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人格·自我图式——《无声告白》与创伤认知叙事新范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辉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5,112,共8页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将创伤叙事植入悬疑小说框架,构建了创伤认知叙事新范式。小说通过叙事时间塑形,预设"讲述"、"体验"和"反思"三种视角框架,充分调动叙事化过程中叙述者、人物... 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将创伤叙事植入悬疑小说框架,构建了创伤认知叙事新范式。小说通过叙事时间塑形,预设"讲述"、"体验"和"反思"三种视角框架,充分调动叙事化过程中叙述者、人物和读者意识的认知参与,强化对创伤根源、后果及疗治路径的深层认知。叙事刻意凸显情境时间和臆想时间,勾勒出受创者的时间人格与自我图式表征。同时,小说迂回往复的叙事时间塑造了体验时间和自由时间,形成对莉迪亚一家时间洞察力缺失的对抗和纠偏,揭示人物与读者最终形成觉知化与洞见化自我图式的可能性及路径。在伍绮诗看来,创伤疗治实则是一场在体验与自由时间内修复时间人格、回归真实自我和重塑自我图式的认知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绮诗 《无声告白》 时间人格 自我图式 创伤认知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