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一步重视从发育和比较生物学来研究创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 被引量:6
1
作者 付小兵 盛志勇 王正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过去 10余年 ,由于分子生物学与创伤医学的紧密结合 ,使得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回顾性研究发现 ,创伤修复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而这些基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发育... 创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过去 10余年 ,由于分子生物学与创伤医学的紧密结合 ,使得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回顾性研究发现 ,创伤修复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而这些基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又涉及发育学与比较生物学。作者强调重视从发育与比较生物学来研究创伤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发育生物学 比较生物学 组织修复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成立 付小兵院士当选首届主任委员
2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1-521,共1页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于2014年6月25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华医学会下属第88个分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付小兵当选首届主任委员。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于2014年6月25日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华医学会下属第88个分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付小兵当选首届主任委员。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涉及几乎所有人类损伤、疾病治疗以及抗衰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 组织修复 再生医学 主任委员 付小兵 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动态结构水凝胶调控三维培养干细胞力学感知促进组织修复
3
作者 边黎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1-191,共1页
目的具有异质结构的天然细胞外基质提供了稳定和动态的生物物理框架和生化信号来指导细胞行为。开发一种模拟具有宏观稳定性和微观动力学的异质纤维结构并包含感应生化信号的合成基质具有挑战性但迫切需要。方法介绍了一种肽纤维增强水... 目的具有异质结构的天然细胞外基质提供了稳定和动态的生物物理框架和生化信号来指导细胞行为。开发一种模拟具有宏观稳定性和微观动力学的异质纤维结构并包含感应生化信号的合成基质具有挑战性但迫切需要。方法介绍了一种肽纤维增强水凝胶,其中坚硬的多肽纳米纤维充当多价交联剂以增强水凝胶的宏观稳定性。肽纤维和水凝胶网络之间的动态亚胺交联赋予水凝胶微观动态网络。获得的纤维状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细胞适应性动态网络增强了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因此显著促进了封装干细胞的力学转导,从而促进其代谢活动和成骨分化。结果和结论这项工作证明了超分子水凝胶中物理交联是决定细胞-水凝胶相互作用和三维培养细胞行为的控制因素之一。通过细胞力介导的水凝胶网络重组促进细胞铺展和机械力传导。此外,细胞黏附多肽序列与通过高动态的交联的水凝胶网络的稳定的化学结合对于水凝胶中干细胞的代谢活动及机械感应依赖性分化至关重要。综上所示,新型超动态水凝胶在再生医学领域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支架材料,为研究细胞对其3D微环境中的动态生物物理信号的响应提供可调节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行为 三维培养 微观动力学 组织修复 干细胞 化学结合 生物物理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再生修复阿喀琉斯之踵
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47,共1页
2014年7月3日,《自然》杂志NPG Asia—Pacific网站在研究亮点栏目以“组织再生修复阿喀琉斯之踵”为题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实验室欧阳宏伟教授团队唐俏梅、陈晓的研究(http://www.natureasia.com/en/research... 2014年7月3日,《自然》杂志NPG Asia—Pacific网站在研究亮点栏目以“组织再生修复阿喀琉斯之踵”为题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实验室欧阳宏伟教授团队唐俏梅、陈晓的研究(http://www.natureasia.com/en/research/highlight/9345)。此项研究有望圆阿喀琉斯一个全新不死战神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再生修复 《自然》杂志 医学实验室 组织工程 浙江大学 N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全国组织修复与再生学术大会消息
5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78,共1页
首届全国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大会由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主办,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北京汉氏联合干细胞研究院、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将邀请来自中国... 首届全国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大会由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主办,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北京汉氏联合干细胞研究院、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将邀请来自中国、北美、欧洲和其它国家相关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临床医学家进行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修复 再生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消息 学术 解放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 经济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牵引、核心技术驱动的生物经济——从再生医学角度谈生物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建武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7-36,共10页
未来10到20年,生物经济体量预计可达2万亿到4万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将来自医疗卫生。人类健康需求将引导核心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后者将不断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和经济发展。再生医学是以生物材料为核心、以再生因子及干细胞为重要元... 未来10到20年,生物经济体量预计可达2万亿到4万亿美元,其中将近一半将来自医疗卫生。人类健康需求将引导核心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后者将不断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和经济发展。再生医学是以生物材料为核心、以再生因子及干细胞为重要元素,通过重建再生微环境来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再生医学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让一些不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症,也进一步推动人体所有组织器官修复乃至体外制造成为可能。以人体组织器官护理、修复及置换等为主要业务的“人体4S店”正在变成现实,它将带来比汽车4S店更巨大的经济体量。要加速再生医学核心技术的转化与产业的发展,必须构建促进再生医学产业发展的微环境,即通过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从原料到临床服务的产业链,配套以政策及产业基金扶持、人才培养、监管政策研究、知识产权服务、产品检测及注册服务等重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生物经济 组织器官修复 人体4S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物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损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潇 纪世召 夏照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61-3964,共4页
