合作知识生产路径,分析科技创新券政策过程中目标替代结果的形成机制。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科技创新券政策这一政企互动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性,决定科技创新券政策属于高知识密度和高风险密度耦合的政策类型,政策学习指向新的政策知识生产,形成政企双向学习合作知识生产路径,政策知识生产不足,导致目标替代的消极结果。研究提出政策学习过程中的政企双向学习和知识生产,通过引入企业这一主体的政策学习过程,为政策目标替代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解释视角。此外,研究重点关注了高知识密度和高风险密度耦合的技术创新补贴政策,以期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学习 知识生产 目标替代 政策调适 科技创新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智库的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颜慧超 林洪 +3 位作者 涂瑜 冯建龙 胡然 余昶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9-36,共8页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核心职责之一,科技创新政策监测是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但目前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的系统研究却不多。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需求,创新性地以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核心职责之一,科技创新政策监测是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但目前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的系统研究却不多。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需求,创新性地以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科技创新政策监测对象的范畴、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主要方法、科技创新政策智能监测的系统功能、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的产品设计,可为相关科技智库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提供一套具备操作性的研究模式,为后续科技创新政策监测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监测 政策监测方法 政策监测系统 政策监测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价值取向与评估框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基于中关村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张永安 耿喆 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16-122,共7页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亟待关注。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采用文本挖掘及网络分析法进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亟待关注。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采用文本挖掘及网络分析法进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可分为强制型与引导型,搭配比例上引导型政策居多,强制型政策较少,且政策力度较弱;对于政策工具,目前运用较多的是供给型,其中人才激励和研发补贴占比最多,对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较大空间。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类 政策工具 文本挖掘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级视角下京津冀科技创新政策府际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晓燕 侯文爽 +1 位作者 单晓红 杨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123,共9页
府际关系协调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效汇聚与整合,进而提升政策有效性。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中央-地方多层级府际关系模型,分析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扩散特征、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执行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发... 府际关系协调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效汇聚与整合,进而提升政策有效性。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中央-地方多层级府际关系模型,分析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扩散特征、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执行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央政府部门间形成了以科技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北京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中关村科技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天津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核心的星型网络结构特征;河北省则没有形成稳定的网络关系。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性与政策扩散广度具有相关性;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与政策执行强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关系 多层级网络 科技创新政策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后评估分析——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兵 苏林 谢智敏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2期20-23,29,共5页
运用经典的扎根理论,以上海109家企业调研问卷文本为数据基础,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等,总结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待改进的5个方面,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扎根理论 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白宝光 胡丽娜 薛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0,79,共5页
借鉴学界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收集2007~2015年相关年鉴的统计数据,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研发投入长效机制、强化基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 借鉴学界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收集2007~2015年相关年鉴的统计数据,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研发投入长效机制、强化基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实施效果 评估体系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分析与仿真研究——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数据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晨晨 张永安 +1 位作者 王燕妮 齐园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6-133,共8页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总结响应主体的行为机制,根据响应环境复杂性分析和响应主体关系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概念模型,创新性地构建"政策激励-企业需求"匹配模式,演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复杂系统的行为规则。基于Swarm平台并采用动态仿真方法,通过调节变量参数,首次从政策响应阶段、不同类型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级别科技创新政策响应、不同政策工具响应4个维度设计政策响应动态演变过程,揭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遵从观望、偏好决策、学习模仿、响应行为驱动和生产转化激励的五阶段演变特征;不同政府层级的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不同,政策级别越高则响应度越高,反之则响应度越低,响应度排序为国家级政策>省市级政策>高新区政策;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响应程度排序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对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响应程度排序为:研发补贴>人才激励>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响应机理 研发补贴 人才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永安 耿喆 王燕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管理学与政策学的交叉领域,其运行系统也极为复杂。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3个阶段动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特征,并从复杂性政策的研究范式入手,阐述... 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管理学与政策学的交叉领域,其运行系统也极为复杂。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3个阶段动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特征,并从复杂性政策的研究范式入手,阐述不同仿真方法在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运用。最后,总结了将复杂理论引入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政策仿真方法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政策仿真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复杂性理论 政策仿真 多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43
17
作者 肖士恩 雷家 刘文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政策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法规,在这些政策和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是国内关于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政策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法规,在这些政策和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是国内关于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相信对政策制定部门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评估方法 专家访谈法 评价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科技创新政策协同研究 被引量:62
18
作者 汪涛 谢宁宁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9期22-28,共7页
构建了基于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遵循样本选择、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频数统计分析的步骤,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12)"政策群中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在频数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政策历史演进、... 构建了基于政策文本编码的内容分析法。遵循样本选择、分析框架构建、政策文本编码、频数统计分析的步骤,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12)"政策群中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在频数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政策历史演进、政策层级、政策主体和政策工具的角度,探讨了政策群的协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内容分析法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袁页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0,共7页
文章以2001-20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依据,结合经典的政策量化体系与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的三维空间量化评价体系,并对政策进行逐年量化,以量化数据替代政策文本进行后续研究。建立了VAR模型对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 文章以2001-20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文本为依据,结合经典的政策量化体系与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的三维空间量化评价体系,并对政策进行逐年量化,以量化数据替代政策文本进行后续研究。建立了VAR模型对16年间的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检验。发现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动态互促的演化关系,即两者互为因果,动态演化。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量化 国家创新能力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翔 聂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8-180,共3页
从科技创新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6方面对近5年来(2000 ̄2004)国内学者研究科技创新... 从科技创新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6方面对近5年来(2000 ̄2004)国内学者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状况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