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冯晓青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1,237,F0003,共13页
-
基金
2024年度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未来产业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重要概念,涉及具有引领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共性技术的重大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孵化等内容,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高地,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未来产业发展立足于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和策略加以构建。基于知识产权在法律上具有独占权的属性,在经济学上具有生产要素、经营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特质,以及在开展市场竞争上具有战略意蕴,我国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培育,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从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用和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方面全方位推进。
-
关键词
未来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培育
知识产权战略
科技创新
-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返乡青年大学生激活传统文化新生
- 2
-
-
作者
郭胜坡
-
机构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村委主任》
2025年第7期230-232,共3页
-
基金
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地区五福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传承路径研究”(立项编号:2023BYS040)
2024年河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纺织品设计与实践”(立项编号:YJS2024SZ16)。
-
文摘
大学生返乡创业群体通过符号解码重构文化叙事范式,借助技术嵌入激活传统生产场域,其创新实践在提升乡村经济韧性的同时,也催生出文化记忆再生产的新型模态。这一过程既受到代际技艺传递弱化的制约,亦面临文化产品与现代消费需求的结构性脱节,同时暴露出政策供给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效应的缺失。基于此,文章建构了“文化基因解码—创新生态培育—制度保障优化”协同机制,主张通过跨代际知识转移体系维系文化连续性,依托场景化传播策略实现价值转化,借助政策工具包集成突破要素约束。这揭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文化治理的能动载体,构成了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关键界面,在城乡文化资本循环中形塑着新型文化的主体性,为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提供了可持续支撑路径。
-
关键词
文化新生
文化基因解码
大学生返乡
创新生态培育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