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的一致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逸凡 刘中砥 +1 位作者 张鹏 黄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通过3名临床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一致性分析,确定该评分对于临床严重创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及对医疗资源分配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 目的:通过3名临床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一致性分析,确定该评分对于临床严重创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及对医疗资源分配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伤或严重创伤患者(ISS≥16分),将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分别交由3名创伤外科专业临床医师作为评价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并进行ISS评分,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对各项数据的观察值进行描述,并使用Fleiss kappa检验对3名医师之间ISS评分可信度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通过3名评价者对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ISS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得出总Fleiss kappa值为0.581,整体一致性为中等。根据ISS评分计算规则对不同分值进行一致性分析,其中单部位严重创伤简明损伤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为4分或5分、ISS评分为16或25分的患者,3名评价者间Fleiss kappa值分别为0.756及0.712,有较高的一致性;各部位AIS均≥4分,即ISS总评分≥41分的严重创伤患者,3名评价者间Fleiss kappa值均≥0.8,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根据3名评价者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ISS评分一致性分析可知,当救治或转运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时,该评分在用于科室间沟通或医院间转运时存在一定的准确性误差,不同评价者对于同一损伤的评分一致性中等,可能造成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误判以及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当,但对于单部位或多部位AIS评分≥4分的创伤患者,ISS评分在不同评价者间高度一致,可准确表明及传达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损伤严重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儿童创伤后早期血糖与损伤严重度评分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婷婷 张金哲 周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比较儿童创伤后早期高血糖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关系,了解早期高血糖能否客观反应损伤的严重程度,以期为评价创伤程度增加一个客观指标.方法对伤后24 h内入院的创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的资料包括入院即刻静脉血糖测定值、... 目的比较儿童创伤后早期高血糖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关系,了解早期高血糖能否客观反应损伤的严重程度,以期为评价创伤程度增加一个客观指标.方法对伤后24 h内入院的创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的资料包括入院即刻静脉血糖测定值、血糖测定时间与创伤发生时间的间隔时间、是否进入ICU治疗以及病死率.依据Baker损伤严重度评分计算ISS值.结果入组163人.创伤后早期血糖水平与ISS呈正相关性(r=0.566,P<0.01).高血糖组(血糖≥11.0 mmol/L)的ISS值与血糖正常组(血糖≤6.2 mmol/L)及血糖轻度升高组(血糖>6.2~<11.0 mmol/L)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儿童创伤后早期血糖升高水平与ISS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伤后早期高血糖,特别是血糖≥11.0mmol/L,提示患儿损伤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创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创伤严重度评分对颌面创伤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戍军 刘彦普 +2 位作者 石照辉 周树夏 葛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并比较了三种颌面创伤严重度评分方法 ,筛选出一种更符合专科特点的颌面创伤评分方法。方法 从 115 9例颌面创伤患者中选出伤后院前时间≤ 30天、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 984例 ,分别以骨折处数和损伤部位分组 ,用ISS、RFISS和M... 目的 研究并比较了三种颌面创伤严重度评分方法 ,筛选出一种更符合专科特点的颌面创伤评分方法。方法 从 115 9例颌面创伤患者中选出伤后院前时间≤ 30天、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 984例 ,分别以骨折处数和损伤部位分组 ,用ISS、RFISS和MISS法进行评分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MISS法较RFISS法和ISS法更能准确地区分颌面单处伤和多处伤 ,对不同部位的颌面部损伤MISS法评估更有临床意义。结论 MISS法可以从颌面创伤功能损害的角度客观准确地评价颌面创伤 ,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损伤 面部 骨折 损伤严重度评分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与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及短期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梁亚鹏 刘志祯 尹其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64-2065,共2页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前体C 末端成分,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损伤、脓毒症等危重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1-2]。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而目前医生对其伤情...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前体C 末端成分,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损伤、脓毒症等危重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1-2]。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而目前医生对其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主观性较大,尚无客观、有效的实验室评价指标。多发伤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剧烈,推测其血浆和肽素可能有明显变化。本研究通过对114例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浆和肽素测定,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及短期死亡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严重度评分 相关性分析 多发伤 伤患者 死亡率 血浆 精氨酸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在多发伤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淑琴 晏香 王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在多发伤救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NISS评分对90例多发伤患者的救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ISS〈16分时,伤员一般无生命危险,应做好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和手术前准备;NISS... 