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新基建对新零售两阶段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志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24,共4页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法测算新零售创新效率,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新基建对新零售两阶段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新零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创新趋势存在差异;第一阶段创新在2010-2...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法测算新零售创新效率,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新基建对新零售两阶段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新零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创新趋势存在差异;第一阶段创新在2010-2015年缓慢增长,在2016-2020年快速增长;第二阶段创新在2010-2020年间总体表现稳定,并未在2016年之后与第一阶段出现同步快速增长。第二,数字新基建正向促进本地区的新零售创新,对第二阶段促进高于第一阶段;数字新基建对周边地区仅在第二阶段的创新中存在正向溢出,但效果微弱。第三,信息基建对新零售创新的提升体现在成果转化阶段,对本地区的正向促进高于周边溢出;融合基建对新零售创新的提升体现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且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创新基建对新零售创新的提升体现在技术研发阶段,对周边溢出高于本地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空间效应 阶段创新 新零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延霖 郭晓川 刘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0-69,共10页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型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但发展态势良好,处于从失调走向协调的转变期;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短期无显著影响,长期存在抑制作用,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刚性导致对新技术的排斥,且较大的产业间认知差距削弱了产业间良性互动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融合对创新转化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效应,就长期而言,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创新转化推动力;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分别在产业融合与滞后一期创新研发效率及滞后三期创新转化效率的关系中起正向、负向调节作用,表明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尚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资源型企业 吸收能力 阶段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校资源禀赋、产学研合作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25
3
作者 姜文宁 罗津 关汉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6,共12页
本研究用8年68543个企业层面样本点对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用混合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两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与高校的研发合作强度及企业所在微观区域高校科技资源的丰裕度对创新... 本研究用8年68543个企业层面样本点对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用混合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两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与高校的研发合作强度及企业所在微观区域高校科技资源的丰裕度对创新第一阶段即科技成果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高校合作间接对创新第一和第二阶段产出在某些方面均有积极影响。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其创新产出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上述实证结果的启示和政策意义在于:高校与企业研发合作的技术绩效毋庸置疑;而这种研发合作的经济绩效不会立竿见影,区域内高校科技资源也并不一定能直接转化为经济绩效,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年龄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效果明显不同,在一些方面产生的间接绩效不容忽视。另外,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大量的资本投入受到了资本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制约,必须转向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合作强度 创新两阶段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时空演化及空间效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左弈 周衍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92,共20页
本文在测算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结合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一带”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仍有一定提升空... 本文在测算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结合空间杜宾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一带”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一路”地区两阶段效率均达到有效状态;研究期内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上升态势并伴随极化现象;两阶段效率均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且研发效率相关性强于转化效率,其中,研发效率“低低(LL)”集聚主要位于“一带”地区且时空格局较稳定,转化效率呈现出“高高(HH)”集聚向“一路”地区演进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综合两阶段看,对外直接投资(OFDI)、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本地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OFDI和FDI对邻近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贸易开放对邻近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政府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对邻近地区专利密集型产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产生负向空间溢出,呈现空间竞争特征。研究结论可以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专利密集型产业 阶段绿色创新 绿色创新效率 时空演化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1 位作者 范一品 张仁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6-120,共5页
文章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DEA模型测度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稳... 文章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DEA模型测度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呈增长态势,但成果转化低效性限制了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增长速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高研发-高转化”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多为“高研发-低转化”或“低研发-高转化”省份,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且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研发阶段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阶段。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表现为正向影响,劳动者素质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作用更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科技研发效率提升,对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绿色创新效率 阶段创新 DEA模型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