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朝晖 邹汉波 +2 位作者 梁红 陈姚 卢金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85,共3页
从分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入手,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负载型金属氮化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实践,介绍了在组织与指导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为创新性实验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工类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项目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敏 冯易 +3 位作者 何曼玉 姚小敏 张力中 孙毅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5,共6页
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大创项目扩散的影响因子模型,并围绕大创项目本身特质、扩散渠道、个人创新性以及社会系统等内容,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了大创项目的扩散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又从微观层次上考量了大创项目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 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大创项目扩散的影响因子模型,并围绕大创项目本身特质、扩散渠道、个人创新性以及社会系统等内容,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了大创项目的扩散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又从微观层次上考量了大创项目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中的采纳行为。结果表明,大创项目的扩散符合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特征,大创项目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但大创项目又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参加大创项目时间"和"参与大创项目的时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可观察性、可试验性和易用性;对"大创项目采纳现有行为"和"大创项目采纳后续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相对优越性和可试验性。对用人单位"是否优先选择参加过大创项目的毕业生"的重要影响因子是大创项目的易用性和可试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创新扩散 S曲线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做学融合的科研训练体系 形成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屈波 房海蓉 +1 位作者 侯永峰 魏旺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设计和构建学做融合的科研训练体系,形成科研训练长效机制,以及在加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 科研训练体系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学做融合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帧间差分法的深度学习目标识别仿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辉 于立君 +2 位作者 孙蓉 刘朝达 高天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181,190,共5页
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传统的目标识别算法可以识别目标类型,但不能识别目标的位置信息,且对相同目标的识别率较低。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帧间差分法的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算法,即在深度学习理论构架下,将帧间... 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传统的目标识别算法可以识别目标类型,但不能识别目标的位置信息,且对相同目标的识别率较低。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帧间差分法的深度学习目标识别算法,即在深度学习理论构架下,将帧间差分法融入识别过程,补充增强候选框分割图像,通过NMS算法对候选框进行筛选。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目标种类的同时还能对目标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行精确标定,并可判断目标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与识别 创新性实验项目 帧间差分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