目的探讨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在多发伤救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NISS评分对90例多发伤患者的救护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ISS〈16分时,伤员一般无生命危险,应做好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和手术前准备;NISS为16-30分时,属较严重损伤,应采取积极抗休克及处理重要器官的损伤,尽快行术前准备;NISS为31~50分时,为危重损伤,病死率较高,主要以抢救生命为主,同时调配人力资源,做好重症监护;NISS〉50分时为极重损伤,伤员常垂危,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做好伤员家属的心理工作,但在判断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结论 NISS是指导多发伤患者救护的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严重度评分 损伤严重度评分 多发伤 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钝性伤2种损伤严重度评分效果的比较及重伤值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令文 卢仁福 +5 位作者 谭远康 苏泓洁 张为民 都定元 赵兴吉 朱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新的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评价钝性伤患者救治结局的效果,对2种评分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并界定ISS和NISS的重伤值。方法:采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2...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新的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评价钝性伤患者救治结局的效果,对2种评分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并界定ISS和NISS的重伤值。方法:采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2005(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2005,AIS 2005)对我院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救治的2 694例钝性损伤病例资料(≥2个部位,按ISS身体区域划分)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计算ISS和NISS分值,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工作曲线分析比较2种解剖评分方法与救治结局的关系及其优劣,界定ISS和NISS的重伤值。结果:ISS值在21~25分死亡率为6.9%(16/231),26~30分死亡率为13.0%(21/162);NISS值在26~30分死亡率为5.3%(21/399),31~35分死亡率为11.9%(15/136);分别与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SS和NISS 0~20分组相比,其他ISS、NISS组的死亡风险较高。随着ISS、NISS值的增大,死亡风险呈上升趋势。ISS与NISS在死亡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和NISS最大Youden指数所对应的值分别为17.5、23.0,则ISS和NISS的最佳重伤值分界点为17.5和23.0。结论:ISS和NISS可以较好评价钝性损伤的救治结局。建议使用AIS 2005评价钝性多发伤时,以ISS≥18及NISS≥23界定为严重多发伤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评分与改良评分法对伤情评定的比较
7
作者 谭宗奎 陈庄洪 +2 位作者 唐章 徐永年 蔡贤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0-441,共2页
创伤严重度评分与改良评分法对伤情评定的比较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谭宗奎,陈庄洪,唐章,徐永年,蔡贤华中国国书资料分类号R641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是作者在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基础上提出的一... 创伤严重度评分与改良评分法对伤情评定的比较430070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谭宗奎,陈庄洪,唐章,徐永年,蔡贤华中国国书资料分类号R641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是作者在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创伤计量法。为进一步验证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创伤严重度评分 改良评分 创伤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在护理应急分队野战救护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淑琴 金萍 +1 位作者 翟莉 田晓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6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探索新损伤严重度评分指导护理应急分队进行野战救护技能训练的效果,以达到优化救护流程,提高野战应急保障能力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护理应急分队队员51人,按训练年度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成立组织、制定培训方案、设定4个子模... [目的]探索新损伤严重度评分指导护理应急分队进行野战救护技能训练的效果,以达到优化救护流程,提高野战应急保障能力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护理应急分队队员51人,按训练年度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成立组织、制定培训方案、设定4个子模块进行集中训练等方法施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新损伤严重度评分训练模块进行施训,进行相关项目考核,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队员在体能、理论、6项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拟情景综合演练时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队员的自我满意度及医生对其满意度较高。[结论]用新损伤严重度评分进行伤情评估并指导救护实施,可提高护理应急队员的野战救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严重度评分 应急分队 野战救护技能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对下颌骨骨折评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程慧敏 庄芳璐 阿地力·莫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对比3种创伤评分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损伤评分的差异性,分析以下颌骨损伤为主,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方法。方法:对372例(创伤时间<2周)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MISS、MFISS及下颌骨损伤严重度评分(S5)3种颌面部创伤评分法进行创伤评分... 目的:对比3种创伤评分方法对下颌骨骨折损伤评分的差异性,分析以下颌骨损伤为主,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方法。方法:对372例(创伤时间<2周)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MISS、MFISS及下颌骨损伤严重度评分(S5)3种颌面部创伤评分法进行创伤评分,最终对3种评分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ISS法及MFISS法较下颌骨损伤严重度评分(S5)法更能准确地区分下颌骨单处和多处伤,并对不同部位的下颌骨损伤评估更有临床意义,其中以MISS法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对于下颌骨骨折情况,下颌骨损伤严重度评分(S5)法与MISS法、MFISS法相比,不及后两者评分体系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损伤严重度评分 张口受限 咬合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晓和 朱政鸣 陈维庭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严重度评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严重评分与修正创伤评分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天喜 沈红五 +2 位作者 姜琴 崔秋霞 孙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急诊创伤病人2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与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急诊创伤病人2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体温值将创伤病人分为低体温组(<36℃)和非低体温组(≥36℃),使用ISS与RTS进行创伤评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ISS与RTS对急诊创伤病人低体温的预测价值。结果:218例创伤病人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6.2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有ISS评分、RTS评分、Glasgow评分、是否有衣物潮湿;ISS和RTS预测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13,,两者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0.827,0.813,敏感度分别为0.797,0.759,预测界值分别是17分、6分。结论:ISS对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价值高于RTS,RTS适用于院前以及急诊创伤病人的低体温预测,ISS则适用于住院或重症监护室创伤病人自发性低体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体温 损伤严重评分 修正创伤评分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创伤严重度评价的改进 被引量:19
