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鉴今 曲乐丰 +8 位作者 柏骏 金杰 职康康 邹思力 吴永发 王昊邈 贺元 王亮 季相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 目的探讨采用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外周动脉TPA患者,病变位于颈总动脉4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1例,股浅动脉2例。依据急性和慢性TPA分类及不同原则处置,8例患者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记录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及数目、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或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 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对比剂内漏。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6~3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CTA检查提示无内漏或再狭窄发生。结论根据分类处置原则,采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外周动脉TPA,具有操作微创简易、可行性好、疗效确切、兼具较好安全性的优点,可作为处理外周动脉TPA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 外周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朋华 王立富 +4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耿素萍 陈明 黄文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肝动脉瘤2例,肾动脉瘤4例,脾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2例,周围血管9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6例置入带膜支架,10例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或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部分动脉瘤内填塞加供血动脉栓塞治疗,1例股动脉穿孔型假瘤采用压迫法。结果技术成功率100%。17例动脉瘤闭塞,症状体征消失;1例胸主动脉假瘤出现内瘘;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方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覆膜支架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成军 赵渝 张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造影后发现血管完全断裂后立即转为开放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4~30月,所有支架置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
4
作者 刘云松 马廉亭 吴佐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7,I003,共3页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 在 2 4只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制作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TPA)。术后 3~ 4周存留的 16个TPA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弹簧圈(MC)瘤腔栓塞组和MC载瘤动脉栓塞组 ,给予相应的治疗。栓塞治疗后 3个月复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见MC瘤腔栓塞组TPA完全闭塞 ,载瘤动脉通畅 ,局部解剖发现TPA消失。MC载瘤动脉栓塞组TPA亦消失。对照组均于观察过程中死于TPA破裂出血。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实验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微弹簧圈 栓塞治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瑞 路智文 +10 位作者 邓晓东 邹超 左乔 赵开军 戴冬伟 方亦斌 李强 黄清海 洪波 许奕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血管内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假性动脉瘤(TIICAP)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回顾2005年9月至2019年9月我中心收治的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标准选择TIICAP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策略及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并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共入组29例TIICAP患者,男19例(65.5%),女10例(34.5%),年龄为14~70岁,中位年龄为47(30,53)岁。2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其中采用覆膜支架3例,血流导向装置9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前再出血,术后死亡;1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最终死亡;余2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23例患者接受影像学随访,13例治愈,5例好转,2例稳定,3例复发(均再次行血管内治疗治愈)。24例患者接受临床随访,临床预后均稳定或好转。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处理TIICAP的有效手段,其中血流导向装置、覆膜支架等新技术的优势初现,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栓塞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致阵发性呼吸困难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雯婷 陈晔明 陈仲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8-928,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伤致昏迷4h入院。血压80/40mmHg,心率120~140次/min,SpO291%。头颅及胸腹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肺挫伤并胸腔积液,左侧第5、7肋骨及右侧第7肋骨骨折,肝包膜下出血。全麻下紧急行剖腹探查、小肠...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伤致昏迷4h入院。血压80/40mmHg,心率120~140次/min,SpO291%。头颅及胸腹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肺挫伤并胸腔积液,左侧第5、7肋骨及右侧第7肋骨骨折,肝包膜下出血。全麻下紧急行剖腹探查、小肠系膜血管破裂止血及横结肠浆膜层缝合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天昊 金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的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例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Pubmed数据库文献,分析该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创伤性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危害极大,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海绵窦瘘,治疗难度增加。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首要和推荐方法,同时可达到海绵窦瘘微创治疗的目的。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完善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诊断,随后的血管腔内介入栓塞可为该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开放手术与腔内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成军 赵渝 +2 位作者 张矛 任为 黄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收集2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病例。开放手术12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择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经肋间联合左颈...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收集2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病例。开放手术12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择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经肋间联合左颈部切口等,采用血管壁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血管缝扎,辅助体外循环及球囊止血技术。腔内治疗9例(中转手术1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4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2例,成功实施腔内治疗。结果患者均痊愈,开放手术组和腔内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5 h和2.1 h、1 800 ml和200 ml、21.3 d和9 d,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4~30个月,1例血管手术修补病例出现部分血管狭窄,所有支架植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腔内治疗较开放手术安全、可靠、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外科手术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