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面创新建筑的消防挑战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2,共4页
针对现代建筑中创新建筑的特征,从消防角度分析了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以消防创新去寻求解决困惑的出路,应用系统学、控制论、搏弈术的理念,提出了在消防取向谋划、消防投入抉择、消防方案设计上的新思路,从创造自身优势、保证自然隔... 针对现代建筑中创新建筑的特征,从消防角度分析了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以消防创新去寻求解决困惑的出路,应用系统学、控制论、搏弈术的理念,提出了在消防取向谋划、消防投入抉择、消防方案设计上的新思路,从创造自身优势、保证自然隔离、提高自控能力、设置自救设施四个方面阐述了针对创新建筑的消防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建筑 消防困惑 消防策略 消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2
作者 冒亚龙 葛毅鹏 冒卓影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总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计作品中自觉融入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成功经验。从其创作过程中所坚持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梳理。发现其在一批见证了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品建筑设计中,逐步形... 总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计作品中自觉融入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成功经验。从其创作过程中所坚持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梳理。发现其在一批见证了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品建筑设计中,逐步形成了绿色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的应用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认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创作模式的实现是以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基础建筑理论为指导,以产学研结合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方法体系为保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 建筑创新理论 创新方法体系 集成应用技术体系 创新建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的建筑业创新设计团队FBS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志坤 韩卫梅 江双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探索创新设计团队的创新认知过程,揭示团队创新设计的认知思维规律,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创新实践,是提高团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方法,收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团队利用TRIZ理论合作进行创新设计的口语报告数据,在FBS模型基础之... 探索创新设计团队的创新认知过程,揭示团队创新设计的认知思维规律,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创新实践,是提高团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方法,收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团队利用TRIZ理论合作进行创新设计的口语报告数据,在FBS模型基础之上,借助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设计者与设计对象交互演进的FBS认知模型,揭示了在TRIZ理论的启发下,设计者思维在FBS认知模型中的作用机制,为建筑业创新设计的认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S模型 TRIZ理论 建筑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32
4
作者 艾英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7-960,共4页
为了解决定量化评价建筑作品创新性的问题,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建筑设计创新评价领域,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量化评定建筑作品的创新性,并以建筑创... 为了解决定量化评价建筑作品创新性的问题,将多元数据量化决策的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建筑设计创新评价领域,形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筑设计创新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量化评定建筑作品的创新性,并以建筑创新优度值来表示建筑作品创新性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创新度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创新 可拓优度评价方法 建筑创新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适合策略的数理推导与相关结论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晨平 邹广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中空间形象、功能、经济等建筑要素与设计手段的适合关系,并且借鉴经济学一般均衡框架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证明了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即建筑设计创新要素适合... 由建筑设计创新的目的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设计创新中空间形象、功能、经济等建筑要素与设计手段的适合关系,并且借鉴经济学一般均衡框架运用数理分析的手段证明了建筑设计创新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即建筑设计创新要素适合状态的存在,并由此提出了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与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建筑要素 设计手段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盛淑凯 刘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创新型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创新引起的。建设创新型建筑业是中国建筑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唯一途径。为加快创新型建筑业的建设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本文定性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管理创新与其经济增长的... 创新型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创新引起的。建设创新型建筑业是中国建筑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唯一途径。为加快创新型建筑业的建设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本文定性分析了中国建筑业管理创新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使用李子奈等学者建立的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定量测量模型测算了中国建筑业1993-2007年间管理创新在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10.152%,技术创新在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12.357%,广义技术进步在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22.509%,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弹性系数之和为0.981,轻度规模效益递减,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建设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安排: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先导,通过管理创新引导有序高效的技术创新,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建筑业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指导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建筑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历史街区的建筑空间创新与景观空间整合研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敖雷 郑炘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9,共6页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 建筑空间创新 景观空间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被引量:60
8
作者 邹广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正在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建筑创新学.可拓学为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的形式化描述工具.以可拓学、创新学、思维科学、建筑学相交叉,利用可拓学提...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正在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建筑创新学.可拓学为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方法以及新的形式化描述工具.以可拓学、创新学、思维科学、建筑学相交叉,利用可拓学提出的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共轭思维模式和传导思维模式,研究它们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将逐步形成基于可拓学的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探讨这4种可拓思维模式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关系和应用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能性,尝试采用可拓模型对建筑设计的矛盾问题及创新点进行描述与分析,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创新实践和建筑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可拓思维模式 可拓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建筑业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盛淑凯 金维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6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建筑业创新的自组织演化分析、建筑业的自组织演化分析,分别构建了其自组织演化方程;基于上述研究,构建了创新型建筑业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创新型建筑业的演化模型拐点明显上移,说明创新型建筑业相... 本文通过对创新型建筑业创新的自组织演化分析、建筑业的自组织演化分析,分别构建了其自组织演化方程;基于上述研究,构建了创新型建筑业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创新型建筑业的演化模型拐点明显上移,说明创新型建筑业相对以资本与劳动力驱动增长的建筑业而言,其增长空间与增长速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建筑 自组织演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供给侧协同缺陷和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伟怡 王星烨 钟炜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2,共6页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 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针对绿色要素集成导致绿色建筑设计内生的大体量研发工作问题,提出构建跨组织的一体化方式,以应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的全面协同需要。分析了传统DB和CMc模式下供给侧局部协同缺陷,即仅能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可施工性集成问题。分析了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认为专职化团队、跨组织决策流程、能力匹配分工及业主主导团队治理等是该模式的特点,具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绿色建筑设计创新进行全面协同的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绿色IPD团队的管理关键点提出了建议,包括组织条件、创新决策调控、最优分工和沟通、创新激励及风险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项目交付 绿色建筑设计创新 全面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建筑学派的文化研究转向——2012“岭南建筑学派与岭南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5
