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打造党建工作的崭新读物——谈《与时俱进新党章》的创作经过 |
张琦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
|
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创作经过和版本源流初探 |
卢正言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3
|
AI介入生成影像:基于关键词创作的技术逻辑和艺术反思 |
邢大川
丁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AIGC技术主导的电影创作模式发展探究 |
刘绍龙
段佳鑫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5
|
技术创新与艺术创作:AIGC赋能动画电影创作的机遇与挑战 |
潘颖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6
|
人工智能技术介入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实践考察及未来展望 |
薛舒阳
黄林
毛鸿依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创作的风险与应对 |
周丽娜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边界与无疆(创作谈) |
曹文轩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关于探求古代诗歌创作原理的思考 |
葛晓音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新变孕新机 沉疴含隐忧——近十年文艺创作问题检视 |
李朝全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艺术真实视域下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边界与审美特征 |
肖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创作谈”是经过多重修辞的文论 |
郜元宝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中华美学精神形塑下的宏观图景、微观样态与未来路径——近十年中国舞剧创作的回顾、观察与展望 |
叶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从民间剪纸形象看艺术创作中的造型转化 |
郭洁恩
|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电影史视角下建设性艺术批评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 |
黄美林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李吉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长跑者与奔跑人 |
胡净波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一手生活(创作谈) |
乔叶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筝曲《秦土情》融合共生的陕西音乐风格创作 |
刘雅琴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钢琴组曲《太行春秋》的民族创作手法 |
丁淑娜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作为“游戏”的二次创作:受众视听文化的再生产机制及其去公共性风险 |
何天平
胡海雨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