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创伤骨折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冬梅 王琳 +4 位作者 石荣光 张静玉 宋春兰 张本 于立群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创伤骨折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方法:将136例60~70岁老年创伤骨折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问卷调查,对照组施以... 目的:了解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创伤骨折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方法:将136例60~70岁老年创伤骨折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问卷调查,对照组施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2周后再次利用上述调查量表进行对照测试。结果:136例老年创伤住院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不同形式健康教育后SCL-90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对照组P<0.5、观察组P>0.05。结论: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改善老年创伤骨折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创伤骨折病人 心理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创伤骨折诊治新策略——骨的柱与环理论》出版: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任东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06,共1页
四肢长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理性或者外伤引起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肢体功能的损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同时还... 四肢长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理性或者外伤引起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肢体功能的损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同时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肢体长管骨创伤骨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复位,但由于该部位血液供应不足,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这会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肢体长管骨损伤骨折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 《常见创伤骨折诊治新策略——骨的柱与环理论》 应用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行为与创伤骨折
3
作者 孙启良 徐伟民 +1 位作者 宋敏 黄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用三种不同的行为类型测试方法对创伤骨折病人及正常人各100例进行了行为类型测试,结果均证明在创伤骨折病人中A型行为类型的人明显多于B型。通过对31名肇事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测试,认为在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对象的体格检查中增加... 本文用三种不同的行为类型测试方法对创伤骨折病人及正常人各100例进行了行为类型测试,结果均证明在创伤骨折病人中A型行为类型的人明显多于B型。通过对31名肇事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测试,认为在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对象的体格检查中增加行为类型测试,能够保障驾驶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可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还通过对18例2年内多次发生创伤骨折的病人进行了行为类型分析,强调心理康复在病人康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创伤骨折 心理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提高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被引量:46
4
作者 蒋群花 沈丽 +1 位作者 张士珍 陆群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状况,并比较早期功能锻炼结束时两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创伤骨折患者存在焦虑的心理状态;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创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创伤骨折 早期功能锻炼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能急救气垫治疗668例创伤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22-1022,共1页
关键词 康能急救气垫 治疗 创伤骨折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明珠 许燕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23-224,共2页
目的 调查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的现状,为开展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6~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骨科就诊的患者2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41... 目的 调查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的现状,为开展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6~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骨科就诊的患者2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41份,诊疗过程中未给予冷敷处理的为79.67%,未给予药物镇痛处理的为89.21%,未做外固定处理的为39.42%。本组患者诊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75±2.66)分和(7.13±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P<0.01)。结论针对患者疼痛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且相关知识缺乏的现状,医护人员应增加与患者的互动沟通,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创伤骨折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梁勇 江庭彪 杨兵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AF... 目的研究应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B组仅采用AF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由于实施联合手术,手术时间稍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患者术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好;两组患者术前椎体情况近似,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有所提高,Cobb角下降,A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B组(20%)。结论 TSRH联合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好,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创伤骨折 TSRH内固定系统 AF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个人掌控感的影响
8
作者 周燚 张晓萱 +3 位作者 吴岫霏 敬文丹 肖冰冰 寇红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05-2010,共6页
