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6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傅洛安 章翔 +5 位作者 孙立军 李侠 高大宽 贺晓生 蒋晓帆 王西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TCCF)系指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脑外伤患者的 1.0%~ 2.5% [1],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脑血管性疾病中的难题之一.随着神经介...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TCCF)系指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脑外伤患者的 1.0%~ 2.5% [1],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脑血管性疾病中的难题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栓塞技术和材料的迅速发展, TCCF的首选治疗应是血管内介入栓塞,这已成公论 [2,3].从 1997年 3月至 2003年 7月我们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16例 TCCF患者,全部治愈,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 治疗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颅脑外伤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伴鼻腔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2
作者 尹方明 郭元星 +2 位作者 汪求精 段传志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68-56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巨大假性动脉 球结膜充血 鼻腔 南方医科大学 颅内杂音 眼球突出 意识不清 对症处理 珠江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1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111例1次栓寒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动脉海绵 栓塞治疗 球囊 可脱性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后循环多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毛宏亮 张海林 +1 位作者 刘吉星 孙守元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4-910,共7页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由外伤引起。以往,很多医师通过结扎颈内动脉来治疗该疾病,因此治疗常常不彻底,存在复发可能。而海绵窦瘘复发后并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本文报道1例海...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由外伤引起。以往,很多医师通过结扎颈内动脉来治疗该疾病,因此治疗常常不彻底,存在复发可能。而海绵窦瘘复发后并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本文报道1例海绵窦瘘行颈内动脉结扎术后复发,进而引起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最终破裂出血的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该患者海绵窦瘘及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形成机制及处理方法,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动脉结扎 血流相关性动脉 ONYX胶 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Barrow A型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司司 于瀛 +6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洪波 方亦斌 赵瑞 李强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Barrow A型TCCF患者资料。评估Onyx胶联...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Barrow A型TCCF患者资料。评估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评估预后。结果50例TCCF患者中男27例(54%)、女23例(46%),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突眼、球结膜充血、眼球活动受限、颅内杂音等)。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6例(92%)瘘口消失,4例(8%)瘘口少量残留;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2例(4%)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4(2-9)个月,随访期间复查造影示所有患者瘘口均完全消失,除3例遗留视力障碍、1例遗留眼肌麻痹症状外,余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TCCF安全、有效,是治疗TCCF的理想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治疗 ONYX胶 弹簧圈 治疗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生 李宝民 +4 位作者 张远征 姜金利 王君 曹向宇 张阿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方式。结果:63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术后59例动静脉瘘完全闭塞,4例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消失62例,好转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根据其动静脉瘘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瘘口的数量、引流静脉的特点等综合考虑栓塞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动脉海绵 介入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
7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陈朝晖 伍添 苏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CCF)的疗效以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1例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患儿临床资料。检索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CCF)的疗效以及介入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1例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患儿临床资料。检索1980—2022年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相关外文文献,检索词为"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 in children;embolization operation";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相关中文文献,检索词为"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手术"。总结分析本例以及既往文献报道的患儿临床症状、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结果共检索到相关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文献6篇(共6例患儿),结合本文报道1例,共7例患儿纳入分析,男6例、女1例,年龄1个月21天至9岁2个月(平均年龄5.87岁),均以眼部症状(如突眼、眼球活动障碍、上睑下垂等)就诊,其中创伤性CCF 5例、自发性CCF 2例。均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1例死亡,6例存活。6例存活患儿于1~12个月随访过程中眼睑下垂、突眼等症状消失,眼球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颈动脉海绵窦瘘少见,介入栓塞术为威胁生命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介入栓塞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 后交通动脉 动脉海绵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9
