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mer 1a过表达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远 王孟阳 +1 位作者 张修民 罗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 Y-P(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5 d原位注射相应慢病毒至小鼠大脑皮层内,而740 Y-P于造模前1 d经腹腔注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模型,并于术后72 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omer 1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 1、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丢失,自噬小体形成增加,脑组织中Homer 1a、Beclin 1蛋白表达和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而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显著降低。与TBI组比较,Lv-Homer 1a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得到改善,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与Lv-Homer 1a组比较,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小鼠神经损伤加重,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过表达Homer 1a可有效减轻TBI小鼠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tbi) Homer 1a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2
作者 牛瑞娜 尚小平 +2 位作者 赵亚楠 邵慧杰 李东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Bootstrap 1000次法和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344例患者中,116例30 d内死亡。CRP、APACHEⅡ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OR(95%CI)分别为1.004(1.001~1.006)、1.158(1.112~1.207)、3.328(1.402~3.895)、2.071(1.207~3.552)。列线图模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ROC曲线的AUC(95%CI)为0.803(0.752~0.854);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RP、APACHEⅡ评分、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脓毒血症 死亡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差异的MRI研究
3
作者 李健 陈玲珑 +4 位作者 曾新益 王媛媛 欧阳烽 李声鸿 曾献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于体素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dFCD)方法研究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脑功能网络改变的时间变异性。材料与方法招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于体素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dFCD)方法研究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脑功能网络改变的时间变异性。材料与方法招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脑外伤患者182例,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从中筛选出符合临床诊断的单纯性TAI患者26例,同时社区招募相匹配的27例健康对照组,基于MATLAB 2016b平台的数据处理工具包DPABI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Dynamic BC工具箱结合滑动时间窗方法研究dFCD的时间变异性,最后分析有差异的脑区dFCD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发现TAI患者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右侧岛叶/中央盖沟的dFCD时间变异性增加(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GRF校正),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中央前回等区域dFCD时间变异性减低(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GRF校正),主要涉及到默认网络、突显网络、感觉运动网络,相关性分析未发现dFCD值与临床量表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TAI患者dFCD改变反映了更细微的大脑动态活动变化,加深了对TAI患者全脑功能连接变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轴索损伤 功能连接密度 动态 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4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
4
作者 张晓亚 王昆鹏 +3 位作者 李爽 郑保平 孙震 王海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调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野生型C57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Fabp4基因敲除(Fabp4^(-/-))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每组6只。通过West...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调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野生型C57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Fabp4基因敲除(Fabp4^(-/-))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每组6只。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Fabp4、IL-1β、TNF-α、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的表达;采用干湿重量比法测定脑含水量;尼氏染色评估神经损伤;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标志物(CD86和iNOS)、M2极化标志物(CD206)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标志物(C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V2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MitoSOX Red荧光染料评估各组BV2细胞线粒体ROS水平;ELISA检测TBI后脑组织中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免疫荧光检测BV2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野生型小鼠中,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损伤部位脑组织中Fabp4蛋白表达在损伤后12 h开始显著升高(P<0.01),并在3 d时达到高峰(P<0.01)。与野生型TBI组相比,Fabp4^(-/-)小鼠TBI组的IL-1β和TNF-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Fabp4敲除显著减小了TBI后的脑损伤体积(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Fabp4敲除抑制TBI后小胶质细胞M1极化,促进M2极化,但对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无显著影响。