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米食文化新质发展与价值链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巨永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本文沿着米食的起源和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三产”融合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了浙江米食文化的新质发展与价值链创新路径。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民俗资料,结合对浙江地区饮食文化与米食产业现状的实地考察,系统梳理了浙江米食文化自远古... 本文沿着米食的起源和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三产”融合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了浙江米食文化的新质发展与价值链创新路径。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民俗资料,结合对浙江地区饮食文化与米食产业现状的实地考察,系统梳理了浙江米食文化自远古时期至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围绕供需两侧,提出了运用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创新销售模式等一系列价值链优化策略,旨在推动浙江米食文化的价值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米食文化 新质发展 价值创新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申静 杨家鑫 杨晓荣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共11页
[目的/意义]构建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对于促进智库知识服务增值,提高智库知识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知识价值链模型、知识螺旋理论和开放式服务价值链模型,在分析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的基... [目的/意义]构建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对于促进智库知识服务增值,提高智库知识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知识价值链模型、知识螺旋理论和开放式服务价值链模型,在分析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应用模型和实证结果,提出加快形成中国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策略。[结果/结论]构建的模型全面显示了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的3个基本活动、4个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以开放循环为基础”“基于协同创新生产知识”“以知识服务增值为目的”的智库知识服务价值链运行特点;应用该模型能够为智库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增值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建议中国智库采用加强政策分析工具方法开发、促进内部知识流动和共享、推行全球化合作模式、增强吸引外部专家力度、拓宽知识成果传播渠道等策略,加快形成其知识服务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知识服务价值 开放式创新 知识螺旋 增值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价值链升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评《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逻辑研究》
3
作者 金碚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0,共1页
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浪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与挑战。由戴翔教授、何启志教授和任志成教授所著的《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逻辑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适时问世,为深入剖析数... 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浪潮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与挑战。由戴翔教授、何启志教授和任志成教授所著的《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逻辑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适时问世,为深入剖析数字技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的重塑作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转型机遇 价值升级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全过程驱动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
4
作者 仇怡 高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9,共8页
数字经济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突破点。基于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创新整体效率、绿色科技研发效率以及绿色成果转化效率,考... 数字经济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突破点。基于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创新整体效率、绿色科技研发效率以及绿色成果转化效率,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升绿色创新整体效率、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效果较好、科教资源丰裕、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以及高科技研发-高成果转化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金融支持力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能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在绿色创新不同阶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效率 长江经济带 区域创新 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间接参与与创新绩效——知识溢出的作用
5
作者 刘益 桑徐卫 沙维曦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1,共17页
在中国,只有不到3%的企业能通过直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非出口企业能够成为出口企业的供应商,进而间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获得知识溢出以提升其创新绩效。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关系,文章探讨了国内供应商的间接... 在中国,只有不到3%的企业能通过直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非出口企业能够成为出口企业的供应商,进而间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获得知识溢出以提升其创新绩效。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关系,文章探讨了国内供应商的间接出口参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间接出口参与能够带来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间接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地理位置和产权性质方面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规模效应溢出、信息效应溢出和竞争效应溢出是间接出口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研究证实了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全球价值链中,间接出口参与对国内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提升创新能力,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出口 全球价值 创新绩效 知识溢出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BMA方法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程敏 易小凤 王方亮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3,共8页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年48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值介于0.50~0.54之间,技术创新效率有待提升;(2)根据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将样本企业分为四类,8家企业属于高效集约型、12家企业属于低研发高转化型、9家企业为高研发低转化型、19家企业为粗放低效型;(3)成立年限、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研发财力资源投入强度、政府扶持以及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效率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 技术创新效率 建筑业 超效率网络SBM模型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7
作者 张忠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2-167,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企业要素密集度和所有制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作用不明显;相较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吸收能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嵌入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事实与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晓亮 范鹏辉 李冬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共1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通过“主体结构重塑”和“权力结构重塑”产生了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新机制。文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创新网络重塑视角,深入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通过“主体结构重塑”和“权力结构重塑”产生了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新机制。文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创新网络重塑视角,深入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与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技术、鼓励合作专利申请“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以内外循环相结合提高合作创新质量等方面,为中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网络 制造业价值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金炜博 吴世平 +1 位作者 张懿 许瑶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6,共15页
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驱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要... 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驱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在数字经济驱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过程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大于西部地区,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会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技术制造业 绿色创新效率 创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创新要素错配与全球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湉湉 周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0,共6页
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创新要素错配视角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创新要素错配视角实证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城市、大型城市、高市场化水平城市,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赋能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缓解创新要素错配来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创新要素错配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影响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要素错配 门槛效应 全球价值攀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阿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数字经济创新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以277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能够推进中国城... 数字经济创新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以277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能够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及优化数据要素配置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促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创新在高创新能力水平城市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多路并进推动城市技术进步、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城市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创新 全球价值 专业化分工 数据要素配置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新质生产力、颠覆式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被引量:1
