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京燕 桂黄宝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采用2010—201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构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和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从纵横两个视角对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发现:(1)从纵向来看,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2)从... 采用2010—2016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构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和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从纵横两个视角对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发现:(1)从纵向来看,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2)从横向来看,河南省省辖市间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分布不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为此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供给侧创新资源配给机制,注重创新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未来促进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提升提供科学的决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TOPSIS 河南省 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尹猛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7,共7页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投入产出的思想,文章构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接着,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排在前5位;部...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投入产出的思想,文章构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接着,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排在前5位;部分省份经济总量虽大,但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行政区域 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评价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动态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旭辉 郑丽琳 程静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文章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和要求为切入点,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方法,对2012-2... 文章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和要求为切入点,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方法,对2012-2016年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不平衡,彼此间差异明显,影响每个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各异。因此,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优化政策,缩小彼此间差距,推进其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二次加权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动态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迟景明 李奇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
在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机理阐释基础上,以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创新发展水平为观测点,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具体测度我国各省区产学研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在我国各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波动上升的趋势下,... 在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机理阐释基础上,以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创新发展水平为观测点,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具体测度我国各省区产学研创新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在我国各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波动上升的趋势下,“北京、江苏、广东”和“西藏、青海、海南”分别成为我国产学研创新的“引领区”和“滞后区”;与此同时,31个省区产学研创新体的创新发展表现出省区间明显的“级差化”分异,东、中、西、东北地区的“阶梯化”分异,以及以“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为中心的“集聚化”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系统 创新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开放引入的创新虹吸是否依然有效——基于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动态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惠 李勃昕 刘若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66,共11页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驱动下,科学研判外资开放的创新虹吸效应至关重要,亟待破解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撬动外资引入的创新溢出红利。基于内外技术势差探讨FDI创新虹吸的演化逻辑,阐释知识产权价值激励对FDI创新溢出的影响机...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驱动下,科学研判外资开放的创新虹吸效应至关重要,亟待破解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撬动外资引入的创新溢出红利。基于内外技术势差探讨FDI创新虹吸的演化逻辑,阐释知识产权价值激励对FDI创新溢出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外资开放引入的创新虹吸效应并非静态不变,对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边际递减的抑制性影响;借助高强度知识产权价值激励能够有效调节FDI的创新溢出轨迹,以“U”型规律打开外资引入的创新虹吸通道,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调节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FDI创新溢出的撬动更为有效。研究结论为优化外资开放引入与知识产权价值激励的共轨溢出,赋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和路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创新虹吸效应 知识产权价值激励 创新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