细胞实验表明,Fabp4过表达显著增加BV2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P<0.01)及线粒体ROS生成(P<0.01)。LPS刺激BV2细胞后Fabp4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Fabp4抑制剂BMS309403干预可显著降低IL-1β和TNF-α水平(均P<0.05)及线粒体ROS生成(P<0.01)。在小鼠模型中,Fabp4^(-/-)小鼠TBI组的丙二醛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TBI组(均P<0.01)。此外,Fabp4过表达导致BV2细胞中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均P<0.01),ROS清除剂可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P<0.05,P<0.01)。在小鼠模型中,Fabp4^(-/-)小鼠TBI组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TBI组(P<0.05,P<0.01)。结论Fabp4通过调控线粒体ROS产生和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促进TBI后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为TBI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4 创伤性损伤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线粒体ROS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通道Kv1.3介导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
5
作者 陈星星 陈正薰 +4 位作者 张蝶 江浩鹏 陶杰 汤乐乐 袁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 探讨钾通道Kv1.3敲除对C57BL/6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和纯合Kv1.3基因敲除(Kv1.3 KO)C57BL/6小鼠采用经典的控制性皮质撞击模型构建小鼠TBI模型,设置假手术组、C57BL/6小鼠TBI模... 目的 探讨钾通道Kv1.3敲除对C57BL/6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和纯合Kv1.3基因敲除(Kv1.3 KO)C57BL/6小鼠采用经典的控制性皮质撞击模型构建小鼠TBI模型,设置假手术组、C57BL/6小鼠TBI模型组(TBI组)和Kv1.3 KO C57BL/6小鼠TBI模型组(TBI+Kv1.3 KO组)。造模1、2和3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海马组织Kv1.3、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 mRNA表达水平。造模1和3周,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Kv1.3蛋白表达水平;造模3周,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造模3周,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蛋白1(IBA1)分别与Kv1.3、IL-1β和TNF-α共标的细胞数;造模3周,膜片钳记录原代小胶质细胞Kv1.3通道电流。造模1和3周,通过行为学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爬杆和滚轮实验考察TBI小鼠的运动功能;造模3周,开放场、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考察TBI小鼠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1、2和3周,TBI组海马组织Kv1.3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仅在造模2和3周后明显升高,而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1和3周,TBI组海马组织Kv1.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造模3周,TBI组海马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3周,TBI组原代小胶质细胞Kv1.3电流密度显著升高。造模3周,TBI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分别与Kv1.3、IL-1β和TNF-α共标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1和3周,TBI组小鼠NSS得分显著升高、小鼠完全掉头成功率显著降低及爬至杆底的时间显著增加;造模3周,TBI组小鼠在开放场中活动的总距离、在开放场中间区域的活动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活动的时间以及自发交替率均显著减少。与TBI组相比,造模1和3周,TBI+Kv1.3 KO组小鼠NSS得分显著降低、小鼠完全掉头成功率显著升高及爬至杆底的时间明显降低;造模3周,TBI+Kv1.3 KO组小鼠在滚轴上持续跑动所坚持的时间、在开放场中活动的总距离、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活动时间以及自发交替率均显著增加。造模1和3周,与TBI组相比,TBI+Kv1.3 KO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钾通道Kv1.3敲除可缓解TBI后C57BL/6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小胶质细胞 钾通道Kv1.3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对患者记忆监测功能的不良影响
6
作者 汪宇阳 汪邦月 +2 位作者 杨志豪 刘兴瑞 陈新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究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对患者记忆监测功能的不良影响。方法采取配对对照的研究方法,联合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及记忆监测任务-知晓感判断(FOK)任务,对患者组(n=42)和匹配的对照组(n=42)两组被试进行认知评估。结果在神经心理学... 目的探究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对患者记忆监测功能的不良影响。方法采取配对对照的研究方法,联合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及记忆监测任务-知晓感判断(FOK)任务,对患者组(n=42)和匹配的对照组(n=42)两组被试进行认知评估。结果在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中,患者组在数字广度测试、Stroop色字任务、数字连线任务及听觉言语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较对照组下降(P<0.05)。另外,两组被试的FOK任务判断准确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在对照组的正确判断/正确再认的比率相对较高,而患者组正确判断/错误再认的比率相对较高。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MTBI患者以记忆监测功能损伤为核心表现的记忆障碍,且MTBI患者注意、执行、项目内容记忆能力的损伤是造成其记忆监测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 创伤性损伤 注意 执行 记忆监测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介导HO-1/PGC-1α信号通路调节线粒体氧化应激改善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智慧 翟秀丽 +3 位作者 王晶 马敏 白香花 苏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1-358,共8页