目的:调查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现状,探讨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个人掌控感的作用机制,为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0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下... 目的:调查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现状,探讨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个人掌控感的作用机制,为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10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39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个人掌控感总分为(22.22±4.50)分,病人个人掌控感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之间也呈正相关(P<0.01)。Bootstrap法分析显示,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个人掌控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87%。结论: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病人的个人掌控感处于中等水平,可帮助病人获得社会支持,促进自我效能向个人掌控感转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折 下肢骨折 个人掌控感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非创伤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和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玉凤 郭献山 +3 位作者 王林栋 赵建林 耿秀琴 张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非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创伤性骨折组(骨折组)72例和无骨折组(对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非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创伤性骨折组(骨折组)72例和无骨折组(对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方法、中风及心脏病史、既往骨折病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密度(BM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非创伤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骨折病例中,髋部是最常见的骨折部位(31.6%)。骨折组患者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风病史、既往骨折病史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4.461、16.642、4.140、7.771,P〈0.05),BMD低于对照组(t=4.452,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既往骨折病史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00、10.419,95%CI=1.180-12.237、3.727-29.132)。结论:糖尿病合并非创伤性骨折中髋部骨折发生率最高,既往骨折病史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创伤骨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骨密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硕 马剑雄 +4 位作者 马信龙 杜育任 雪原 黄洪超 张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99-2302,共4页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解率。结果术后1周,约69%残留;2周,约53%残留;4周,约26%残留;6周,约7%残留;8周,未见明确显影。骨痂初现时间为3~9周,平均(6.5±1.6)周,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5.0±5.2)周,未见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伤口分别在术后7、10 d出现暗红色黏稠液体,后者后外侧伤口细菌培养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治疗中,医用硫酸钙降解速度较快,应用于表浅部位须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折 医用硫酸钙 骨移植替代物 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铁铸 梁俊生 王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转变,今天的骨科医师,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加之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系统所固有的生理老化现象,使得其创伤性骨折的发生、发展、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转变,今天的骨科医师,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加之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系统所固有的生理老化现象,使得其创伤性骨折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都不同于一般的创伤性骨折,因此有必要阐述一下老年创伤性骨折的特点,以便更好的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促进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骨科工作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坤炳 姚楚亮 谢伟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202-2203,共2页
目的研究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 目的研究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愈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在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尺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加冲洗治疗创伤后感染性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群慧 林秉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42-1142,共1页
关键词 创伤后感染性骨折 外固定 冲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胍多肽在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建文 李玉 +2 位作者 马静 王梓 张辰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68-2471,2475,共5页
目的:探讨将鹿胍多肽应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按照药物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5)。对照组予以利塞膦酸钠单独... 目的:探讨将鹿胍多肽应用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按照药物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5)。对照组予以利塞膦酸钠单独给药治疗,观察组使用了利塞膦酸钠+鹿胍多肽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应激反应指标Cor、NE、ALD、骨代谢BGP、PTH、BALP、C1CP等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能力方面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结果:观察组BALP(26. 92±2. 67) 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CTX(0. 33±0. 14) mg/m L、BGP(5. 71±1. 25)μg/L、P1NP(47. 33±4. 14) mg/m L、PTH(31. 38±3. 17) pg/m L、C1CP(7. 07±0. 91)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AngⅠ(3. 38±0. 46) pg/m L、E(71. 46±3. 71) ng/m L、ALD(96. 92±5. 38) pg/m L、AngⅡ(31. 47±2. 75) p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NE(96. 71±4. 64) ng/m L、Cor(278. 87±12. 57)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总分(43. 34±4. 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 83±3. 04)分(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 94%,与对照组73. 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8,P <0. 05)结论:针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骨组织修复的治疗,可给予鹿胍多肽作为辅助药物,鹿胍多肽具有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骨代谢修复的作用,提供患者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应激反应 鹿胍多肽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ALD BGP BALP C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Cs干预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探讨
15
作者 秦朝 司艳莉 +1 位作者 官立萍 郭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8-1231,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临床上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进行HE染色观察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骨折修复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骨折段组织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RT-...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临床上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进行HE染色观察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骨折修复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骨折段组织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RT-q PCR检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骨折段组织血管内皮因子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DSCs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大鼠的骨愈合修复还有一定差距,但效果优于空白模型组。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骨组织细胞成骨修复起促进作用,利于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大鼠的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CS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创伤断面微型二维力传感器研制