作者 黄庆 段传志 +1 位作者 李铁林 汪求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该病例目前为世界第2例、国内第1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 基底动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一玮 钟勇 +3 位作者 马瑾 杨宁 王客非 姜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的23例C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眼部特征、神经系统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比较直接型与间接型CCFs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的23例C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眼部特征、神经系统体征及影像学表现,比较直接型与间接型CCFs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眼部症状为主要的就诊原因(78.3%)。结膜充血、水肿(78.3%)、眼球突出(69.6%)、眼球运动障碍(56.5%)是最常见的体征。直接型CCFs 13例(56.5%),间接型CCFs 10例(43.5%),前者多有头颅外伤史(61.5%比10.0%)、更易引起颅内血管杂音(69.2%比20.0%)。9例患者曾被误诊,眼压升高、眼红、复视等非特异性表现是常见误诊原因。结论 CCFs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对于慢性红眼、结膜水肿、突眼及眼球运动障碍的患者,眼科医生应高度警惕CCFs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行专科检查并借助影像学技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误诊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弹簧圈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紫寅 王朝华 +4 位作者 谢晓东 张昌伟 范锋 Sarvesh Gyawali Srijana Bista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方法回顾13例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及球结膜充血水肿。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其... 目的探讨和研究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方法回顾13例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及球结膜充血水肿。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经动脉入路9例,经眼上静脉入路4例。结果 12例术后造影瘘口消失且颈内动脉通畅。1例填入5枚微弹簧圈后,微导管脱离瘘口,反复尝试不能再次进入,术中造影瘘口仍显影,1周后球囊阻断试验阴性后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1例微弹簧圈解旋,将解旋部分置于患侧颈外动脉固定。术后3~12个月(平均7.5个月)对10例患者随访了脑血管造影复查。1例复发,原因多与弹簧圈解旋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均有关。结论对于球囊闭塞困难的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微弹簧圈栓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微弹簧圈 栓塞 眼上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志光 吕明 +2 位作者 吴中学 杨新健 姜除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评价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对于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12月应用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治疗15例患者,包括9例颅内动脉瘤和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年龄14~62岁。结果在13例患者中带膜支架被成... 目的评价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对于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12月应用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治疗15例患者,包括9例颅内动脉瘤和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年龄14~62岁。结果在13例患者中带膜支架被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完全消除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在另两例患者中,因血管迂曲带膜支架无法到达指定位置。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于带膜支架放置后3个月至1年获脑血管造影随访,病变未显影,1例载瘤动脉闭塞,余者载瘤(瘘)动脉畅通。结论对于宽颈、假性和夹层颅内动脉瘤以及球囊难以闭塞瘘口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带膜支架是有用的血管内治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支架 栓塞 颅内动脉 动脉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管内途径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附216例报告)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段传志 李铁林 +5 位作者 杨绮帆 苏正 汪求精 韩志安 黄庆 徐如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的治疗方法选择、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 对 2 16例CCF病人共行 2 2 0次栓塞 ,其中 ,经股动脉入路 2 0 2例 ,经股静脉入路 9例 ,经眼上静脉入路 5例 ;以球囊栓塞瘘口 188例 ,以微弹簧圈栓塞 2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的治疗方法选择、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 对 2 16例CCF病人共行 2 2 0次栓塞 ,其中 ,经股动脉入路 2 0 2例 ,经股静脉入路 9例 ,经眼上静脉入路 5例 ;以球囊栓塞瘘口 188例 ,以微弹簧圈栓塞 2 3例 ,球囊并用弹簧圈 5例。术后 6~ 10 8个月随访 110例 ,其中行影像学复查 3 5例。结果  2 12例 1次栓塞成功 ,4例于第一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 ,经再次栓塞治愈 ,总治愈率 10 0 %。颈内动脉通畅率 94 4% (2 0 4/2 16) ,无并发症及死亡 ,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 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 ,栓塞时球囊应稳步前进 ,一旦扩充 ,决不轻易后拉。