目的基于HO-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Ghrelin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脑损伤(TBI)组以及Ghrelin干预(Ghrelin)组,每组10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大鼠TBI模型,Ghrelin组在... 目的基于HO-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Ghrelin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脑损伤(TBI)组以及Ghrelin干预(Ghrelin)组,每组10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大鼠TBI模型,Ghrelin组在造模后30 min尾静脉注射Ghrelin(20μg/kg),假手术组不做撞击。造模72 h后取大鼠脑组织,测量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来分析脑水肿严重程度;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因子MDA、SOD和GSH-Px水平;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活性氧(mtROS),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分裂素Mfn1/2、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H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20只Ghrelin干预的TBI模型大鼠分为Ghrelin+sh-NC组和Ghrelin+sh-HMOX1组,每组10只;大鼠在给予Ghrelin干预的同时经尾静脉注射敲减对照(腺病毒2.5×10^(9) pfu)或敲减HMOX1腺病毒(2.5×10^(9) pfu)。Western blotting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中HO-1、PGC-1α、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ELISA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MDA、SOD和GSH-Px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和脑水肿加重,脑细胞凋亡数量增多,氧化应激因子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脑组织mtROS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增加,Mfn1/2、NRF1、TFAM、HO-1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TBI组比较,Ghrelin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脑水肿减轻,脑细胞凋亡数量减少,氧化应激因子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脑组织mtROS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Mfn1/2、NRF1、TFAM、HO-1和PGC-1α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与Ghrelin+sh-NC组比较,Ghrelin+sh-HMOX1组大鼠脑组织中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以及MDA水平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Ghrelin对大鼠TBI有保护作用,能够抑制大鼠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HO-1/PGC-1α信号通路调节线粒体氧化应激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创伤性损伤 大鼠 HO-1/PGC-1α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8
作者 吕子寒 崔杰 +1 位作者 钟业鸣 车子刚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4,共6页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例总数的80%以上,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关于mTBI的诊断及创伤后的认知功能改变所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确切,影响mTB...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例总数的80%以上,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关于mTBI的诊断及创伤后的认知功能改变所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确切,影响mTBI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应用于mTBI的诊断,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扩散张量成像(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并基于不同的角度增进了对mTBI神经病理学机制的理解。本文综述上述多模态MRI技术在mTBI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为今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损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灌注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史汉童 王承清 +3 位作者 郭彦谷 叶益超 张丹枫 侯立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致死致残率高,多发生于机动车车祸伤或竞技体育运动中。TBI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多为外力直接作用所致,继发性损伤包括脑水肿、神经细胞兴奋性毒性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炎症等。对TBI继发... 创伤性脑损伤(TBI)致死致残率高,多发生于机动车车祸伤或竞技体育运动中。TBI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多为外力直接作用所致,继发性损伤包括脑水肿、神经细胞兴奋性毒性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炎症等。对TBI继发性损伤的有效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降低患者因TBI所致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和TBI中存在自噬功能障碍,推测自噬可能是TBI病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TBI患者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性疾病风险增高的可能原因之一。深入研究自噬在TBI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为TB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同时也为TBI患者认知障碍的防治开发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自噬 自噬通量 线粒体自噬 铁蛋白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下调GCPII基因表达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10
作者 韦晓梅 段荣博 +1 位作者 汤阳阳 吴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7-1897,共11页
