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到代码:人工智能编剧的创作逻辑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可 《现代电影技术》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随着AI技术的强势发展与AIGC的逐步应用,未来剧本的创作方式与呈现形式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以Fable Studio的《南方公园》AI项目为引,从技术发展角度入手,总结AI故事生成技术的当前应用与发展趋势,并剖析AI编剧的底层逻辑,从单向度的... 随着AI技术的强势发展与AIGC的逐步应用,未来剧本的创作方式与呈现形式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以Fable Studio的《南方公园》AI项目为引,从技术发展角度入手,总结AI故事生成技术的当前应用与发展趋势,并剖析AI编剧的底层逻辑,从单向度的统筹行为转变为多向度的生成行为。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编剧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新的身份入局,与机器协同创作,同时具备技术与艺术双重素养,作为新型创作人才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文化角色。在这种并驾齐驱的工作模式下,AI编剧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节拍器”(Metronome)的构建、个性化的定制、跨媒介的融合,都将推动AI故事生成技术走入深度叙事,为观众带来多样化、可参与、沉浸式的故事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AI编剧 创作逻辑 故事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下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与流量变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兵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毫无疑问,微短剧的火爆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扩张、网络文学视频化等诸多因素,是科技及与其相关应用场景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资本涌入导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迅速扩张。本文从网络微短剧的概念入手,分别围绕创作逻辑... 毫无疑问,微短剧的火爆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扩张、网络文学视频化等诸多因素,是科技及与其相关应用场景发展的必然结果。大量资本涌入导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迅速扩张。本文从网络微短剧的概念入手,分别围绕创作逻辑、IP改编逻辑、题材选取逻辑、剧本结构逻辑以及人物关系逻辑五个方面,并结合它们与微短剧变现方式之间的关系,探究了提升网络微短剧创作价值的工作着力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社交 微短剧 创作逻辑 流量变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影视作品的创作逻辑与创生反思——基于国内外前沿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天平 任鹏飞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3期47-56,113,共11页
交互影视是近年来在技术迭代背景下催生出的影视文本新样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交互影视作品前沿实践的考察,梳理归纳交互影视作品的特征要素,在详细阐释交互影视作品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时空关系、美学建构、互动体验等各维度创作逻辑... 交互影视是近年来在技术迭代背景下催生出的影视文本新样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交互影视作品前沿实践的考察,梳理归纳交互影视作品的特征要素,在详细阐释交互影视作品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时空关系、美学建构、互动体验等各维度创作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其创生过程中专业性方面不彻底的技术应用,介入性方面不彻底的“身体”与“情感”调度,审美性方面不彻底的艺术想象力及其语法运用,主体性方面不彻底的用户自主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影视 创作逻辑 创生反思 介入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合拍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的创作逻辑和内在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师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9-51,共3页
2020年5月28日,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与美国库恩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获得被称为“美国电视界奥斯卡”的泰利奖(The Telly Award)铜奖。《中国脱贫攻坚》采用参与型纪录片的拍摄模式,由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库恩博... 2020年5月28日,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与美国库恩基金会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中国脱贫攻坚》获得被称为“美国电视界奥斯卡”的泰利奖(The Telly Award)铜奖。《中国脱贫攻坚》采用参与型纪录片的拍摄模式,由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库恩博士担任主持人,运用平实的拍摄手法,通过客观、中立的西方人视角解读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阐明精准扶贫具体措施和存在的相关问题,传递扶贫力量和扶贫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脱贫攻坚》 合拍纪录片 创作逻辑 内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光抓走的人》的创作逻辑与情感表达
5
作者 刘立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1-153,共3页
由董润年执导,黄渤、王珞丹等人主演的轻科幻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主要讲述了一道奇特的光照进现实,将部分人抓走,而剩下的人探索真爱、直面情感困境的故事。影片借助“特殊的光”轻科幻视角,将现实情感与虚拟场景相融合,传递了回归真... 由董润年执导,黄渤、王珞丹等人主演的轻科幻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主要讲述了一道奇特的光照进现实,将部分人抓走,而剩下的人探索真爱、直面情感困境的故事。影片借助“特殊的光”轻科幻视角,将现实情感与虚拟场景相融合,传递了回归真实、聚焦真情的创作逻辑,实现了回应真情、自我反思的情感表达。文章以《被光抓走的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逻辑与情感表达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科幻电影 创作逻辑 情感表达 《被光抓走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中国刑侦网络剧的创作逻辑与叙事形态
6
