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韩民春 陈昭 刘曈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6,共10页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存在明显的“批次效应”与递增的动态效应,且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的影响路径进行传递。本文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 政策效应 人力资本效应 技术创新效应 资本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营商环境与商贸流通业效率 被引量:1
2
作者 聂庆芝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80-183,共4页
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292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DID模型系统考察试点政策、营商环境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试点政策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营商环境在试点政策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经济发... 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292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DID模型系统考察试点政策、营商环境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试点政策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营商环境在试点政策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状况、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均可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据此,建议系统总结试点政策成熟经验,探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城市营商环境,以进一步发挥试点政策对商贸流通业的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 营商环境 商贸流通业效率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自敏 李娟 申颢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52,共15页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该指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2)从政策效应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异质性;(3)从政策作用机制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等多个路径,促进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4)从企业微观行为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中的高污染企业会通过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履行污染治理责任等路径提升自身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完善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效果评价框架,为优化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提供了理论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位导向性政策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6
4
作者 曾皓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
本文以2016—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作为区位导向性政策,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分析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区位导向性政策显著促进企业数... 本文以2016—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作为区位导向性政策,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分析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区位导向性政策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主要通过“财政支持效应”和“研发创新效应”两条渠道来实现;区位导向性政策对所在地区域财政资源更丰富、区域创新能力更强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区政策与其他区位导向性政策存在一定的联动效应并具有正向扩散效应,可带动周边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导向性政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创新政策如何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4,共18页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创新政策 企业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多元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创新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与人才耦合机理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家平 董旗 古丽扎尔·艾赛提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共9页
为实现新疆创新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试验区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构建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依据扎根研究结论总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人才因素的耦合机理,分析因素间交互关系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流程图,进... 为实现新疆创新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以乌鲁木齐高新技术试验区为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构建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依据扎根研究结论总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和人才因素的耦合机理,分析因素间交互关系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流程图,进行政策组合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发现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和产业政策为驱动,资金、人才、环境相互配合,共同影响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政策相比,人才政策对人才效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与人才政策相比,产业政策对园区产业产值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营商环境在人才和产业政策对园区产业产值的影响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政策和产业两个层面揭示试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试验区 高质量发展 政策仿真 扎根理论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亚南 方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78-182,共5页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城市高质量发展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文献计量研究——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婧 李秋杰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914-8927,共14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一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倡导实验区基于自身特点设计实验主题,自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做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建设时间最长、覆盖规模最广、实验主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一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倡导实验区基于自身特点设计实验主题,自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做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建设时间最长、覆盖规模最广、实验主题最为多样的政策试点,实验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对发展理念的概念和框架探讨、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区域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等,为实验区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打下基础。为了系统梳理实验区研究的整体演进情况,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为主题的研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厘清实验区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研究领域、核心问题、前沿热点和科学合作网络结构,基于此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区主题的发文量总体上呈波动趋势,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局部性合作较强;研究的核心问题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在实验区的政策实践;研究前沿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相呼应,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一直都是热点问题;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到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的历程。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一全球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区和创新示范区作为政策试点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与SDGs研究的衔接;二是增加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政策试点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科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政策:功能、结构与优化——基于自创区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石书玲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创新政策结构优化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政策供给的新要求,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功能,由此将创新平台试点政策划分为战略引领型政策、资源整合型政策和平台扶持型政策三大类。... 创新政策结构优化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创新政策供给的新要求,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功能,由此将创新平台试点政策划分为战略引领型政策、资源整合型政策和平台扶持型政策三大类。将此分类与创新平台规划-建设-运营的全链条相结合,对创新平台试点政策结构体系进行了构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为样本,利用NVIVO和UCINET工具对试点政策结构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平台试点政策供给结构缺失,未能有效发挥政策对创新平台资源集聚与整合的引领作用,也未能覆盖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全过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平台 试点政策 政策功能 政策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影响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彦博 张競予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3-178,共6页
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这一政策效果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这一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 文章基于2007—2021年我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这一政策效果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这一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显著提升一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相似。现阶段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水平和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共同实现,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 创新驱动 要素驱动 双重差分法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政策赋能城市能源效率提升
11
作者 郭家琛 王凤 +1 位作者 刘珊 王东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7,共14页
提升能源效率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政策有效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新需要和绿色发展的新诉求,对当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2015—2022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国... 提升能源效率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政策有效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新需要和绿色发展的新诉求,对当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2015—2022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人工智能试验区)的批复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等方法,从政策驱动的视角系统检验了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能显著提升城市能源效率约7.8%,这一结论经过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结合偏离份额分析框架,发现人工智能试验区的空间外溢效应显著提升了全国各城市的能源效率,占直接效应的5‰。②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可以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绿色创新质量3条路径,实现城市能源效率的提升。③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试验区对100 km范围内城市的能源效率存在虹吸效应,但对250~300 km范围内的城市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沿海城市和绿色金融资源较为充裕的城市,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对城市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政府应重视人工智能试验区经验总结与推广,充分释放知识技术外溢红利,发挥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和绿色创新中的作用;着眼全局统筹区域规划布局,推动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政策效应的理解,也为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能源效率、推动绿色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政策 能源效率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空间外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宁波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2
《农村实用技术》 2007年第1期26-26,共1页
2006年10月,浙江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市国资委、总工会、财政局下发了《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实施方案》、《宁波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启动实施了该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提出:结合首批“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工作,对创... 2006年10月,浙江宁波市科技局联合市国资委、总工会、财政局下发了《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实施方案》、《宁波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启动实施了该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提出:结合首批“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工作,对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进行试点,力争在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进品牌建设、构建知识产权制度、完善创新战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试点企业 创新 宁波市 优惠政策 浙江 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赋能、数据要素配置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晔婷 何思源 +1 位作者 刘金涛 柴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37,共7页
文章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基于2016—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该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 文章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外生性冲击事件,基于2016—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该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据要素配置在试点政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尤其是在数据传播共享和数据应用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第三,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东部地区、高信息化水平地区和高政府干预程度地区,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果更为明显。第四,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有力推动邻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政策 数据要素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效应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蓉蓉 王梅玲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5,共12页
金融科技创新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基于2011—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以2011年和2016年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深入考察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 金融科技创新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基于2011—2018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以2011年和2016年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深入考察数字新基建背景下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净效应、异质性、影响机制以及结合试点政策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实验组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动态边际影响效应呈即时性态势;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正面效应与财政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相关;结合试点政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结合试点政策也可以通过中介效应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上结论对提高数字新基建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水平、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金融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 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工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科技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是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尝试,是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配套政策。
关键词 科技保险 高新技术企业 自主创新 试点工作 配套政策 保险公司 北京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贯彻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