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创新动力论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树荣 张耀奇 《华东经济管理》 2001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首先对创新的本质进行了界定 ,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创新的动力模型 ,认为创新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者对财富创造的现有途径与未来途径的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和期望概率的主观价值判断 。
关键词 企业创新动力 企业创新能力 主观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创新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照君 顾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2,共5页
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桥梁”,让历史与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文创产业繁荣的背后是“核心驱动力+三大内源驱动力”构成的创新驱动系统。文化资源转化力是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 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桥梁”,让历史与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文创产业繁荣的背后是“核心驱动力+三大内源驱动力”构成的创新驱动系统。文化资源转化力是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力是支撑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三大内源驱动力,共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表达,融入现代生活和文化审美,拓展文化消费“新蓝海”,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创产业 创新动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组织能力、信息结构与知识创造——特斯拉的创新动力源 被引量:1
3
作者 乌力吉图 董曼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6-102,共7页
本文基于组织的知识创造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从组织能力方面分析特斯拉的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知识创造能力,探究特斯拉在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创新动力源。研究表明:特斯拉的组织意图以战略形式表现,将技术研发作为战略重点;全方位信息... 本文基于组织的知识创造理论,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从组织能力方面分析特斯拉的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知识创造能力,探究特斯拉在产业变革背景下的创新动力源。研究表明:特斯拉的组织意图以战略形式表现,将技术研发作为战略重点;全方位信息共享下的一体化知识网络为特斯拉创造知识提供了畅通的路径;围绕第一性原理的企业家精神,特斯拉突破行业常规,生成知识创造的原动力;特斯拉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知识转换,并将知识网络螺旋延伸至组织外部。企业决策者应激发由组织能力带来的内在创新活力,培育灵活高效的组织信息结构,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创造 组织能力 组织信息结构 创新动力 特斯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4
作者 汪芳 赵玉林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0,共11页
当前数字技术正不断地融入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这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突破创新的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基于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 当前数字技术正不断地融入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这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突破创新的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基于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动力,并促进其创新的“量质齐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人力资本是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会抑制数字技术应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通过构建行业数据共享平台与数字化供应链工具降低交易成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与终身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以强化反垄断监管与差异化扶持优化市场结构,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制造业创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创新动力 创新能力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研究——基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与创新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由雷 尹志欣 朱姝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模式的角度,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具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仍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创新模式的角度,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不同类型,各创新环节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不同特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三大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具有异质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四位一体”的动力体系,各创新主体引领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五大创新模式。并总结当前关键性核心技术的研究存在遴选分类不明确、各创新主体角色定位不清晰、动力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主体 创新动力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子菁 郑维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9,共13页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能动性要素,其创新性配置是激活其他要素运行,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劳动力创新性配置是劳动力配置方式—结构—质量的“叠变”。从逻辑机理来看,其通过催生融合技术、重塑要...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能动性要素,其创新性配置是激活其他要素运行,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劳动力创新性配置是劳动力配置方式—结构—质量的“叠变”。从逻辑机理来看,其通过催生融合技术、重塑要素结构、变革劳动过程等渠道生成更多“高素质”劳动者、“新物料”劳动对象和“新介质”劳动资料,在数智时代下以倍增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从现实挑战来看,劳动力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完善、创新性配置动力不足、各市场主体联动性不足等问题。应基于体制机制、现代化产业体系、劳动力市场生态体系等视角构建劳动力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创新性配置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3
7
作者 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7,143,共22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集聚视角下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间的多维技术溢出效应对双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发现在单向溢出效应和双向溢出效应不同情形下,对企业创新动力的激励有着根本不同的表现。由此引申到对我国地方...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集聚视角下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间的多维技术溢出效应对双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发现在单向溢出效应和双向溢出效应不同情形下,对企业创新动力的激励有着根本不同的表现。由此引申到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形态——"小企业群生型"和"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模式的不同创新绩效及产业升级动力模式差异的解释。指出,主企业领导型的集群分工模式对于改变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模仿和跟随行为盛行所导致的"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困境以及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可能具有内生推动机制与中国现实制度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技术溢出效应 本土企业创新动力 主企业领导型分工网络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锦英 聂鸣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产业集群的强劲发展势头与其产生的创新优势和持续进行的创新活动密不可分,而创新动力是推动创新的激发力量。文章在分析集群创新优势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创新动力的来源、类型及影响创新动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创新... 产业集群的强劲发展势头与其产生的创新优势和持续进行的创新活动密不可分,而创新动力是推动创新的激发力量。文章在分析集群创新优势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创新动力的来源、类型及影响创新动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创新动力形成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优势 创新动力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激励契约、技术创新动力与路径选择——来自民营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8
9
作者 徐宁 吴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根据创新经济学及其衍生理论相关观点,高管创新动机与创新战略决策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整合视角,运用中国民营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对高管激励契约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根据创新经济学及其衍生理论相关观点,高管创新动机与创新战略决策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整合视角,运用中国民营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对高管激励契约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及路径选择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能够对民营中小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产生正向影响;两类激励契约对于公司技术创新路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两者激励强度与内部自主研发途径的选择倾向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对于外部技术引进路径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对高管激励契约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是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创新动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激励契约 技术创新动力 技术创新路径 民营中小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所有权性质与技术创新动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渐和 祝延霞 王德应 《技术经济》 2009年第7期1-6,共6页