目的研究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是否通过下调谷氨酸羧肽酶Ⅱ(Glutamate carboxypeptidaseⅡ,GCPⅡ)基因表达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方法将大鼠分为Sham组(n=10)、TBI组(n=11)、TBI+EA组(n=11)、TBI+E... 目的研究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是否通过下调谷氨酸羧肽酶Ⅱ(Glutamate carboxypeptidaseⅡ,GCPⅡ)基因表达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方法将大鼠分为Sham组(n=10)、TBI组(n=11)、TBI+EA组(n=11)、TBI+EA+GCPⅡ-NC组(n=11)和TBI+EA+GCPⅡ-OE组(n=11)。Sham组大鼠进行假手术,其他组大鼠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进行TBI造模。Sham组和TBI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大鼠均进行电针治疗,共治疗14 d。TBI+EA+GCPⅡ-NC组和TBI+EA+GCPⅡ-OE组大鼠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分别脑室注射GCPⅡ-NC和GCPⅡ-OE。治疗结束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对大鼠脑组织进行HE和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含水量、谷氨酸(Glutamate,Glu)含量、钙离子(Ca^(2+))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GCPⅡ、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TBI组大鼠脑组织中GCP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降低,含水量升高,皮层出现明显损伤,Glu含量升高,Ca^(2+)浓度升高,SOD、CAT和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TUNEL阳性率升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TBI组比较,TBI+EA组大鼠脑组织中GCP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升高,含水量降低,皮层形态明显改善,Glu含量降低,Ca^(2+)浓度降低,SOD、CAT和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TUNEL阳性率降低,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TBI+EA组和TBI+EA+GCPⅡ-NC组比较,TBI+EA+GCPⅡ-OE组大鼠脑组织中GCP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和逃避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降低,含水量升高,皮层损伤加重,Glu含量升高,Ca^(2+)浓度升高,SOD、CAT和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TUNEL阳性率升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通过下调GCPⅡ基因表达降低了TBI大鼠脑组织中的谷氨酸含量,从而抑制了脑组织钙超载、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进而改善了认知功能并减轻了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电针 谷氨酸羧肽酶Ⅱ 谷氨酸 钙超载 氧化应激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的预测价值: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11
作者 史汉童 陈文 +3 位作者 郭彦谷 桑贤正 张丹枫 侯立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索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P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过PSH分为PSH... 目的探索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P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过PSH分为PSH组(n=41)与非PSH组(n=43)。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endall相关分析法分析炎症指标与TBI后PSH发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对PSH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PSH组患者相比,PSH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均升高(均P<0.05)。NLR、SII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与PSH呈正相关(r=0.360、0.308、0.289,均P<0.01),对应ROC的AUC值分别是0.752、0.716和0.702。结论炎症指标NLR、SII及中性粒细胞对TBI后PSH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阵发性交感神经亢奋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通过Notch通路调节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介导创伤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德献 孙衍昶 +1 位作者 冯基高 莫业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miR-145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BI)、TBI+NC agomir组、TBI+miR-145 agomir组。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用于评估创伤后神经功能;MW... 目的:探讨miR-145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BI)、TBI+NC agomir组、TBI+miR-145 agomir组。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用于评估创伤后神经功能;MWM测试评估TBI后小鼠的神经认知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regs数量;ELISA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Iba-1表达;RT-qPCR检测M1/M2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基因iNOS、CD11b、CD206和Arg1表达;TUNEL染色和神经元细胞核免疫荧光标记(NeuN)的双重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Sham组比较,TBI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iR-145表达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增加,脑组织中Tregs在CD4+T细胞群中百分比降低,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IL-4、IL-10和TGF-β表达显著升高,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Iba-1数量增多,iNOS、CD11b、CD206和Arg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元凋亡升高,Notch1、p21和Hes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TBI+NC agomir组比较,TBI+miR-145 agomir组小鼠海马中miR-145表达显著升高,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组织中Tregs在CD4+T细胞群中的百分比显著升高,海马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降低,抗炎因子IL-4、IL-10和TGF-β表达显著升高,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Iba-1数量显著减少,iNOS和CD11b表达降低,CD206和Arg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元凋亡减少,Notch1、p21和Hes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miR-145过表达通过提高Tregs水平,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调节创伤后神经炎症反应及改善行为功能障碍,这一机制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创伤性损伤 炎症 免疫调节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室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静息态功能MRI多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哲 罗琳 +1 位作者 陈强 侯斯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测量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 control,HC)基于体素的指标,观察mTBI患者认知功...