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生 李宝民 +4 位作者 张远征 姜金利 王君 曹向宇 张阿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栓塞结合手术孤立瘘口或瘘口所在的颈内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等方式。结果:63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术后59例动静脉瘘完全闭塞,4例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消失62例,好转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根据其动静脉瘘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瘘口的数量、引流静脉的特点等综合考虑栓塞材料的选择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Barrow A型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司司 于瀛 +6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洪波 方亦斌 赵瑞 李强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Barrow A型TCCF患者资料。评估Onyx胶联...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Barrow A型TCCF患者资料。评估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评估预后。结果50例TCCF患者中男27例(54%)、女23例(46%),年龄为17-78岁,平均年龄为(45±1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突眼、球结膜充血、眼球活动受限、颅内杂音等)。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6例(92%)瘘口消失,4例(8%)瘘口少量残留;术后患者相关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2例(4%)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时间4(2-9)个月,随访期间复查造影示所有患者瘘口均完全消失,除3例遗留视力障碍、1例遗留眼肌麻痹症状外,余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TCCF安全、有效,是治疗TCCF的理想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动脉海绵 介入治疗 ONYX胶 弹簧圈 治疗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后循环多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破裂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毛宏亮 张海林 +1 位作者 刘吉星 孙守元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4-910,共7页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由外伤引起。以往,很多医师通过结扎颈内动脉来治疗该疾病,因此治疗常常不彻底,存在复发可能。而海绵窦瘘复发后并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本文报道1例海...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由外伤引起。以往,很多医师通过结扎颈内动脉来治疗该疾病,因此治疗常常不彻底,存在复发可能。而海绵窦瘘复发后并发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尤其是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本文报道1例海绵窦瘘行颈内动脉结扎术后复发,进而引起后循环多发动脉瘤,最终破裂出血的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该患者海绵窦瘘及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形成机制及处理方法,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 颈内动脉结扎 血流相关性动脉 ONYX胶 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1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治疗方法、栓塞技术要点及随访意义.方法对119例TCCF病人共行128次栓塞.其中,股动脉入路112例,股静脉入路5例,经眼上静脉入路2例;以球囊栓塞瘘口101例,以微弹簧圈栓塞13例,球囊并用弹簧圈2例,干冻硬脑膜3例.术后3月~10年随访110例,其中行影像学复查29例.结果111例1次栓寒成功,8例于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总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0.8%(108/119),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TCCF一般经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小瘘口TCCF选择微弹簧圈栓塞;若颈内动脉结扎或闭塞,可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一般情况下海绵窦瘘均表现为良性过程,应力争解剖治愈,不可轻易牺牲颈内动脉.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动脉海绵 栓塞治疗 球囊 可脱性弹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洛安 章翔 +5 位作者 孙立军 李侠 高大宽 贺晓生 蒋晓帆 王西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TCCF)系指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脑外伤患者的 1.0%~ 2.5% [1],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脑血管性疾病中的难题之一.随着神经介...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TCCF)系指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短路.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脑外伤患者的 1.0%~ 2.5% [1],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脑血管性疾病中的难题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栓塞技术和材料的迅速发展, TCCF的首选治疗应是血管内介入栓塞,这已成公论 [2,3].从 1997年 3月至 2003年 7月我们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16例 TCCF患者,全部治愈,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 治疗 创伤性动脉海绵 颅脑外伤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 后交通动脉 动脉海绵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伴鼻腔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7
作者 尹方明 郭元星 +2 位作者 汪求精 段传志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68-56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动脉海绵 巨大假性动脉 球结膜充血 鼻腔 南方医科大学 颅内杂音 眼球突出 意识不清 对症处理 珠江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8
作者 黄庆 段传志 +1 位作者 李铁林 汪求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该病例目前为世界第2例、国内第1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 基底动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内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一例
9
作者 李建浩 柯振武 何乾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 假性动脉 创伤性 右眼视力 进行性加重 病例资料 运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靖 王晓健 +3 位作者 程宏伟 冯春国 李严 王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治疗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一次栓塞成功,2例两次栓塞成功。颈内动脉通畅率为91.3%。随访10月至7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操作方便、损伤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和颈内动脉-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2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黄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9-400,i001,共3页