12
作者 薄斌 顾晓明 周树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提出一种改进评价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创伤严重度的方法 ( revised injury severity socre,RISS)。方法 :116例颌面部骨折病例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 RISS法进行创伤严重度评分 ,RISS=A1 2 +A2 +A3+..... 目的 :提出一种改进评价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创伤严重度的方法 ( revised injury severity socre,RISS)。方法 :116例颌面部骨折病例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 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 RISS法进行创伤严重度评分 ,RISS=A1 2 +A2 +A3+...+An,比较二者对颌面部创伤实际损伤程度的反映情况。结果 :ISS法对多处伤的严重度评价过低 ,无法区分颌面部单发性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在损伤严重度方面的差异 ( P>0 .5 ) ;而采用RISS法则可以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出颌面部损伤严重程度的差异 ( P<0 .0 0 0 5 )。结论 :与 ISS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损伤严重度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处坠落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院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哲 王天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分析严重高处坠落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的院前因素。方法: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中检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ISS评分≥16的高处坠落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 目的:分析严重高处坠落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的院前因素。方法: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中检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ISS评分≥16的高处坠落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存在自杀倾向、精神疾病,以及坠落高度、接触介质的性质、身体着地的部位、简明损伤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是否接受手术,并统计院内死亡人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因素与I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60例,其中男1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56±15.85)岁,有自杀倾向者36例(22.50%),有精神障碍者12例(7.50%),坠落高度平均(7.20±8.33)m,接触介质软者48例(30.00%),身体着地部位为头部40例(25.00%)、下肢26例(16.25%)、腹侧16例(10.00%)、背侧40例(25.00%)、侧方38例(23.75%)。ISS评分22.8±6.85,GCS评分13.49±3.39,ICU停留时间(9.96±8.12)d,接受手术者142例(88.75%)。本组院内死亡8例,均为头部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为5.00%(8/160)。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ISS评分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有自杀倾向(P=0.01)和身体着地部位(P=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有自杀倾向和头部撞击地面是IS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收集高处坠落伤患者在院前的信息,尤其是是否有自杀倾向、是否为头部着地,可有效预测患者受伤的严重程度,有助于提早诊断、提早护理、提早治疗,从而避免可预防的死亡,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意外跌倒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院前因素 坠落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急诊CT的创伤性颈髓损伤危险因素研究
14
作者 周正 方熙 +4 位作者 康健 李华 陈旭锋 周浩 李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2,359,共8页
目的:基于急诊CT检查评估多发伤患者中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创伤性颈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 目的:基于急诊CT检查评估多发伤患者中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创伤性颈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接诊时不排除TCSCI的218例多发创伤患者资料,根据入院后颈椎MRI结果,确定是否存在TCSCI,分为TCSCI和非TCSCI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69例(31.7%)患者合并TCSC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头部简明损伤评分(head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hAIS)(OR=1.552,95%CI:1.101~2.188)、下颈椎损伤分类(sub-axial injury classification,SLIC)评分(OR=1.235,95%CI:1.006~1.517)和截瘫症状(OR=3.810,95%CI:1.115~13.020)是TCSCI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59~0.941),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果,提示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均较好。结论:hAIS、SLIC评分和截瘫症状是多发创伤患者合并TCSC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不排除TCSCI的多发创伤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并评估h AIS、SLIC评分、截瘫症状可能有效筛选出高危TCSC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髓损伤 急诊CT 头部简明损伤评分 下颈椎损伤分类 截瘫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损伤严重度评估方法比较
15
作者 王耀南 刘勇章 +2 位作者 张德常 陆雄伟 陈学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7-59,共3页
为检测作者提出的ISS结合LD_(50)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收集250例严重创伤病例.通过ISS结合LD_(50)、TRISS及ASCOT作比较性测评分析。结果显示:三者预测的准确性各种指标均相似。提示:ISS结合LD_(50)评估方法正确性良好.即使在生理... 为检测作者提出的ISS结合LD_(50)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收集250例严重创伤病例.通过ISS结合LD_(50)、TRISS及ASCOT作比较性测评分析。结果显示:三者预测的准确性各种指标均相似。提示:ISS结合LD_(50)评估方法正确性良好.即使在生理指标资料不全情况下仍可使用。此法简便易行,故ISS结合LD_(50)评估方法为一实用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严重度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16