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测量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 control,HC)基于体素的指标,观察mTBI患者认知功能是否发生改变及其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1例单侧颅脑损伤11天内的急性mTBI患者,同期招募31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HC,对所有受试者进行rs-fMRI扫描,并对mTBI组进行了临床评分。使用SPM 12和DPABI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基于体素的双样本t检验。使用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field,GRF)校正。采用卡方检验估计两组性别构成的分布,两组间年龄的影响采用双样本t检验,两组间受教育年限的影响采用U检验。此外,对mTBI组损伤后纳入研究的时间及临床评分采用单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mTBI组基于体素的指标与的MoCA量表评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TBI组与HC组年龄(t=1.587,P>0.05)、性别(χ^(2)<0.001,P>0.05)和受教育年限(U=4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C组相比,急性mTBI患者左侧脑岛、左侧中央后回和左侧中央前回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增加(体素P值<0.005,GRF校正);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中央前回的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LFF,fALFF)增加(体素P值<0.005,GRF校正);右侧楔叶和左侧中央后回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增加(体素P值<0.005,GRF校正)。右侧中央后回与右侧枕中回和右侧楔叶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增强(体素P值<0.005,GRF校正);右侧楔叶与右侧楔前叶的FC增强(体素P值<0.005,GRF校正),右侧楔叶与右侧尾状核的FC减弱(体素P值<0.005,GRF校正)。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量表评分与基于种子的FC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脑损伤后的急性阶段,认知表现与静息状态下自发的大脑活动有关,特别是在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显著网络(salience network,SAN)和视觉网络中。此外,这项研究证明认知表现与MoCA量表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损伤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认知表现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洋 秦合伟 刘丹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7-1335,共9页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世界范围内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TBI按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免疫细胞过度浸润诱发的神经炎症是继发性脑损伤级联反应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TB...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世界范围内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TBI按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后免疫细胞过度浸润诱发的神经炎症是继发性脑损伤级联反应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TBI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主要依赖对症治疗。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作为治疗脑损伤的潜在机制应用前景较好,可介导免疫反应减轻神经炎症,修复神经损伤。本文综述了TBI发生后的免疫应答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屏障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皮质Occludin、ZO-1表达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丽 曹艳 +6 位作者 凌腾晗 尹爱平 李恒希 李经辉 张瑞林 吴海鹰 李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3,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血脑屏障(BBB)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及变化趋势,探讨大麻二酚(CBD)对BB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血脑屏障(BBB)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及变化趋势,探讨大麻二酚(CBD)对BB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vehicle组)和CBD干预组(TBI+CBD组),每组24只;每个组又分为损伤后8 h、1、2、3、5和7 d共6个时间点,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与BBB通透性密切相关的Occludin和ZO-1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钠实验检测BBB通透性。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TBI后随着时间推移Occludin和ZO-1蛋白阳性表达减少(P<0.05),2 d达到最低;CBD干预1 d后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与Western blot结果趋势近似,与假手术组相比,TBI后Occludin和ZO-1荧光表达强度及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CBD干预2 d后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上调(P<0.05);荧光素钠实验结果表明,TBI后脑组织BBB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升高(P<0.01),CBD干预后BBB通透性下降(P<0.05)。结论TBI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下降,BBB通透性升高,CBD干预可逆转TBI对BBB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创伤性损伤 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大鼠 闭合蛋白 闭锁小带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与记忆障碍相关默认模式网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哲 罗琳 +2 位作者 陈强 侯斯琦 蒋圣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2-1417,共6页