随着胚胎发育、人体稳态、干细胞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再生医学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发现,在人体形态发育、器官形成、正常组织结构维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发挥着十分重要... 随着胚胎发育、人体稳态、干细胞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再生医学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研究发现,在人体形态发育、器官形成、正常组织结构维持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有效集中MSC到达损伤部位是实现组织再生治疗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损伤组织 干细胞修复 物质 趋化 CELLS 胚胎发育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转录信使RNA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辛振龙 吕建军 +5 位作者 宋福军 胡伟 李悦 段大鑫 蒋帅 杨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48-2949,共2页
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受损后修复和再生的学科,主要研究正常机体的组织特征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以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体外转录信使RNA(in vitro transcr... 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受损后修复和再生的学科,主要研究正常机体的组织特征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以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体外转录信使RNA(in vitro transcription messenger RNA,IVT m RNA)是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下,模拟体内转录过程合成的一种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体外转录 RNA 无细胞系统 模拟体 转录过程 分化机制 创伤修复 生物治疗 细胞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口腔再生医学的学科发展、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隋秉东 刘觐瑜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7-425,共9页
创伤、肿瘤、感染、先天畸形和其它病因常导致口腔颅颌面部组织缺损,其发病率高、形态与功能重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基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再生医学是实现口腔颅颌面部缺损有效治疗的关键路径,也是国内外战略性科... 创伤、肿瘤、感染、先天畸形和其它病因常导致口腔颅颌面部组织缺损,其发病率高、形态与功能重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基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再生医学是实现口腔颅颌面部缺损有效治疗的关键路径,也是国内外战略性科研方向。该文回顾了口腔再生医学及相关学科概念,总结了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现状,并针对口腔再生医学的当前应用瓶颈与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探讨,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口腔再生医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缺损修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颅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
10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7期108-108,共1页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RMSC-2018)将于2018年12月7~9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塑造治愈的新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干细胞移植、...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RMSC-2018)将于2018年12月7~9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塑造治愈的新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干细胞移植、分化与组织再生,促进机体创伤修复、治愈疾病。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将改变传统对于坏死性和损伤性等疾病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再生医学 国际 十二 临床应用价值 生物医学 组织再生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
1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72-72,共1页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RMSC-2018)将于2018年12月7~9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塑造治愈的新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干细胞移植、... 2018第十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RMSC-2018)将于2018年12月7~9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塑造治愈的新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旨在通过干细胞移植、分化与组织再生,促进机体创伤修复、治愈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再生医学 国际 十二 临床应用价值 生物医学 组织再生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来源的细胞——尿源性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大有作为
1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是再生医学治疗的重要策略。基于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和低免疫原性,提示干细胞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治愈和更长久的疗效。尿源性干细胞是一类从尿液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出来的具有干细胞特性和分化潜能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是再生医学治疗的重要策略。基于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和低免疫原性,提示干细胞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治愈和更长久的疗效。尿源性干细胞是一类从尿液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出来的具有干细胞特性和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有取材方便、无创、无免疫原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治疗 再生医学 尿液 源性 组织工程修复 免疫原性 成体干细胞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医学院课题组实现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修复肌腱
1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 胚胎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 肌腱断裂 修复再生 课题组 研究论文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育原理的牙颌再生与转化应用
14
作者 陈姝言 高晓彤 +1 位作者 蒋文凯 隋秉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在各类口颌系统疾病中,组织缺损的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形态与功能重建难,严重影响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基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牙颌再生是实现牙颌缺损治疗的潜在途径,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该文基于干细胞调控器官发育性形成的... 在各类口颌系统疾病中,组织缺损的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形态与功能重建难,严重影响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基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牙颌再生是实现牙颌缺损治疗的潜在途径,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该文基于干细胞调控器官发育性形成的可能机制,回顾了当前牙颌再生与转化应用的现状,并提出该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牙颌再生与转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缺损修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颅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成骨通过Yap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缺损修复
15
作者 闫旭 梅炯 +1 位作者 齐颖新 林思恩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9-329,共1页
