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智博 杨鹏飞 +1 位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由创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的血肿机化成瘤壁,从而形成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因为不具有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容易破裂出血,因而在临床的治疗上与真性颅内动脉瘤有一定区别,无...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由创伤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的血肿机化成瘤壁,从而形成与血管相通的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因为不具有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容易破裂出血,因而在临床的治疗上与真性颅内动脉瘤有一定区别,无论是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栓塞治疗均伴有较高的风险。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治疗动脉瘤的方法,结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针对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假性动脉瘤 脑外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2例并文献综述
2
作者 孙景轩 张荣庭 +5 位作者 杨瑜豪 刘雨辰 杨海玲 仲亿 王杭州 杨天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TI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TICA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PubMed... 目的探讨儿童创伤性颅内动脉瘤(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TI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TICA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9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儿童TICA相关文献,对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治流程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儿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本院共收治2例TICA患儿,其中1例为头颅外伤、1例为医源性损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入院后经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TICA,均采取介入栓塞治疗,至末次随访时,1例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无神经功能障碍残留;1例一侧肢体偏瘫(mRS评分2~3分)。共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文献48篇,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42篇,涉及病例69例,男41例、女26例;致病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23/69,33.3%);主要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26/69,37.7%);首次头颅CT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8/69,55.1%);动脉瘤多位于前循环(48/69,69.6%),以囊状为主(52/69,75.4%),发生破裂人数较多(48/69,69.6%);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51/69,73.9%);大部分治疗患儿预后良好(45/69,65.2%)。结论儿童TICA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需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以介入方法为主,患儿经治疗后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体征和症状 诊断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儿童 总结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姜金利 李宝民 +2 位作者 许百男 周定标 段国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7例鼻腔大出血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后6d~3个月突发鼻腔大出血;余7例均为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后鼻腔大出血,6例发生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1周左右,1例出现于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后3d。17例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双侧选择性颈内和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其中14例经8F导引管置入Magic-BD导管,采用可脱式球囊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或经5F造影导管送入金属弹簧圈闭塞同侧颈内动脉。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直接栓塞动脉瘤。余2例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健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由患侧颈内动脉供血代偿,而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能代偿。全身麻醉经翼点入路于显微镜下行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颈内动脉破口修补手术。结果15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者,均一次性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及颈内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双侧大脑半球供血代偿良好。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动脉瘤并修补颈内动脉者,手术后1周全脑血管造影可见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消失,患侧颈内动脉通畅良好。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鼻腔大出血,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出血的首选方法。血管内治疗技术可直接栓塞动脉瘤或闭塞载瘤动脉,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对侧颈内动脉已经完全闭塞,椎-基底动脉代偿不完全者,应选择显微外科手术修补颈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颅内 创伤性 假性动脉瘤 肿瘤 鼻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瑞 路智文 +10 位作者 邓晓东 邹超 左乔 赵开军 戴冬伟 方亦斌 李强 黄清海 洪波 许奕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及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并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共入组29例TIICAP患者,男19例(65.5%),女10例(34.5%),年龄为14~70岁,中位年龄为47(30,53)岁。2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其中采用覆膜支架3例,血流导向装置9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前再出血,术后死亡;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最终死亡;余2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23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13例治愈,5例好转,2例稳定,3例复发(均再次行血管内治疗治愈)。24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临床预后均稳定或好转。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处理TIICAP的有效手段,其中血流导向装置、覆膜支架等新技术的优势初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栓塞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朋华 王立富 +4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耿素萍 陈明 黄文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内填塞加供血动脉栓塞治疗,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7例动脉瘤闭塞,症状体征消失;1例胸主动脉假瘤出现内瘘;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柏骏 金杰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王昊邈 贺元 王亮 季相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浅动脉2例。依据急性和慢性TPA分类及不同原则处置,8例患者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记录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及数目、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或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对比剂内漏。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6~3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CTA检查提示无内漏或再狭窄发生。结论根据分类处置原则,采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TPA,具有操作微创简易、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安全性的优点,可作为处理外周动脉TPA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 外周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洪英 徐克 +2 位作者 郭启勇 朱应合 赵钟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 介绍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 (PSG)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方法 本组 4例 ,其中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及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各 1例、髂外动静脉瘘 1例。