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真实视域下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边界与审美特征
1
作者 肖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5,共6页
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是AI技术与电影艺术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也是探索电影艺术叙事可能的重要动力。AI艺术在为电影创意表达、内容生成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引领电影创作向数字化升级。面对“算法逻辑”持续加强、技术主义取代人文主义的A... 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是AI技术与电影艺术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也是探索电影艺术叙事可能的重要动力。AI艺术在为电影创意表达、内容生成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引领电影创作向数字化升级。面对“算法逻辑”持续加强、技术主义取代人文主义的AI艺术应用误区,应以艺术真实为基础,以“人机共创”为核心,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积极关注现实生活,不断探寻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边界。本文以艺术真实为研究基础,对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边界进行解读,结合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核心要素,论述AI艺术赋能下电影创作的新型审美特征,以期为利用AI艺术创作高质量、精品质的电影作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真实 AI艺术 创作边界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婷电影中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创作
2
作者 康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87,共6页
赵婷的第三部电影《无依之地》获得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再一次将电影节展和观众的目光聚焦到混用虚构与非虚构手法拍摄的这一类“边界创作”影片上。本文通过梳理赵婷电影作品序列中贯穿的工作方式、文本建构、叙事策略、拍... 赵婷的第三部电影《无依之地》获得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再一次将电影节展和观众的目光聚焦到混用虚构与非虚构手法拍摄的这一类“边界创作”影片上。本文通过梳理赵婷电影作品序列中贯穿的工作方式、文本建构、叙事策略、拍摄手法和美学风格,分析赵婷如何游走于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进行创作,阐述非虚构的形式、内容和元素如何在虚构电影里焕发新的生命力,并探讨这类特殊的边界创作如何从引发定义争议的边缘之作,跃升为电影节展标准下艺术探索的一种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婷 《无依之地》 虚构与非虚构 边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