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TA),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永久性颈内动脉(ICA)和基底动脉(BA)胚胎吻合血管,血管造影发现率为0.2%~0.6%[1].这种永存动脉有时伴发其他脑血管异常,如囊状动脉及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现将我院... 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PTA),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永久性颈内动脉(ICA)和基底动脉(BA)胚胎吻合血管,血管造影发现率为0.2%~0.6%[1].这种永存动脉有时伴发其他脑血管异常,如囊状动脉及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的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和颈内动脉-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各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三叉动脉 海绵 颈内动脉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美雄 谢晓东 +5 位作者 王朝华 游潮 毛伯镛 张昌伟 孙鸿 贺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出现少许对比剂内漏,2例以更高的压力再次充胀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1例再扩后仍有内漏,置入第2枚覆膜支架后,内漏完全消除。10例中的另1例为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过于迂曲,支架不能到位,在证实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及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后,给予可脱性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DSA随访7例,原病变未显示,载瘘动脉通畅。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覆膜支架的制作工艺仍有待发展和优化,使其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的不同部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支架 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宏辉 白彬 +4 位作者 郑永日 杨宇 赵政委 张玉林 王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可脱性球囊栓塞 治疗 颈内动脉-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车晶晶 陈旭 +3 位作者 郭燕军 脱厚珍 王佳伟 李继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3岁.主因持续性左额及左眼疼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左侧眼球胀痛,睁眼后症状加重,伴左眼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流涕、鼻部胀痛,...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3岁.主因持续性左额及左眼疼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左侧眼球胀痛,睁眼后症状加重,伴左眼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流涕、鼻部胀痛,先后就诊于眼科、神经内科,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颈内动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惠英 张卯年 凌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6,共2页
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男性患者 ,年龄 18~ 5 5岁 ,均为单眼发病 ,同时伴有颅底骨折。分析其致伤原因、眼部表现特征、CT及脑血管造影所见及治疗方法选择等。结果表明 ,10例患者中 9例 (90 % )治愈 ,瘘口闭合 ,眼球突出、眶... 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男性患者 ,年龄 18~ 5 5岁 ,均为单眼发病 ,同时伴有颅底骨折。分析其致伤原因、眼部表现特征、CT及脑血管造影所见及治疗方法选择等。结果表明 ,10例患者中 9例 (90 % )治愈 ,瘘口闭合 ,眼球突出、眶区杂音、眼睑及结膜肿胀消失 ;1例好转者眼球突出、眼睑及结膜肿胀也较术前减轻。其中一次栓塞治愈 4例 ,二次栓塞治愈 4例 ,三次栓塞治愈 1例。治愈的 9例中随访 6个月~ 10年 ,无一例复发。 2例发生并发症 ,分别为暴露性角膜炎和球囊误入颈内动脉 ,经对症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果提示 ,搏动性眼球突出 ,眶区闻及与脉搏一致的血管性杂音 ,球结膜血管高度扩张 ,为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眼部特征性表现 ;球囊或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疾病特征 眼部表现 诊断 治疗 C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新红 甘万崇 +2 位作者 刘仁忠 潘鄂武 徐红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栓塞治疗 合并症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 假性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军 乔秀媛 +2 位作者 陈建勇 王君 李宝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1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患者的首次复发时间为首次球囊栓塞术后3d-3个月,分别采用再次血管内球囊栓塞术、单纯...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1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患者的首次复发时间为首次球囊栓塞术后3d-3个月,分别采用再次血管内球囊栓塞术、单纯压颈、球囊联合水解脱微弹簧圈栓塞以及开颅手术联合血管内球囊栓塞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经再次血管内球囊栓塞术治愈,1例单个瘘口患者经压颈治疗痊愈,3例再次复发患者通过球囊联合水解脱微弹簧圈栓塞成功,1例经静脉途径应用水解脱微弹簧圈完全闭塞瘘口,余1例施行开颅手术夹闭孤立性瘘口并辅助血管内球囊栓塞术治愈。其中6例患者完全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手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随访4个月~2年均未再复发。结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后复发可能与球囊质量、充盈状态、位置、瘘口直径、颅底骨折和异物以及颈内、外动脉系统和大脑前、后循环吻合支开放有关。再次治疗时,应认真分析复发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复发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平安 段传志 +3 位作者 罗小林 杨国清 朱飚 李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90-391,共2页
目的 :总结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 :采用Magic BDTE球囊导管和带标记乳胶球囊 ,在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 ,经股动脉插管 ,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闭塞瘘口。结果 :6例全部治愈 ,均 1次栓塞成... 目的 :总结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 :采用Magic BDTE球囊导管和带标记乳胶球囊 ,在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 ,经股动脉插管 ,在球囊内注入适量等渗非离子造影剂闭塞瘘口。结果 :6例全部治愈 ,均 1次栓塞成功 ,颈内动脉通畅率 10 0 % ,无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可作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 可脱性球囊栓塞疗法 Magic-BDTE球囊导管 乳胶球囊 X线电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春鸥 杨志刚 +6 位作者 张磊 张永巍 黄清海 许奕 赵文元 刘建民 洪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DCC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外伤性单瘘口DCC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对D... 目的探讨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评估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DCCF)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例外伤性单瘘口DCC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3D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稀释造影剂增强的Dyna CT对DCCF的诊断价值,包括对瘘口、软脑膜静脉逆流、引流静脉及海绵窦分隔信息的展示。结果与3D-DSA相比,Dyna CT多显示了15例(93.75%)患者的21个信息,包括显示瘘口8个,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2个,引流静脉2个,海绵窦分隔9个。其中,在显示瘘口及海绵窦分隔方面,Dyna CT与3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示软脑膜静脉的逆向引流和引流静脉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3D-DSA相比,Dyna CT能更有效地显示DCCF的瘘口及海绵窦分隔,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动脉海绵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附60例报告)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崇健 殷士蒙 +1 位作者 乔英 张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6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和技术特点。方法47例用可脱球囊栓塞;12例用弹簧圈栓塞;1例用IBCA胶栓塞。59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1例经扩张的眼上静脉插管至海... 目的分析6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结果和技术特点。方法47例用可脱球囊栓塞;12例用弹簧圈栓塞;1例用IBCA胶栓塞。59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1例经扩张的眼上静脉插管至海绵窦内。结果①47例球囊栓塞中,35例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占74.5%;12例闭塞了颈内动脉。②12例弹簧圈栓塞中,4例保持了颈内动脉通畅,占33%;8例闭塞了颈内动脉。③1例经眼上静脉插管用IBCA胶栓塞成功。结论介入放射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其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特别是用可脱球囊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海绵 栓塞治疗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