作者 周璐 《艺术广角》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刑侦题材网络剧是一种特殊题材的网络剧,具有教育民众、震慑罪犯和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随着网络剧的发展,刑侦网络剧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逻辑和叙事形态。优秀的刑侦网络剧带给观众的除了感官的紧张刺激、推理的快感外,还有正... 刑侦题材网络剧是一种特殊题材的网络剧,具有教育民众、震慑罪犯和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随着网络剧的发展,刑侦网络剧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逻辑和叙事形态。优秀的刑侦网络剧带给观众的除了感官的紧张刺激、推理的快感外,还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在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上,刑侦网络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优秀刑侦网络剧加以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侦网络剧 叙事 创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伦理·技术美学·产业路径:青年导演影像创作的逻辑证成
7
作者 邬晨悦 韩贵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8-133,共6页
从现实性的意义而言,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常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复归倾向与“自反性”认知的审美期待。倘若以理论考察的视域介入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之地,则会透露出更为真实且深刻的影像创作逻辑转换,即从诗意伦理的创作内蕴,渐... 从现实性的意义而言,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常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复归倾向与“自反性”认知的审美期待。倘若以理论考察的视域介入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之地,则会透露出更为真实且深刻的影像创作逻辑转换,即从诗意伦理的创作内蕴,渐次诠释出自身对于电影数字技术美学的审视,终而融汇到当下中国电影产业主流化发展的辽阔版图之中。质言之,青年导演在影像创作的路径选择中逐渐注入了自身对影像本体“技艺”选择整体化、差异性、多维度表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导演 技术美学 伦理表达 产业路径 创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明威小说创作艺术的逻辑与表达
8
作者 卢黎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Z期69-70,共2页
海明威是一位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写作上的"冰山原则"对后世文坛创作影响深远,其写作才华跨越时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我们从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式悲剧英雄"上可以窥探其富有传奇的一生,从一战后"迷... 海明威是一位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写作上的"冰山原则"对后世文坛创作影响深远,其写作才华跨越时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我们从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式悲剧英雄"上可以窥探其富有传奇的一生,从一战后"迷惘一代"身上探索海明威复杂的创作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艺术 创作逻辑 叙事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心雕龙·物色》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启发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建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诸多后世文论思想的形成。《物色》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物色》篇的研究前人极尽详实,学界主流看法认为《物色》一篇已有较为成熟的情景...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诸多后世文论思想的形成。《物色》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物色》篇的研究前人极尽详实,学界主流看法认为《物色》一篇已有较为成熟的情景交融思想,其对于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关系的阐释打破了六朝文艺理论的桎梏,以“物-情-辞”三者的关系构建了一种经典的文学创作模式。文学的创作模式固然与影视的创作模式截然不同,但两者共有的艺术创作逻辑和审美功能为其互相借鉴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物色 影视艺术 创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语言转译--以代官山集合建筑群为例
10
作者 辛方正 张燕来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4期138-141,共4页
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艺术特点不仅是绘画等美学领域的教科书,且对于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文章从山水画的视野出发,通过对山水画论的解读,剖析其创作思维及审美特点,同时与代官山集合建筑群的创作设计做比较论... 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艺术特点不仅是绘画等美学领域的教科书,且对于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文章从山水画的视野出发,通过对山水画论的解读,剖析其创作思维及审美特点,同时与代官山集合建筑群的创作设计做比较论述,旨在探索关于建筑设计的新评价视野和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创作逻辑 空间构成 代官山集合建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汉卿《蝴蝶梦》中的法律问题与主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丽文 李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177,共5页
关汉卿《蝴蝶梦》中包拯的断案过程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王氏之子为父复仇打死葛彪被直接判死刑不符合宋元法律;盗马贼替死属枉杀人命;包拯动辄对犯人用刑、对王氏三子打死葛彪之因置若罔闻等与其清官身份不合。文章认为这些... 关汉卿《蝴蝶梦》中包拯的断案过程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王氏之子为父复仇打死葛彪被直接判死刑不符合宋元法律;盗马贼替死属枉杀人命;包拯动辄对犯人用刑、对王氏三子打死葛彪之因置若罔闻等与其清官身份不合。文章认为这些疏漏是由本剧宣扬家庭成员间的贤良孝悌的主题定位决定的,表现了元杂剧对普通民众的伦理道德建设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关汉卿 蝴蝶梦 创作逻辑 法律 复仇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