小瘘口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 ;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 ,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可脱性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靖 王晓健 +3 位作者 程宏伟 冯春国 李严 王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1.3%。随访10月至7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操作方便、损伤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聪颖 舒航 +2 位作者 唐凯 曾少建 毛承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究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自编问卷... 目的探究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1~6月,平均恢复时间为33.32±16.76 d。年龄、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从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到接受治疗时间、球囊使用数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瘘口流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负相关。结论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栓塞 外伤性动脉海绵 动眼神经麻痹 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武 李明华 顾斌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强调保留和重建颈内动脉(ICA)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6年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12例外伤性TCCF,其中1例双侧瘘口。所有病例经可脱球囊治疗失败,术后1... 目的评价Willis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强调保留和重建颈内动脉(ICA)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6年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12例外伤性TCCF,其中1例双侧瘘口。所有病例经可脱球囊治疗失败,术后1~60个月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小瘘口3个,多发瘘口2个,大的海绵窦腔和瘘口8个。其中完全盗血3例,存在骨折碎片2例,合并夹层2例。Willis覆膜支架成功治疗了所有难治性TCCF,11例保留ICA,其中3例重建了海绵窦段ICA,另1例闭塞了单侧ICA和瘘口。术中无一例患者血管破裂,未出现远端脑栓塞和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造影,10例瘘口完全闭塞、ICA通畅,支架内无明显狭窄,1例ICA闭塞。除外2例患者失明外,术后1 d~3个月其他病例症状均逐步改善,并最终消失。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TCCF有效、安全,可以作为TCCF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动脉海绵 Willis覆膜支架 血管内治疗 可脱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美雄 谢晓东 +5 位作者 王朝华 游潮 毛伯镛 张昌伟 孙鸿 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出现少许对比剂内漏,2例以更高的压力再次充胀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1例再扩后仍有内漏,置入第2枚覆膜支架后,内漏完全消除。10例中的另1例为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过于迂曲,支架不能到位,在证实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及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后,给予可脱性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DSA随访7例,原病变未显示,载瘘动脉通畅。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覆膜支架的制作工艺仍有待发展和优化,使其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的不同部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支架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惠英 张卯年 凌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6,共2页
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男性患者 ,年龄 18~ 5 5岁 ,均为单眼发病 ,同时伴有颅底骨折。分析其致伤原因、眼部表现特征、CT及脑血管造影所见及治疗方法选择等。结果表明 ,10例患者中 9例 (90 % )治愈 ,瘘口闭合 ,眼球突出、眶... 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男性患者 ,年龄 18~ 5 5岁 ,均为单眼发病 ,同时伴有颅底骨折。分析其致伤原因、眼部表现特征、CT及脑血管造影所见及治疗方法选择等。结果表明 ,10例患者中 9例 (90 % )治愈 ,瘘口闭合 ,眼球突出、眶区杂音、眼睑及结膜肿胀消失 ;1例好转者眼球突出、眼睑及结膜肿胀也较术前减轻。其中一次栓塞治愈 4例 ,二次栓塞治愈 4例 ,三次栓塞治愈 1例。治愈的 9例中随访 6个月~ 10年 ,无一例复发。 2例发生并发症 ,分别为暴露性角膜炎和球囊误入颈内动脉 ,经对症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果提示 ,搏动性眼球突出 ,眶区闻及与脉搏一致的血管性杂音 ,球结膜血管高度扩张 ,为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眼部特征性表现 ;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疾病特征 眼部表现 诊断 治疗 C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29例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新巍 吴刚 +3 位作者 马南 高雪梅 王艳丽 李永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6-107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海绵 介入治疗 并发症 体会 神经介入 放射学 神经外科手术 解剖部位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杰 庄振武 +4 位作者 施海彬 李麟荪 耿晓增 胡卫星 傅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评估介入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其中 1例伴颈外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结合颈外动脉颗粒性栓塞。... 目的 评估介入性栓塞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其中 1例伴颈外动脉 -海绵窦瘘患者 ,结合颈外动脉颗粒性栓塞。结果  6例 CCF栓塞均获成功 ,其中 2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另 4例结合同侧颈内动脉栓闭。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 ,是 CCF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栓塞 动脉海绵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