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型技能人才开发策略——以宁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唐雪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2-76,共5页
从浙江省宁波市的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看,着眼于长远发展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其次是企业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而更为重要的是是,企业企业找到了新的市场渠道和新技术。在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选择上,民营企业趋向于向本行业纵向横向... 从浙江省宁波市的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看,着眼于长远发展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其次是企业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而更为重要的是是,企业企业找到了新的市场渠道和新技术。在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选择上,民营企业趋向于向本行业纵向横向转化化,这当然是比较稳健且比较容易成功的转型办法。同时,数据分析的结果说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创新型技能人才匮乏、创新型技能人才容易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流失、企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背景与其岗位的匹配程度不高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后,提出了政府、企业、高校高校、员员工"四位一体"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转型升级 创新型技能人才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友石 张瑞珍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29期5-6,共2页
创新传统的"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走向更深层次的合作,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面向教学科研和产业结构调整,抓产业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抓教学改革,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以市场为... 创新传统的"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走向更深层次的合作,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面向教学科研和产业结构调整,抓产业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抓教学改革,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岗位培训;以市场为导向,输送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技能人才 以市场为导向 "订单式"培养 择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国纬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目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解析“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对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分析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内涵与意义,深入探讨了... 【目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解析“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对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分析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内涵与意义,深入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以及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实践经验。【结果】“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使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提高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结论】本研究可为广大企业或个人了解、参与“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提供有益的知识普及,特别是为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融合育人 工业机器人专业 创新型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青泉 欧浪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73-175,共3页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产业性特点决定了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生态链,创新人才观蕴涵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文章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分析了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教学环境、竞争环境和关键成功因素...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产业性特点决定了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生态链,创新人才观蕴涵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文章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分析了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教学环境、竞争环境和关键成功因素,探讨了面向新型工业化,如何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型技能人才 环境分析 环境营造 新型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振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8,共6页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我国人才和教育体系的建构,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概念可以溯源到新中国老一辈职教专家的译介、创新成果,技工教育、劳动部门和政府机构关于&q...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我国人才和教育体系的建构,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概念可以溯源到新中国老一辈职教专家的译介、创新成果,技工教育、劳动部门和政府机构关于"高技能"人才的表述,构建体系视域下的人才再分类成果和2005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传导出来的改革精神。文益民、周劲松、彭跃湘等合著论文《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讨》对这一个概念的产生具有奠基意义,其他成果则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应当是进一步深入发掘"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研究"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特征、特点,努力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着重研究"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技能人才 概念溯源 概念内涵 概念外延 人才培养途径 支撑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高一体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章振周 何晓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6-10,共5页
当前,智能化普及,机器换人已是新常态,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从原来的“适应导向”向“设计导向”进行战略性转变。基于新时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中高一体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遵循定位科学、衔接有序、螺旋上升的原则... 当前,智能化普及,机器换人已是新常态,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从原来的“适应导向”向“设计导向”进行战略性转变。基于新时代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中高一体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遵循定位科学、衔接有序、螺旋上升的原则,同时配置优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师资建设、专业场所设计等关键实施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高一体 创新型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爱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模具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突破性地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的"一个对接,四综培养,四步循环,三位一体"模具类创新型高技能人...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对模具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突破性地构建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的"一个对接,四综培养,四步循环,三位一体"模具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阐明了以校企合作"动态订单对接"为基础,以"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综合协作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工学循环、教做循环、学练循环和做创循环"为教学形式,以工学结合"学习、研究、工作一体"为基本依托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的基本理论。论文研究成果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江西乃至全国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范例,对进一步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更加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积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模具类 创新型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与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鹏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3,共3页
创新型人才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本因素,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构建区域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比例、促进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 创新型人才是决定区域创新能力强弱的根本因素,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可通过构建区域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比例、促进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培养更多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型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大师养成的关键因素及其启示--基于35位国家级技能大师的样本数据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永强 彭舒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47,59,共7页
技能大师群体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社群。对35位国家级技能大师成才经历的研究表明,技能大师有其独特的养成规律,是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个体层面看,拥有创造黄金年龄、较强的学习发展能力、完备的知识与技能、优秀的... 技能大师群体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社群。对35位国家级技能大师成才经历的研究表明,技能大师有其独特的养成规律,是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个体层面看,拥有创造黄金年龄、较强的学习发展能力、完备的知识与技能、优秀的心理特质和工匠精神是技能大师养成的内在因素。从外部条件看,技能大师成才离不开组织的创新土壤、严格的"师傅带徒"制度、高效的团队学习与合作以及科学的选拔奖励机制。基于此,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技能竞赛奖励制度、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促进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育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师 创新型技能人才 成才因素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制约因素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段兰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53-57,共5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创建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赋能新质生产力能力不足、自身结构与新质生产力需要不适应、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挑战。为此,要确立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建立以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育人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相协调,建构深度参与全球教育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型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嵌入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涵义、价值与进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庆华 赵蒙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2,共8页
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然而,新质生产力首先是一个新的术语或概念,应用话语分析理论探究这一术语或概念在职业教育话语体系中的特定意涵和价值... 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然而,新质生产力首先是一个新的术语或概念,应用话语分析理论探究这一术语或概念在职业教育话语体系中的特定意涵和价值,对于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澄明和引领意义。在诺曼·费尔克劳提出的语体、话语与风格三要素的文本分析框架中,新质生产力是对当下我国生产力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的洞见与表征,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且将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相应地,作为话语,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驱动职业教育向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型,同时预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为了推动新质生产力成为职业教育的常用话语,应当重视政策实践与学术研究实践的传播途径,还应促进各种实际活动广泛使用这一术语,使之成为职业教育实践的日常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话语体系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兼论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蒙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3-30,共8页
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职业教育不能自动地为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理论上新质生产力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职业教育不能自动地为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理论上新质生产力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日常运行的“生命线”。从企业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力量。但是,以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需求及发展趋势为基点进行考量,可以看出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与新质生产力系统性不适应的情况,突出表现为对创新重视不够、层次定位较低、缺乏吸引力和生源质量较差、不够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等。基于此,职业教育亟须确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以提高层次定位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研发技能与知识并重的课程与教学模式,以期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质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实验室建设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双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6-38,共3页
本文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探索高职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具体例证,从实验室基本条件建设、建设途径两个方面介绍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多元价值、实施困境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51
14
作者 张弛 赵良伟 李蔚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0-56,共7页
专创融合是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具有时代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本价值。针对专创融合教育中的培养目标无法动态匹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培养体系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脱节、实践平台无法有效支撑专创融合教育的... 专创融合是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具有时代价值、教育价值和人本价值。针对专创融合教育中的培养目标无法动态匹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培养体系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脱节、实践平台无法有效支撑专创融合教育的现实困境,将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从目标匹配、模块耦合和平台支撑三个维度研究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专创融合模式,构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金字塔"模型,打造专创融合"四项目驱动、三导师引领、四课程协同"的"434"模块化耦合体系,建立"科创—赛创—社创—孵创"实践训练平台支撑系统,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形成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典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鲁洪瑞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4期133-134,共2页
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即结合社会和行业对机械制图专业人才的需求,培育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创建... 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即结合社会和行业对机械制图专业人才的需求,培育具有实践操作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创建高技能创新型课堂机制等对策,重点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旨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技能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