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2例并文献综述
1
作者 孙景轩 张荣庭 +5 位作者 杨瑜豪 刘雨辰 杨海玲 仲亿 王杭州 杨天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TI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TICA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PubMed...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TI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TICA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儿童TICA相关文献,对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治流程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儿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本院共收治2例TICA患儿,其中1例为头颅外伤、1例为医源性损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入院后经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TICA,均采取介入栓塞治疗,至末次随访时,1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无神经功能障碍残留;1例一侧肢体偏瘫(mRS评分2~3分)。共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文献48篇,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42篇,涉及病例69例,男41例、女26例;致病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23/69,33.3%);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26/69,37.7%);首次头颅CT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8/69,55.1%);动脉瘤多位于前循环(48/69,69.6%),以囊状为主(52/69,75.4%),发生破裂人数较多(48/69,69.6%);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51/69,73.9%);大部分治疗患儿预后良好(45/69,65.2%)。结论儿童TICA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需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以介入方法为主,患儿经治疗后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体征和症状 诊断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儿童 总结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缪洪平 唐俊 +6 位作者 唐卫华 牛胤 林江凯 王宪荣 陈志 冯华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1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资料。17例患者中15例有颅脑外伤史,2例有颅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取开颅手术,11例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1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资料。17例患者中15例有颅脑外伤史,2例有颅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取开颅手术,11例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17例患者经采用开颅手术或血管内栓塞后均获得成功,随访12例患者(3个月至12年)GOS评分5分8例,4分2例,1分2例。结论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是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的少见并发症,但破裂出血后的死残率极高。提高对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医源性动脉瘤的认识,早期发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