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植骨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李战锋 田高杰 左传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73-3376,共4页
目的比较开放性植骨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 目的比较开放性植骨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肉芽组织覆盖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H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生活质量水平及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开放性植骨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Ilizarov技术相较于开放性植骨术更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开放性植骨术 ILIZAROV技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懿妮 卢淑贞 +3 位作者 陈海云 王颖彦 段晓红 赖潇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4期101-104,共4页
混合真菌感染的创伤性骨髓炎在临床中较为少见,这类感染治疗通常较为困难。本文详细叙述了笔者对1例外伤后近平滑念珠菌合并微球菌、纹带/无枝菌酸棒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全过程:在手术清创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该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 混合真菌感染的创伤性骨髓炎在临床中较为少见,这类感染治疗通常较为困难。本文详细叙述了笔者对1例外伤后近平滑念珠菌合并微球菌、纹带/无枝菌酸棒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全过程:在手术清创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该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甄别真正的感染菌,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使得临床药学服务在提高医疗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监护 创伤性骨髓炎 混合感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仲崇华 李霞 高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 23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配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饮食调护、皮肤准备、术后体位护理、VSD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供受... 目的探讨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方法 23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VSD联合开放植骨治疗,配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饮食调护、皮肤准备、术后体位护理、VSD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供受皮区护理、功能锻炼指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例患者出现外固定架针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修复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顺利出院。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感染复发而放弃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感染复发。结论 VSD联合开放植骨是一种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护理工作的有效配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开放植骨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均在胫骨外伤后在外院行外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治疗后感染,于本院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收集患者临...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均在胫骨外伤后在外院行外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治疗后感染,于本院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一期治疗时间为7~14 d;二期治疗后,本组患者开放性植骨效果均较好,行皮瓣移植及创面修复术后均获得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0~16个月,患者骨愈合时间为31~39周,复发率为4.00%。结论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临床疗效可靠,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霞 仲崇华 +1 位作者 高芳 时亚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3期94-95,共2页
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开放后髓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侵入骨膜、骨髓,可引起骨膜、骨皮质、骨松质、骨髓等部位的感染,称为创伤性骨髓炎,多表现为慢性骨髓炎。笔者采用清理病灶及抗感染治疗、固定和修复骨屏障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并对... 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骨折开放后髓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侵入骨膜、骨髓,可引起骨膜、骨皮质、骨松质、骨髓等部位的感染,称为创伤性骨髓炎,多表现为慢性骨髓炎。笔者采用清理病灶及抗感染治疗、固定和修复骨屏障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并对其进行系统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胰蛋白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新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胰蛋白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胰蛋白酶组。对比较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 目的: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胰蛋白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胰蛋白酶组。对比较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胰蛋白酶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胰蛋白酶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胰蛋白酶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胰蛋白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胰蛋白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注射抗生素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
7
作者 赵自力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骨髓腔注射 护理 抗生素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杭虹 黄凯 +2 位作者 林炳远 郭峭峰 朱燕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Ⅰ期扩创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髂骨混合载抗生素人工骨植入,...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Ⅰ期扩创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髂骨混合载抗生素人工骨植入,创面则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骨髓炎治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及患肢功能等进行疗效综合评估.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形态满意.骨髓炎均有效治愈,无复发情况,患肢功能活动恢复良好.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治疗周期短,简便安全,疗效良好,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创伤性骨髓炎 腓动脉穿支皮瓣 混合植骨 Ⅰ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应志强 黄凯 +3 位作者 任海勇 林炳远 郭峭峰 刘亦杨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789-791,共3页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四肢创伤性骨髄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MRSA感染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期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四肢创伤性骨髄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MRSA感染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病灶处植入我盐酸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静滴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静滴盐酸万古霉素。比较两组术后的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引流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骨髄炎复发率。结果术后第16d,对照组的炎症及肾功能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中有丨例患者在术后第5年出现骨髄炎复发,,结论利奈唑胺联合手术治疗MRSA感染创伤性骨髄炎更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创伤性骨髓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195-2196,共2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巩义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清创、开放性植骨或...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巩义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清创、开放性植骨或骨搬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负压封闭引流,对比两组肉芽覆盖创面、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肉芽覆盖创面、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搬移 创伤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性骨髓炎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松体 门新刚 +2 位作者 万中耀 孔令欣 翟应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抗感染活性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性骨髓炎 外固定架 抗感染活性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5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占岭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54-54,共1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与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后骨骼愈合较好,而且愈合时间...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与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用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手术后骨骼愈合较好,而且愈合时间较短。结论外固定方法对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治疗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创伤性骨髓炎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13
作者 张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4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究对于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在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56例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强化手术期间的临床护... 目的探究对于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在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56例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强化手术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观察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完全治愈17例、占60.7%,未治愈11例、占39.3%;观察组患者完全治愈24例、占85.7%,未治愈4例、占14.3%。观察组患者完全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手术患者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完全治愈率,具有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7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7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创面均Ⅰ期愈合,治疗优良率95.7%,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7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创面均Ⅰ期愈合,治疗优良率95.7%,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创伤性骨髓炎 开放植骨 负压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莫庸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23-23,25,共2页
目的:探究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收治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14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研究两组... 目的:探究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细菌分布的影响。方法:收治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14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创面细菌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换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细菌培养(-),85例细菌培养(+),革兰阳性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20.15%)株,阴性菌中最常见的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19(13.19%)株。结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优良,且创面细菌分布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敷料 生物材料 封闭负压引流 创伤性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韩其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6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术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器固定并结合... 目的:探讨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术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外固定器固定并结合组织瓣移植术进行治疗。组织瓣移植主要包括:小腿内侧皮瓣移植、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移植、内踝上皮支皮瓣移植、局部旋转皮瓣移植以及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移植等。然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这36例患者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术进行治疗后,其组织瓣移植均存活,骨折创面愈合良好。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8.4±4.3月)的结果显示,经此法治疗后无1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复发。结论 :用外固定器结合组织瓣移植术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稳妥可靠,且病情不易复发,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组织瓣移植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俊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204-3205,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6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单边外固定架骨搬... 目的观察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6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自体植骨术治疗,对照组行骨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4. 25±3. 28)周]短于对照组[(16. 76±3. 7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优良率(91. 18%)高于对照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创伤性慢性骨髓炎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 植骨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创面愈合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荆延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局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骨缺损长度、软组织缺损面积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缺损长度为(1.42±0.23)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0.76±0.25)cm^2;常规组患者骨缺损长度为(1.79±0.37)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0.99±0.48)cm^2;观察组患者骨缺损长度及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47±0.7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抗生素骨水泥治疗,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可有效减少骨缺损的长度、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江学 袁炜庆 +3 位作者 杨昆 韦庆 周游 曾子腾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0期25-25,27,共2页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与自体植骨联合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两组。常规组接受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术,研究组接受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与自体植骨联合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两组。常规组接受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术,研究组接受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自体植骨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术的基础上开展自体植骨疗法,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 自体植骨 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凤汉 陈少林 +1 位作者 佟亮 马国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运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探究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运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踝关节、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81±7.45)、(85.53±6.9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36±7.49)、(71.08±6.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0.15±6.54)、(91.24±5.41)、(89.94±6.36)、(92.11±6.09)、(90.41±7.54)、(91.14±8.62)、(92.26±5.18)、(93.34±6.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36±4.11)、(82.47±3.25)、(80.26±2.34)、(78.69±2.69)、(79.15±3.31)、(81.02±3.18)、(82.34±2.06)、(81.64±2.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运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后,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状况,还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