目的观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记忆功能是否发生改变;在mTBI队列中探讨功能连通性(FC)变化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39例急性mTBI患者(急性mTBI组)和39例健康对照者(HC),对所有受试者... 目的观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记忆功能是否发生改变;在mTBI队列中探讨功能连通性(FC)变化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39例急性mTBI患者(急性mTBI组)和39例健康对照者(HC),对所有受试者进行rs-fMRI扫描,并计算两组FC的值。结果与HC组相比,急性mTBI组左后扣带回与左楔叶和右距状裂周围皮层的FC增强;左眶内额上回与右颞上回和右中央后回的FC增强,右海马旁回与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丘脑及右尾状核的FC减弱。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量表评分与基于DMN网络节点的FC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mTBI患者的DMN网络受到破坏,患者记忆功能发生障碍。FC异常与MoCA量表评分之间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损伤 静息态磁共振功能成像 功能磁共振 记忆障碍 功能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脑损伤修复中的神经营养素和神经干细胞
18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58,共1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残疾、精神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社会成本不断上升。尽管人们已经开发并测试了不同的治疗策略来缓解神经功能衰退,但仍无法彻底治愈这些疾病。研究发现,以脑源性神经营养...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残疾、精神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和社会成本不断上升。尽管人们已经开发并测试了不同的治疗策略来缓解神经功能衰退,但仍无法彻底治愈这些疾病。研究发现,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为代表的各种神经营养素是神经炎症、细胞凋亡、血脑屏障通透性、神经元再生和记忆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这些因子在缓解神经炎症和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精神障碍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屏障通透性 创伤性损伤 神经营养素 神经再生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灏 叶丹 +5 位作者 潘振洪 钟琳兴 魏梁锋 吴再新 王守森 陈宏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08,共5页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大鼠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2)、TBI+SIH组(n=12)和DMY治疗组(n=12)。采用受控皮质撞击(CCI)颅脑致伤法+恒温水浴浸泡法... 目的评价二氢杨梅素(DMY)对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TBI+SIH)大鼠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2)、TBI+SIH组(n=12)和DMY治疗组(n=12)。采用受控皮质撞击(CCI)颅脑致伤法+恒温水浴浸泡法建立TBI+SIH大鼠模型。每24小时腹腔注射300 mg/Kg的DMY。于模型制备成功后72 h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状态,行为学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组织中铁沉积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铁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可见TBI+SIH组出现散在出血,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形。DMY治疗组的脑水肿更明显,脑出血更为严重。透射电镜下TBI+SIH组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增厚、嵴断裂,DMY治疗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发生边集,线粒体破坏减少。与TBI+SIH组比较,DMY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组织中MDA、铁含量和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GSH含量和GPX4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DMY可以减轻TBI+SIH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性反应和GPX4介导的铁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损伤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 二氢杨梅素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抑制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睾丸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20
作者 李佳丽 凌腾晗 +5 位作者 曹艳 尹爱平 李恒希 杨莉 吴海鹰 李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大鼠睾丸的损伤情况,并分析大麻二酚(CBD)对TBI引起的睾丸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和治疗组(TBI+CBD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采...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大鼠睾丸的损伤情况,并分析大麻二酚(CBD)对TBI引起的睾丸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和治疗组(TBI+CBD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Bax、Bcl-2、Cleaved Caspase-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HE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TBI组大鼠睾丸出现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表明,与Sham组比较,TBI组的睾酮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TBI组大鼠睾丸Bax荧光表达强度升高(P<0.01);而CBD干预后Bax荧光强度下降且Bcl-2荧光强度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大鼠经CBD治疗后降低了睾丸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均P<0.05)和炎症相关蛋白(TNF-α,P<0.01)的蛋白水平,升高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水平(P<0.05)。RT-qPCR结果趋势近似,与TBI组比较,CBD干预后Bax(P<0.05)和TNF-α(P<0.01)的mRNA表达下降,而Bcl-2的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TBI导致睾丸损伤,CBD能够减轻TBI大鼠睾丸组织的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创伤性损伤 凋亡 炎症 大鼠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