目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临床实践中的难题,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具有修复的缺损体积大、无供区并发症、同步促进软组织生长等优势。然而其力学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D... 目的各种因素造成的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临床实践中的难题,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具有修复的缺损体积大、无供区并发症、同步促进软组织生长等优势。然而其力学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DO在再生医学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DO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寻找DO过程中的力学感受细胞和效应细胞,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力学感受器分子,为DO在骨修复及其他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4名骨折患者的骨痂被收集用作测序分析,KEGG、GO等分析,寻找关键分子和关键通路。使用CELL TANK体外牵拉系统对RAW 264.7细胞施加持续2 h、幅度10%、0.5 Hz周期性张应变。流式细胞术用于分析巨噬细胞极化情况。PCR、Western blot及ALP染色法评估细胞成骨分化情况。使用Yap通路阻断剂Verteporfin阻断Yap信号通路。建立大鼠DO模型。使用micro-CT、四点弯曲实验和H&E染色评估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持续性张应变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显著促进成骨分化。干扰Yap表达后,M2细胞极化受损。结论DO过程涉及力学感受细胞和力学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感受张应变,通过Yap的介导完成向M2型的极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持续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力学生物学 牵张成骨 效应细胞 骨缺损修复 成骨分化 组织修复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
16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08,共1页
“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学系列丛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首席科学家付小兵院士领衔总主编,并联合国内创伤与创面修复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65位知名专家担... “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学系列丛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首席科学家付小兵院士领衔总主编,并联合国内创伤与创面修复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65位知名专家担任分卷主编或副主编,以及530余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创伤和创面治疗经验的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精心编撰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学系列丛书 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 知名专家 分卷主编 副主编 中青年技术骨干 扎实理论功底 丰富创伤和创面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金明明 孙然 +2 位作者 范明慧 高璐 盛敏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847,共9页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早衰(POF)、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腔黏连(IUA)、子宫瘢痕憩室、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等可诱发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妇产科领...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早衰(POF)、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宫腔黏连(IUA)、子宫瘢痕憩室、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等可诱发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新兴研究热点,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UCMSCs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和关键分子,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降低氧化应激的能力,阻止或延缓细胞凋亡作用,防止细胞过度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已有大量关于UCMSCs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现就UCMSCs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的体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不孕症 组织修复与再生 再生医学 干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18
作者 沈庆冉 胡静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当前颅骨缺损修复技术正向着包含材料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方面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异体骨移植、生物医学材料、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牵张成骨等在颅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 当前颅骨缺损修复技术正向着包含材料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技术方面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异体骨移植、生物医学材料、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牵张成骨等在颅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基因工程技术 组织工程技术 生物医学材料 颅骨缺损 分子生物学 异体骨移植 再生技术 修复技术 牵张成骨 材料学 引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应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鸿雁 陆继业 +1 位作者 张嗣晓 蒋国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2-465,共4页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极为有限,脊髓损伤后往往导致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永久缺失。受损脊髓的修复与再生仍是当今医学界的难题,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再生医学研究策略中,以生物支架为中心,辅以细胞及生物...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再生能力极为有限,脊髓损伤后往往导致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永久缺失。受损脊髓的修复与再生仍是当今医学界的难题,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再生医学研究策略中,以生物支架为中心,辅以细胞及生物活性分子来替代修复结构功能受损组织的方法尤受关注。生物支架不仅能简单地桥接脊髓损伤处两侧残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修复 生物支架 细胞外基质 生物活性分子 再生医学研究 轴突再生 组织工程技术 层粘连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组织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战创伤学》系列丛书内容简介
20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19-2319,共1页
《中华战创伤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战创伤医学的大型系列学术专著。本套专著由国家"973"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小兵院士担任总主编,由德高望重的战创伤学专家王正国、卢世璧... 《中华战创伤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战创伤医学的大型系列学术专著。本套专著由国家"973"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付小兵院士担任总主编,由德高望重的战创伤学专家王正国、卢世璧、程天民、盛志勇院士担任学术顾问,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的著名专家担任各分卷主编,并由500多位战创伤医学专家教授和中青年技术骨干组成作者队伍,部分作者曾多次参加过局部战争战场救护和地震、雪灾、矿难等灾害医学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学术顾问 卢世璧 程天民 盛志勇 分卷 作者队伍 组织修复 医学救援 作者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