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返乡创业群体的乡情文化嬗变
1
作者 姜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的文化时空中,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变动与适应异步、心与物发生背反、家乡变迁与群体重组的乡情文化变迁,因而寻求制度变迁的解释性理论就更加重要。本文从返乡创业群体的历史和现实实践出发,分析返乡创业群体的...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的文化时空中,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变动与适应异步、心与物发生背反、家乡变迁与群体重组的乡情文化变迁,因而寻求制度变迁的解释性理论就更加重要。本文从返乡创业群体的历史和现实实践出发,分析返乡创业群体的道德期待和俗理逻辑,探讨行动逻辑背后的时代价值和政策意义,进而揭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乡情文化变迁逻辑,指出正是这样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家乡福利为己任、以“克里斯马”式魅力为动力的乡情文化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现代化。通过在大城市积累的经验、知识、信息和资本,在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政策利好下,返乡创业群体凭借独特的“亦城亦乡”的两栖性,以及“漂泊于城、归根于乡”的感悟性,在新时代的乡村社会中培植出新型的领导力和号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创业群体 乡情 文化变迁 “克里斯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群体培育研究
2
作者 韦联桂 李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7期169-172,共4页
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群体具有返乡入乡创业参与度增强、产生多重效果、内部属性平等和战略定位明确等特征,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其在乡村经济、发展农业乡村治理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激活了乡村产业的市场价值、优化了... 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群体具有返乡入乡创业参与度增强、产生多重效果、内部属性平等和战略定位明确等特征,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其在乡村经济、发展农业乡村治理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激活了乡村产业的市场价值、优化了乡村治理的政治价值,又彰显了返乡入乡创业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价值。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培育,要依托乡村土地资源、乡村山水风光、乡村创业产业园、技术技能优势,造就更多的现代农业种养殖经营主体、文旅融合建设主体、农业园区创业主体、数字农业服务业主体,从加大创业要素供给、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提升城乡双向认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来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返乡入乡创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返乡入乡 大学生创业群体 培育路径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困境及胜任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考察 被引量:77
3
作者 木志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创业胜任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方法日益成为研究创业者特质的有效手段。目前,大学生已构成一个特殊的的创业群体,大学生群体创业过程中面临机会能力困境、资源困境和团队互补性困境。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可分为创业素质和创... 创业胜任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方法日益成为研究创业者特质的有效手段。目前,大学生已构成一个特殊的的创业群体,大学生群体创业过程中面临机会能力困境、资源困境和团队互补性困境。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特征可分为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两个维度。创业素质维度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经验与人际能力、创业激情与创造力、团队意识与风险承受力、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创业技能维度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机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洞察和营销能力、管理技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困境 创业胜任力 大学生 创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江西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创业群体——江西民营企业、企业家成长因素分析
4
作者 迟英庆 关小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创业者、创业群体———企业家、企业家群体———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群体的形成与递进的过程中,其产生、成长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在不同阶段以创新为主体的创业竞争中市场遴选的结果,企业是企业家... 创业者、创业群体———企业家、企业家群体———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群体的形成与递进的过程中,其产生、成长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在不同阶段以创新为主体的创业竞争中市场遴选的结果,企业是企业家的载体和企业家产生与成长的标志。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有效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业群体的加入,才能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家、企业家群体、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经济 稀缺资源 创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创业社会网络的运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朝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03-104,共2页
目前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创业机会的发现、发掘以及社会关系对获取创业所需资源如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起到怎样的作用。研究对象大都聚焦在成功的创业者身上,研究其社会关系网络的特性。但对于大学生这... 目前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创业机会的发现、发掘以及社会关系对获取创业所需资源如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起到怎样的作用。研究对象大都聚焦在成功的创业者身上,研究其社会关系网络的特性。但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却鲜有研究。本文将尝试探究大学生群体创业社会网络的基本运用机理,并总结如何在维护与拓展的基础上更好地让社会网络为大学生群体创业活动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创业 社会网络 大学生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入征地情境的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基于BOP理论的分析
6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本文依据金字塔底层(BOP)理论,通过1000份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两种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同构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为助推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以及为实现真正脱贫与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依据金字塔底层(BOP)理论,通过1000份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两种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同构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为助推城镇化进程中底层群体创业以及为实现真正脱贫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征地情境特征是BOP特征中影响底层群体创业行为的关键所在。农民工主要受征地项目类型显著影响,失地农民主要受安置方式显著影响,而政策环境对失地农民创业行为影响更显著;自身禀赋特征对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存在差异性影响;BOP策略对底层群体创业行为存在同构性与异质性影响。静态特征中价值主张和社会嵌入对两种群体创业行为都有显著性影响,动态特征中可持续能力对农民工的创业行为影响更为显著。为此,本文针对农民工群体和失地农民群体分别提出了差别化的创业扶持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群体创业行为 农民工 失地农民 征地情境 金字塔底层(BO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创业的组织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义明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5,共3页
目前,青年创业者群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组织化趋势。这些形式多样、功能多样的青年创业者组织,在激发创意活力、提升创富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促进创新发展、加快创造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如何防止过度组织化对创业者个... 目前,青年创业者群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组织化趋势。这些形式多样、功能多样的青年创业者组织,在激发创意活力、提升创富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促进创新发展、加快创造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如何防止过度组织化对创业者个性的制约,保持青年创业的生机活力,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创业 青年创业群体 组织化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结婚而创业?——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创业决策的影响
8
作者 袁微 黄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14,共8页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繁殖竞争视角,利用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实证考察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对四类不同人群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与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但它仅与未婚男性人群创业决策显著正相关,而与未婚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人群创业决策均不相关。结果为人类经济行为和结果提供新见解,证明了某些生物属性可能会对人类经济行为(如创业)产生影响。但是,为解决就业问题和实现经济增长目的,政府不应有意操纵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促使人们选择创业,而应为未婚男性人群制定个性化创业扶植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比例失衡 创业决策 繁殖竞争 创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
9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9,共1页
2014届高职毕业生自认为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达53%麦可思研究院进行的一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分析显示,2014届大学生自认为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为54%(本科:55%,高职高专:53%),与2013届(本科... 2014届高职毕业生自认为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达53%麦可思研究院进行的一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分析显示,2014届大学生自认为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为54%(本科:55%,高职高专:53%),与2013届(本科:54%,高职高专:52%)相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与2012届(本科:51%,高职高专:49%)相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需求 专业技术职称 求职人数 岗位空缺 全职工作 就业服务机构 求人倍率 技术等级 劳动力市场 创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发展路径及薪资
10
作者 钟荣秀 钟元生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12期22-24,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简称IT)行业浪潮迭起,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使得传统产业更新换代速度加快。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的想从事"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工作,但也有部分毕业生不想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平均月收入 创业群体 软件测试员 就业方向 本科生就业 软件开发工程师 全职工作 复合型人才 就业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