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吴敬梓的经学观
- 1
-
-
作者
顾鸣塘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78,共8页
-
文摘
本文从分析上图所藏清抄本《诗说》着手,说明了吴敬梓有着独到的经学观,从而也证实了吴敬梓确实是一位传统文化学养最丰厚,理性思维最出众的白话小说作家。《儒林外史》的反理学倾向以及对功名富贵、应征辟和士人心态的剖析均可在《诗说》中找到依据,吴敬梓的经学观奠定了他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
-
关键词
吴敬梓
经学观
诗说
《儒林外史》
创作基础
心态
小说创作
思想基础
-
Keywords
Wu jingzi, idea o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Shishuo, The Scholar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his novel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浅谈作家的智能结构
- 2
-
-
作者
董源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3-56,共4页
-
文摘
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阔大的胸襟,是作家从事创作的基础,无此“诗之基”,创作就“如剪綵之花,根蒂既无,生意自绝,何异乎凭虚而作室也”(叶燮语)。然而仅有这个基础还是不够的。作家要真正成为艺术创造的主体,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具有特出的智能结构,换言之,还必须具有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为什么生活中思想先进、经历丰富,脑子里盛满了“故事”的人成不了作家?道理就在于此。足见超常的审美创造才能,是作家所以成为作家的关键性条件,是作家区别于常人的界限所在。多年来,我们偏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基础。
-
关键词
智能结构
作家
创造才能
审美创造力
超常
生活积累
叶燮
创作基础
关键性条件
艺术创造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