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1
作者 黄庆 段传志 +1 位作者 李铁林 汪求精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 报告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并伴有基底动脉瘤1例。患者19岁,男性,在头部外伤后相继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海绵窦高压及颅内杂音等表现,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诊断经2次应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该病例目前为世界第2例、国内第1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基底动脉-海绵窦瘘 动脉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动脉损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天晓 白卫星 +2 位作者 翟水亭 王子亮 薛绛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血管腔内手段治疗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我院收治各类型颅底动脉损伤患者共53例,均有头颈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搏动性突眼和颅内血管杂音(39例)、声嘶或吞咽不适(9例)、鼻出血(5例)等;DSA检... 目的探讨多种血管腔内手段治疗颅底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间我院收治各类型颅底动脉损伤患者共53例,均有头颈部外伤史。主要症状为搏动性突眼和颅内血管杂音(39例)、声嘶或吞咽不适(9例)、鼻出血(5例)等;DSA检查证实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e,CCF)39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4例;针对上述53例患者不同的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血管腔内治疗,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对53例患者56支颈内动脉进行了腔内介入治疗,采用单纯可脱球囊栓塞治疗CCF33例34支血管,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栓塞3例,植入覆膜支架封堵CCF3例;采用单纯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假性动脉瘤8例,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孤立假性动脉瘤2例,植入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4例;平均随访时间9.5个月(2~25个月),85%(45/53)患者主诉症状于6个月内消失,12个月随访15%(8/53)患者遗留眼球运动受限或视力障碍。复查显示存在假性动脉瘤6例,残瘘3例,其中2例因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而分别于术后第2、3个月行再次介入治疗。结论对各型颅底动脉损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且安全有效。尽管存在缺陷,可脱球囊仍是治疗CCF和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必需联合应用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植入等多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腔内治疗 动脉-海绵 假性动脉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3
作者 郭元星 李铁林 +3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黄庆 尹方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探讨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及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各1例,对此6例少见类型动-静脉瘘患者分别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电解脱弹簧圈以及可脱性球囊技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和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患者分两次栓塞,而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患者均一次完成栓塞治疗。手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头颈部少见类型动-静脉瘘的最佳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少见类型 血管内栓塞治疗 创伤性 颈内动脉-海绵 头颈部 患者 动脉 动脉瘤破裂 颈外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永久性三叉动脉显微解剖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喜安 钟世镇 +3 位作者 漆松涛 黄胜平 戴学军 王兴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报道 1例偶然发现的右侧永久性三叉动脉形态、特点 ,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对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与后循环连接关系、以及相关动脉解剖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与脑膜... 目的 :报道 1例偶然发现的右侧永久性三叉动脉形态、特点 ,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对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与后循环连接关系、以及相关动脉解剖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与脑膜垂体干共干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于展神经外侧进入后颅窝 ,分支与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吻合 ,其终末支之一延续为同侧的小脑下后动脉 ,此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 ,分支分布于脑干和小脑。结论 :永久性三叉动脉与后循环关系复杂 ,广泛参与正常脑组织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三叉动脉 颈内动脉-动脉吻合 海绵 三叉神经 展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