16
作者 朱坚民 黄之文 +2 位作者 李海伟 翟东婷 王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针对骨折创伤断面轴向压力和径向剪切力的实时精确测量要求,设计了基于E型圆膜片式结构弹性体的微型二维力传感器,建立了传感器弹性体应变的理论分析模型。根据理论分析模型对传感器弹性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弹性体上... 针对骨折创伤断面轴向压力和径向剪切力的实时精确测量要求,设计了基于E型圆膜片式结构弹性体的微型二维力传感器,建立了传感器弹性体应变的理论分析模型。根据理论分析模型对传感器弹性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弹性体上应变片的贴片位置和组桥方式。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实验,获得了标定数据。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灵敏度为2.9MPa/N,轴向力满量程非线性误差为1.1783%,径向力满量程非线性误差为1.0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二维力传感器 骨折创伤 应变分析 弹性体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患病率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澄妍 秦怡 +4 位作者 张炜炜 邱君斓 蒋智明 沈祎 冉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病程中接受下肢血管彩超筛查的1697例...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病程中接受下肢血管彩超筛查的1697例老年患者,观察不同季节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超声结果,分析不同季节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DVT患病率的差异。结果:共1697例患者,DVT患病人数在1年内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南京地区季节划分,秋冬季(10月—次年3月)经超声诊断下肢DVT的发病率为37.2%(337例),春夏季(4—9月)的发病率为30.5%(2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与季节因素有一定关联性,秋冬季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相较于春夏季可能更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季节因素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早期诊断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 老年创伤骨折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下肢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45
18
作者 梁飞燕 王富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调查成人下肢骨折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方法:抽取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治疗的211例下肢创伤性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表(NRS)、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 目的:调查成人下肢骨折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行路径分析。方法:抽取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治疗的211例下肢创伤性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表(NRS)、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11例病人中140例发生恐动症,发生率为66.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再体验症状是下肢创伤性骨折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路径分析显示,主观睡眠质量可直接正向预测恐动症,同时主观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可以疼痛程度为中介变量影响恐动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病人睡眠质量,减轻病人疼痛,以减少病人恐惧感,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骨折 恐动症 睡眠质量 疼痛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和维生素D膳食补充对大鼠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破骨细胞活性和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亮 杨鹏 +2 位作者 刘冲 杨金丰 马三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钙和维生素D(Ca/VitD)膳食对大鼠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破骨细胞活性和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Ca/VitD缺乏饮食组(D)及Ca/VitD补充饮食组(S),建立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通过... 目的探讨钙和维生素D(Ca/VitD)膳食对大鼠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破骨细胞活性和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Ca/VitD缺乏饮食组(D)及Ca/VitD补充饮食组(S),建立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通过大鼠血清分析、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分析、组织形态计量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及大鼠创伤愈伤组织的基因表达分析研究Ca/VitD缺乏饮食是否会损害骨修复。此外还探讨了从创伤的时间点开始在饮食中补充Ca/VitD是否能增强骨折愈合。结果与C组相比,D组骨密度(BMD)显著降低(P<0.05),骨量减少(P<0.001),纤维组织量增加(P<0.05)。在骨折的愈伤组织中,D组破骨细胞的数量和表面明显增加(P<0.01)。踝关节骨折后补充Ca/VitD,与D组相比,S组愈伤组织中的骨量显著增加(P<0.001),而纤维组织减少(P<0.05)。此外,S组表现出较高的骨折愈合率(P<0.05)。S组I型胶原C端端肽(CTX)水平减少,碱性磷酸酶(ALP)和X连锁磷酸盐调节基因(Phex)表达增加(P<0.05)。与此同时,S组iFGF23及cFGF23的血清水平均显著升高,与D组,C组相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iFGF23:cFGF23三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手足创伤后补充Ca/VitD可减少Ca/VitD缺乏饮食者破骨细胞活性和骨量增加,改善骨修复。对临床术后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破骨细胞活性 骨量 踝关节骨折创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重 刘亦恒 +1 位作者 贾瑞鹏 钟海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住院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9例为研...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与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住院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将其分为高水平组(22例)、中等水平组(12例)、低水平组(42例)、正常组(33例);依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0例)和生存组(99例)。比较所有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分析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水平评估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患者年龄、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5);高水平组和中等水平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及6个月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正常组(均P<0.05),高水平组患者6个月病死率显著高于中等水平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清NT-proBNP>2450.00 ng/L和APACHEⅡ评分>19.50分均是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1%和89.72%。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利于评估术前风险,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创伤骨折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