作者 邱有才 王艺瑾 +2 位作者 关珍珍 王璨 卢旭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80例T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伤后24h内的颈椎MRI图像和美国脊髓损伤...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TCSCI)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180例T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伤后24h内的颈椎MRI图像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及伤后1年随访时的ASIA评分。采用完全随机法将180例患者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和测试集36例。整体上,利用两阶段集成理念提出临床-影像预测新方法,即利用TCSCI伤后24h内的ASIA评分和MRI图像实现伤后1年时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全特征预测。第一阶段,采用GradentBoosting、GaussianNB、KNeighbors、DecisionTree、RandomForest和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模型分别独立预测132个皮节点和肌节点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第二阶段,通过对性能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别筛选出针对每个特征预测的最优模型,从而最后实现56个轻触觉皮节点、56个针刺觉皮节点和20个关键肌节点处的神经功能的最佳预后预测。构建的预测模型经训练和验证完成后,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和F1值对测试集的预测进行评估。结果:从该预测模型在TCSCI患者伤后1年时感觉运动功能预测的整体表现来看,所有模型在测试集中预测的准确率均达到0.886以上,召回率达到0.845以上,精确率达到0.875以上,平均精度达到0.853以上,F1值达到0.859以上,说明各模型的正确预测能力和实际预测结果的质量和完整性都比较高。且两阶段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各个模型对每个特征的预测效果的优选,预测性能更好。结论:感觉运动全特征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预测TCSCI患者伤后1年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其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单一模型,有望为TCSCI患者的个性化诊疗和康复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机器学习 神经功能预测 集成技术 ASI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6
17
作者 陈慧敏 姚梦雅 +3 位作者 黄利民 冯志书 王蒙蒙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目前,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对STB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联合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期探索STBI预后相关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 目的目前,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对STB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联合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期探索STBI预后相关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139例STBI患者。以28 d死亡为结局事件,将其分为存活组(n=108)和死亡组(n=31)。收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及凝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预后判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GCS、RDW、PDW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OR=4.577,95%CI:1.704~12.291)、PDW(OR=1.346,95%CI:1.093~1.657)、GCS(OR=0.469,95%CI:0.301~0.730)是STB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DW、PDW、GCS评分对应的AUC分别为0.735(0.640~0.840)、0.675(0.553~0.796)、0.737(0.638~0.837);三者联合对预后判断的AUC达到0.840(0.748~0.932),显著优于单项的预后诊断价值。结论采用RDW、PDW结合GCS对STBI患者的预后可有效评估,对于临床医师的诊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预后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分布宽度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严重损伤评分在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多发伤中的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苗炜亮 梁德勇 韩亚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回顾分析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61例,对入选的患者进行新严重损伤评分(NISS),生存患者比较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变化及脊髓独立性评定表(SCIMⅢ)评分情况。认为NISS评分可以有效预测及指导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多发伤的... 回顾分析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61例,对入选的患者进行新严重损伤评分(NISS),生存患者比较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变化及脊髓独立性评定表(SCIMⅢ)评分情况。认为NISS评分可以有效预测及指导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治疗,通过ASIA分级和SCIMⅢ评分相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患者脊髓损伤情况及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脊髓损伤 创伤 严重损伤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评分法在地震伤骨盆骨折并多发损伤中的运用及相应的伤害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开伟 项舟 段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法在地震所致的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损伤中的运用及相应的伤害控制策略。方法:对91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性损伤的地震伤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院前的CRAMS评分法及院内的NISS(The 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评分法进...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法在地震所致的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损伤中的运用及相应的伤害控制策略。方法:对91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性损伤的地震伤员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院前的CRAMS评分法及院内的NISS(The 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评分法进行伤情严重程度评估,从而探索其伤害控制治疗策略。结果:两种评分方法在本组病例中对伤情评估存在差异(P<0.05),在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与合并的损伤部位的多少、骨折的分类、转归之间均无明显差异;而两种评分法各自评估的伤情严重程度与合并损伤部位的多少、与骨折分类也无明显差异,但其严重程度与转归均存在差异性;在伤害控制方面,临时固定与全身综合治疗及紧急复苏治疗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CRAMS评分对骨盆骨折并多发损伤的地震伤员的院前的分拣伤员有指导意义,NISS评分法可作为院内的伤情分级评判标准,以创伤评分为依据的伤害控制策略体现出了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伤员的救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地震伤 骨盆骨折 多发损伤 伤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评分预警在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素华 殷婷婷 +1 位作者 孔悦 孙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预警在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创伤评分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的126例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并根据伤情严重程度设置分级报警,进行救治。结果对...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预警在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创伤评分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的126例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并根据伤情严重程度设置分级报警,进行救治。结果对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采用创伤评分预警提示创伤严重程度,达到了及时救治、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结论创伤评分预警可为有效救治多发骨折合并多器官损伤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预警 多发性骨折 多器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