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驱动政策能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广乐 李海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提供了新动能。本文以2006—2023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提供了新动能。本文以2006—2023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创新驱动政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分组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数字产业出口贸易视角
2
作者 肖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设定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内在关联。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数字产业出口贸... 设定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内在关联。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经过平行趋势、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相比内陆城市与隶属产业数字化范畴的数字产业,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沿海城市以及从属数字产业化范畴的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抑制效应更强。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不仅可以抑制本区域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也可抑制邻近地区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碳生产率来降低数字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数字产业 出口贸易隐含碳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数字要素集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选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转型效应在实践应用层面与底层技... 选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转型效应在实践应用层面与底层技术层面存在结构化差异,实践应用层面是数字要素在政策驱动下实现转型的关键。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科技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低市场化城市和大规模城市企业的转型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数字化资本要素集聚、数字技能熟练劳动力要素集聚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发挥数字化转型效应,而底层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作用尚未凸显。研究结论不仅为渐进有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更为政府将城市禀赋资源导向底层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从以应用为主到以创新为主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政策 数字化 数字要素集聚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政策是否驱动城市产业升级——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的验证
4
作者 李晓萍 全杰 严慕慈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7,共14页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探讨创新驱动政策如何牵引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切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中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探讨创新驱动政策如何牵引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切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中国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19年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②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全依赖资源禀赋的城市及位于城市群经济带的城市中更为显著,更易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③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该政策通过扩大数字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人力资本供给,对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从实证角度揭示了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路径,并为提升政策施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渐近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创业活跃度与共同富裕
5
作者 董杨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创新要素禀赋、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下,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异质性。创业活跃度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外溢作用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创业活跃度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与创新型城市减碳技术选择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万安位 黄永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探究不同试点政策下企业碳减排技术的选择,对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减排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探究不同试点政策下企业碳减排技术的选择,对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减排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碳减排技术只包括源头治理技术和末端处置技术,且不考虑其他外部政策因素冲击的假设条件下,构建基于希克斯中性技术的生产函数,分析三类试点政策下企业的减碳技术选择机制。进一步,基于2000—2019年中国75个试点城市的3766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面板模型,验证了这一技术选择机制的科学性。研究发现,源头治理技术与末端处置技术在不同试点政策中的选择依据是末端处置技术投入占产出的比例。具体而言:①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0.5)区间,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选用成本较低的末端处置技术;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缺乏投入碳减排技术的意愿;在双试点政策下,企业既运用末端处置技术又投入源头治理技术减碳,并且前一技术见效快,投入更多。②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5,1)区间,此时,末端处置技术成本已经超过产出的50%,那么三类试点政策下的企业均选择成本较低的源头治理技术减碳。③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成本的约束下,非国有企业、老企业和高碳行业的企业缺乏增加减碳技术投入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引导这三类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并通过政策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及碳减排源头治理技术推广的方式激发这三类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主动性,最终以最小的碳减排成本实现碳排放总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治理技术 末端处置技术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亚南 方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78-182,共5页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高质量发展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影响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彦博 张競予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3-178,共6页
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这一政策效果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这一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 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这一政策效果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这一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提升一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相似。现阶段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水平和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共同实现,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创新驱动 要素驱动 双重差分法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志远 冯学钢 +2 位作者 左文俊 何静 夏赞才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2,共12页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创新城市试点政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聚焦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旅游经济的直接影响、空间溢出及传导路径。结...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创新城市试点政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聚焦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旅游经济的直接影响、空间溢出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忽视空间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会低估政策的正向作用,间接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要高于直接效应;技术创新效应是试点政策驱动城市旅游经济提升的重要路径,政策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地区试点政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游地区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旅游经济 空间溢出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碳排放效应评估
10
作者 张健晨 韩非 范帅邦 《地方财政研究》 2025年第6期84-102,共19页
创新型城市试点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绿色低碳”是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之一。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型低碳技术发展成为满足深层次减碳需求、实现碳排放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本文以创新型城市试点为样本,深入探究... 创新型城市试点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绿色低碳”是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之一。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型低碳技术发展成为满足深层次减碳需求、实现碳排放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本文以创新型城市试点为样本,深入探究创新政策驱动减排的机理,运用双重差分法(DID模型)评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果。研究表明:(1)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具备明显的碳减排效应,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与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的路径实现碳减排,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2)东部地区试点城市的碳减排成效更明显。(3)政策存在溢出效应。对于地理邻近区域引发“虹吸效应”;对于经济邻近地区主要发挥“辐射效应”。为此,从注重碳减排政策的公平性、强化碳污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多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来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证据
11
作者 戴胜利 马王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7期143-158,共16页
作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否带来绿色效应,特别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目前尚缺乏研究支持。基于我国2006—2022年266个地级市层面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将创新型城市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 作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否带来绿色效应,特别是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目前尚缺乏研究支持。基于我国2006—2022年266个地级市层面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将创新型城市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其对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带来了绿色效应,即提升了城市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水平,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人才效应、技术效应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城市以及绿色金融水平程度更高和数字基建水平能力更强的城市中,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机制分析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