本文以2007年我国披露研发数据的86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所有权性质与技术创新动力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行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后,企业所有权性质对其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显著,私人持股比例对技... 本文以2007年我国披露研发数据的86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所有权性质与技术创新动力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行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后,企业所有权性质对其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显著,私人持股比例对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没有国有股比例对其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力 企业所有权性质 国有股 私人股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明霞 袁靖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4-97,共4页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以往各动力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新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新模型具有动态性特征,充分考虑了创新主体之间的差别以及创新风险对技术创...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以往各动力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新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新模型具有动态性特征,充分考虑了创新主体之间的差别以及创新风险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重视创新行为及创新成果对创新环境的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环境 技术创新动力 动态模式 企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度结构的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刚 段云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从创新动力的现有研究成果出发,结合持续创新动力模型,提出了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强调了制度结构对绿色持续创新动力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影响绿色持续创新动力的各个因素作了分析。
关键词 创新动力 绿色持续创新 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 制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菲菲 田剑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3,共10页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需求日益旺盛,中国旅游业进入飞速发展期。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旅游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和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助推了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导致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更好地开...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需求日益旺盛,中国旅游业进入飞速发展期。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旅游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和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助推了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导致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更好地开拓新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线旅游企业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构建新颖多样的商业模式,进行深层次、差异化创新。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顾客需求、技术进步、企业家能力、公司战略、供应链企业、组织学习能力、行业环境等因素对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影响。鉴于此,为有效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线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面向多样化个性化顾客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开发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化网络平台;延伸旅游品牌,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融合线上线下,完善企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旅游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垣 汪应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45,共3页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探讨李垣,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总是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同样需要相应的动力来推动和加速。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探讨李垣,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总是参与该活动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同样需要相应的动力来推动和加速。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要素来自许多方面,这些要素并非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主体 创新动力机制 构成要素 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活动 动力要素 内部动力 创新能力 外部动力 技术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行动者与绩效:智慧社区创新实践的动力机制——基于S市Y社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晨 张卉妍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智慧社区并非"智能"与"社区"的简单叠加。智慧社区平台的创新实践有赖于需求、行动者、绩效三者在社区治理场域的良性互动。Y社区的智慧社区平台创新实践,为"需求—行动者—绩效"智慧社区创新动力机制的... 智慧社区并非"智能"与"社区"的简单叠加。智慧社区平台的创新实践有赖于需求、行动者、绩效三者在社区治理场域的良性互动。Y社区的智慧社区平台创新实践,为"需求—行动者—绩效"智慧社区创新动力机制的解释框架提供了充分论证:居民基于社区生活与自身利益表达需求与诉求;社区创新行动者精准感知社区服务需求,构建行动者网络并协同共治;智慧社区创新实践则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持续优化社区治理绩效、社区行动者职业成长和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助力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行动者回应社区需求开展创新行动,是创新绩效实现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社区治理 创新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新的动力分析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宝鹏 苏宏伟 高平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6-119,共4页
认为研究生创新的动力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外在动力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内在动力。提出要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保证其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作用的发挥,达到通过外在动力激发内在动力的目的,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 创新动力 创新体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制造产业R&D投入强度、创新动力及合作趋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晓华 刘春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8,共5页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辽宁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是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和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辽宁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R&D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是阻碍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实现的主要因素,同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目标和创新战略带有一定的市场被动性,致使创新效率低下。然而,当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趋向是,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程度在增强。因此,增强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树立协作性竞争的新观念,不断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构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 投入强度 创新动力 合作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冰 李柏洲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87,共5页
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特点,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和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为二级分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层... 为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特点,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技术创新外部动力和技术创新内部动力为二级分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力 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研究现状 相关原则 内部动力 外部动力 国内外 标的 设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易华 玉胜贤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商业模式创新是地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拉力和推力角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以图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及制度要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云龙 杨立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9,共4页
企业的技术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必要研究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与技术创新动力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如何确保企业具备持续不断的动力来... 企业的技术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只有持续不断地推出新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必要研究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式与技术创新动力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如何确保企业具备持续不断的动力来进行技术创新,而非在一段时间内推出一两个创新项目而享受创新垄断利润。因此,在设计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时有必要引入制度因素,只有做出合适的制度安排才能确保企业创新动力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创新 创新动力 持续创新动力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