均采用经皮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3例假性动脉瘤患... 目的 介绍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 (PSG)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方法 本组 4例 ,其中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及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各 1例、髂外动静脉瘘 1例。均采用经皮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分别置入 1枚人工血管支架后假性动脉瘤 (PA)被完全隔绝。 1例动静脉瘘 (AVF)置入 2枚支架后漏口被完全封堵。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 8~ 5 0个月 ,3例支架通畅 ,1例肾动脉闭塞。结论 PSG是治疗创伤性PA及AVF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支架植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成军 赵渝 张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造影后发现血管完全断裂后立即转为开放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4~30月,所有支架置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缪洪平 唐俊 +6 位作者 唐卫华 牛胤 林江凯 王宪荣 陈志 冯华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1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资料。17例患者中15例有颅脑外伤史,2例有颅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取开颅手术,11例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1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资料。17例患者中15例有颅脑外伤史,2例有颅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取开颅手术,11例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17例患者经采用开颅手术或血管内栓塞后均获得成功,随访12例患者(3个月至12年)GOS评分5分8例,4分2例,1分2例。结论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是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的少见并发症,但破裂出血后的死残率极高。提高对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医源性动脉瘤的认识,早期发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血管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大脑中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青山 余永强 +2 位作者 张锦祥 饶强 黄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2-1352,共1页
患者男.26岁,因“车祸致头痛约3h”入院。患者入院3h前骑摩托车与小汽车相撞,枕部先着地,伴有短暂的神志不清.清醒后感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耳道及鼻腔流血等。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 患者男.26岁,因“车祸致头痛约3h”入院。患者入院3h前骑摩托车与小汽车相撞,枕部先着地,伴有短暂的神志不清.清醒后感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耳道及鼻腔流血等。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左枕部见一约1.0cm的头皮裂伤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无受限,脑膜刺激征可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假性动脉瘤 创伤性 大脑 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查体 神志不清 GCS评分 脑膜刺激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致阵发性呼吸困难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雯婷 陈晔明 陈仲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8-928,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伤致昏迷4h入院。血压80/40mmHg,心率120~140次/min,SpO291%。头颅及胸腹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肺挫伤并胸腔积液,左侧第5、7肋骨及右侧第7肋骨骨折,肝包膜下出血。全麻下紧急行剖腹探查、小肠...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伤致昏迷4h入院。血压80/40mmHg,心率120~140次/min,SpO291%。头颅及胸腹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肺挫伤并胸腔积液,左侧第5、7肋骨及右侧第7肋骨骨折,肝包膜下出血。全麻下紧急行剖腹探查、小肠系膜血管破裂止血及横结肠浆膜层缝合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伴鼻腔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13
作者 尹方明 郭元星 +2 位作者 汪求精 段传志 李铁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68-569,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动脉海绵窦瘘 巨大假性动脉瘤 球结膜充血 鼻腔 南方医科大学 颅内杂音 眼球突出 意识不清 对症处理 珠江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
14
作者 刘云松 马廉亭 吴佐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7,I003,共3页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全闭塞 ,载瘤动脉通畅 ,局部解剖发现TPA消失。MC载瘤动脉栓塞组TPA亦消失。对照组均于观察过程中死于TPA破裂出血。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实验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微弹簧圈 栓塞治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窦内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一例
15
作者 李建浩 柯振武 何乾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假性动脉瘤 创伤性 蝶窦 右眼视力 进行性加重 病例资料 运动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钙化1例
16
作者 许树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31-531,共1页
关键词 钙化 创伤性 巨大 假性动脉瘤 动脉 软组织 大腿 边缘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1例
17
作者 杨亮 姚双龙 +5 位作者 胡世兵 包玉晴 傅晓明 陈道琴 王万花 顾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4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侧颈部外伤后疼痛伴出血10 min"于2019年9月入院。查体:血压66/4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5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右侧颈部近锁骨窝处可见约3 cm不规则伤口,出血明显,中度污染,伴右侧... 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右侧颈部外伤后疼痛伴出血10 min"于2019年9月入院。查体:血压66/4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45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右侧颈部近锁骨窝处可见约3 cm不规则伤口,出血明显,中度污染,伴右侧颈部包块,气管受压左偏,呼吸轻度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动脉瘤 创伤性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锦宁 刘守勋 +6 位作者 王拓 鲍刚 梁琦 谭震 张晓东 徐高峰 谢昌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复合体的DSA影像学特征及分型。方法对50例破裂性动脉瘤采用CT及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50个破裂性动脉瘤均表现为出血量不等的SAH,DSA检查均在其破口周围形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复合体的DSA影像学特征及分型。方法对50例破裂性动脉瘤采用CT及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50个破裂性动脉瘤均表现为出血量不等的SAH,DSA检查均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其影像特征为在真性动脉瘤腔外可见细小形、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假性瘤腔,可以根据DSA的影像表现将其分为三型:其中A型(类茶壶型)11例,B型(类葫芦型)27例,C型(类哑铃型)1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破口周围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这种假性瘤腔与真性瘤腔一起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动脉瘤复合体,其影像特征在DSA上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支架技术治疗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各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耀华 丁圣豪 +7 位作者 万杰清 徐巳弈 包映晖 梁玉敏 殷玉华 熊文浩 邱永明 江基尧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 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支架技术 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 头部CT检查 去骨瓣减压术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假性动脉瘤的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志刚 丁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内假性动脉瘤 手术治疗 血管壁 介入治疗 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