12
作者 宿桂红 常春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东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作用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颠覆式技术创新在金融新质生产力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发挥传导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新质生产力 全球价值嵌入 颠覆式技术创新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本土市场需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13
作者 周宏伟 刘曙光 +1 位作者 王方 庞素勤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共11页
本文利用1995-2018年45个国家17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考察本土市场需求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 本文利用1995-2018年45个国家17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考察本土市场需求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上下游生产环节中的促进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为扩大中间品进口、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和提高供需匹配水平;本土市场需求扩张显著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消费需求中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距缩小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数字鸿沟”的弥合有助于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价值链分工效应。上述结论对新发展格局构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全球价值分工地位 本土市场需求 中间品进口 国内消费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奶产业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融合路径研究
14
作者 尹家康 张淑萍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144-146,共3页
该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宁夏奶产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影响宁夏奶产业“三链”耦合协调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宁夏奶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 该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宁夏奶产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影响宁夏奶产业“三链”耦合协调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宁夏奶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创新链与价值链的耦合协调度提升最大且发展最为稳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耦合协调度提升最小且发展过程中波动较大,各子系统之间依然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产业 耦合协调度 产业 创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创新赋能机制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傅丽君 杨莎莎 《农业工程》 2025年第8期158-163,共6页
针对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端呈现的产品种类单一、规模效应差、生产不规范,以及物流运输端呈现的流通成本高、配送时效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联动整合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资源与价值创造力量,从特色... 针对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端呈现的产品种类单一、规模效应差、生产不规范,以及物流运输端呈现的流通成本高、配送时效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联动整合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资源与价值创造力量,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价值赋能角度出发,构建基于主体赋能、数字赋能、渠道赋能和品牌赋能的特色农产品产业赋能机制。从浙江省天台县龙溪乡特色农产品基础产业链、产业加强链和产业衍生链3个维度进行案例研究与论证,提出针对龙溪乡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产业 供应 价值共创理论 农产品营销 协同创新 赋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赵立斌 刘雪莹 杨艺洁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41,共11页
随着数字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迭代创新在实现产业链节能降碳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选取2007—2022年中国数字制造和数字服务两个数字产业的数据,采用多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 随着数字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迭代创新在实现产业链节能降碳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选取2007—2022年中国数字制造和数字服务两个数字产业的数据,采用多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的影响、中介机制与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为正向提升作用,且在智能化发展阶段的复杂价值链贸易路径下,数字制造业技术创新对中国向东盟中高收入水平经济体出口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而数字产业化与价值链数字化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较为显著。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中国数字产业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增长,主要由技术效应即促进中国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碳排放强度提升导致,而规模效应即促进中国向东盟出口价值链贸易规模增长的作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价值数字化 中国-东盟 价值贸易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稳定性、融通创新与零售企业价值创造
17
作者 李泽鑫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8-171,共4页
稳定的供应链是提升零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2013-2023年我国A股零售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以明晰供应链稳定性与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稳定性能显著提升零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且该影响效果... 稳定的供应链是提升零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2013-2023年我国A股零售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以明晰供应链稳定性与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稳定性能显著提升零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且该影响效果具有稳健性;第二,中介效应表明,融通创新在供应链稳定性影响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最后,本文基于零售企业融资约束和股权所有制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和国有企业样本组,供应链稳定性对零售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显著。据此,希冀本文为零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提供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售企业 供应稳定性 价值创造 融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18
作者 谢海燕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1,共8页
以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17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及传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正向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在数... 以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17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及传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正向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相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对第三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加强区域特色发展,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价值嵌入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驱动下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婕佳 邵建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6,共10页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替换变量、更改模型设定和2SLS-IV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此外,技术创新在数字新基建推动国内价值链升级方面发挥了较为关键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指出,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东部、高产业密集度及创新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这一正向效应尤为突出。基于此,研究建议应加速数字新基建的发展,确保资源合理均衡分配,有序推进技术创新改革,以期国内价值链实现更高层次的跃升和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技术创新 价值升级 调节效应模型 动态面板模型 差分GMM 区域差异 产业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规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红 左舒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5,共14页
数据规制作为缓解数据市场失灵和提升数据安全的政策工具,加速数字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促进制造业参与生产分工机会的公平化与多元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数据规制能否成为增... 数据规制作为缓解数据市场失灵和提升数据安全的政策工具,加速数字经济对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融合,促进制造业参与生产分工机会的公平化与多元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数据规制能否成为增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制度保障成为重要议题。基于2007—2021年38个国家的数据规制政策条款,测算出这些国家的数据规制水平。基于价值链长度等数据,从安全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测算出这些国家16个制造行业的GVCs韧性。利用该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定量分析数据规制对制造业价值链韧性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规制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韧性,但提升效果存在着边际递减特征,该结论在替换核心变量衡量指标、引入制度遗漏变量、考虑政策传递时滞、进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稳健。数据规制政策对制造业价值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异质性,该驱动作用在商业数据与知识产权数据流通量较大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市场与创新环境处于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更注重数据主体隐私维护的欧式和中式规制的国家中更为显著,且管制国内数据对价值链韧性所产生的影响大于管制跨境数据。数据规制可增强企业间的数据信任,通过网络连接效应和生产协同效应对制造业价值链韧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扩大市场规模、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三种渠道间接提升制造业价值链韧性。因此,为有效推进数据治理及维护价值链安全,应规范数据交易规则与收益分配,促进数据有效流通;完善数据治理的功能性配套措施和精细化管理,发挥数据要素规模对价值链韧性的倍增作用;坚持参与国际数据规则的制定,建立有效的跨境数据安全评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规制 全球价值韧性 市场规模 贸易成本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