11
作者 郦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58,共2页
岭南建筑学派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举足轻重的一脉。20世纪50年代,以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和龙庆忠为代表的建筑师共同探索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发展之路,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与岭南地域气候特点相结合,创建了岭南建筑“气候现实主... 岭南建筑学派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中举足轻重的一脉。20世纪50年代,以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和龙庆忠为代表的建筑师共同探索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发展之路,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与岭南地域气候特点相结合,创建了岭南建筑“气候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莫伯治、余唆南和何镜堂为核心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享誉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建筑 学术研讨会 建筑创新 学派 文化研究 20世纪80年代 述评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的外部有效激励与监管分析
12
作者 韩晨平 王栋 +1 位作者 顾贤光 田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6,142,共5页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中,实现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建设投资单位(客户)与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建筑师面对创新风险的态度是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设投资单位一般通过外部的激励和监管两种手段促使设计... 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中,实现建筑设计创新需要建设投资单位(客户)与建筑师的共同努力.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建筑师面对创新风险的态度是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设投资单位一般通过外部的激励和监管两种手段促使设计者能够克服创新风险并保证建筑设计创新的有效实现.利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法对建筑设计创新风险、外部激励与监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究,揭示了有效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和促进建筑设计创新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创新风险 激励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建筑业创新研究
13
作者 马楠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119,共2页
实施符合市场机制的建筑产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建筑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和创新,已经引起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诸多变化,有效促进了建筑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的经营创新,进一步触发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加快了建筑业管理创... 实施符合市场机制的建筑产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建筑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变革和创新,已经引起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诸多变化,有效促进了建筑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的经营创新,进一步触发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加快了建筑业管理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创新成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创新制度实施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建筑市场 建筑创新 工程招投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生成能力的数理分析
14
作者 韩晨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将建筑设计创新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思想与科技变化的影响,个体性动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及服务、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资源的关系,加以整合归纳,改进已有的知识生产函数,建立建筑设计创新生成的模型,使用数理方法研究... 将建筑设计创新产生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思想与科技变化的影响,个体性动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及服务、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资源的关系,加以整合归纳,改进已有的知识生产函数,建立建筑设计创新生成的模型,使用数理方法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生成能力,应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科学理性地探研一定社会区域中建筑设计创新的生成能力和提高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生成能力 数理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仿与创新——谈当代青年建筑师创作中一种进步倾向
15
作者 任书斌 《南方建筑》 2004年第3期6-7,共2页
在当今中国建筑界西方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中国青年建筑师中出现了一种作为主体的独立意识,在探索中国建筑特色,逐步摆脱西方话语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 青年建筑 建筑创作 中国 传统建筑 建筑创新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创新的是与非——借中岱国际广场方案构思说创新准则及其他
16
作者 郑光复 《南方建筑》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创新愉快竟沉重复杂,现在问题是:中国建筑师能理直气壮创新吗?外国建筑师创新有是非之分吗?只要新就好吗?更重要的是"新"的内容与根本,仅只观赏吗?
关键词 建筑创新 广场 中国建筑 复杂 准则 构思 师能 国际 愉快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博 刘桦 《工业技术经济》 2009年第3期57-59,共3页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技术创新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的形式、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发展的新形式。
关键词 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 建筑业技术开发基地 建筑业技术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公共效益的有效协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晨平 何真卓 顾贤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0-894,共5页
建筑设计创新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公共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由于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与社会公共效益的社会结构关系不同,使得三方对社会公共效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在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创新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公共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创新活动中,由于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与社会公共效益的社会结构关系不同,使得三方对社会公共效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兼顾与协调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的各自需求及特点,使建筑设计创新创造更大的社会公共效益,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运用数理模型推导的方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和揭示在建筑设计创新的公共效益中,社会、建筑投资建设者(客户)、建筑设计者三方的各自作用与可能的有效协调特征关系,可以为提高建筑设计创新的公共效益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 公共效益 信息不对称 有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创作的传统与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荣民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通过对青海循化撒拉族的发源地——骆驼泉圣地街子清真寺——的建筑设计构思的分析,阐明了继承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撒拉族 清真寺 建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部设立绿色建筑创新奖
2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2,共1页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健康发展,建设部近日下发有关通知,决定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关键词 绿色建筑创新 建设部 可持续发展 奖项设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