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宋漳
卢凤美
陈辉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政和县林业委员会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960 2 6)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K93 0 3 6)
-
文摘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1~ 1 .0× 1 0 7孢子· L-1浓度下 ) .M1和 M2 的 LC50 分别为 3.1 2× 1 0 7孢子·L-1和 7.0 1× 1 0 7孢子· L-1,LT50 分别为 6.5 0~ 1 1 .65 d和 7.66~ 1 1 .5 3d.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力试验表明 ,供试的 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 .
-
关键词
室内浸染
试验
金龟子绿僵菌
刚竹毒蛾
毒力
萌发率
-
Keyword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toxicity
germination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刚竹毒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顺立
黄金聪
叶小瑜
邓秀明
叶剑雄
杨祖敏
-
机构
福建林学院
南平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C970 3 3 )
-
文摘
1998~ 1 999年在福建南平西芹对刚竹毒蛾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观察 ,组建了越冬代生命表以及 5个世代平均生命表 .刚竹毒蛾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 Price A型 ,平均种群趋势指数 I为1 .658,越冬代种群趋势指数 I为 1 .872 ,1~ 2龄幼虫的自然死亡是影响种群的重要因子 。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生命表
种群动态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life table
population dynamic
-
分类号
S763.75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复合生物杀虫剂防治刚竹毒蛾研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陈顺立
郑宏
罗群荣
邓秀明
黄金聪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龙岩市新罗区林委
邵武市林业局
南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970 3 3 )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8-五 -4 )
-
文摘
应用苏云金杆菌 80 1 0、白僵菌建瓯菌株、保丰 3种杀虫剂对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筛选出复合生物杀虫剂最佳组合为苏云金杆菌 1 .6× 1 0 6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6个孢子 / m L+保丰 60 0 0倍液 .应用复合生物杀虫剂与低浓度的 2 0 %杀灭菊酯混合 ,分别对2~ 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 ,试验表明 :苏云金杆菌 1 .6× 1 0 7个孢子 / m L+白僵菌 1 .4× 1 0 8个孢子 / m L+保丰 40 0 0倍液 +杀灭菊酯 1 0 0 0 0倍液为林间防治 2~ 3龄幼虫的最佳组合 ;
-
关键词
毒力测定
刚竹毒蛾
复合生物杀虫剂
毛竹害虫
-
Keywords
test of toxicity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compound biological insecticide
-
分类号
S763.75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436.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刚竹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7
- 4
-
-
作者
胡乐华
-
机构
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64-1964,1966,共2页
-
文摘
刚竹毒蛾是安徽省南方毛竹产区近年新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造成全林枯死。介绍了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毛竹
防治
-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刚竹毒蛾防治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郑建春
林毓银
曹清育
聂健全
郑兆飞
-
机构
福建省政和县林业局
福建林学院
福建省政和县科委
福建省南平林委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
文摘
刚竹毒蛾是我国竹林重要食叶害虫之一.采用40%氧化乐果等内吸剂农药进行竹腔注射,筛选出最佳农药和浓度,防治效果达99%以上。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氧化乐果
竹林
食叶害虫
化学防治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omethoate, injection,integrated control
-
分类号
S763.7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42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 6
-
-
作者
蔡国贵
-
机构
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8,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白僵菌优良菌株选育及生产应用综合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
-
文摘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并与 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 ,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 ,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较高。筛选出BP4和BP1 2个优良菌株 ,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孢时间短 ,产孢能力强 ,毒力高等优点 ,并将最优的BP4菌株应用于生产 ,菌粉平均含孢量达 2 3 8 7×1 0 8·g- 1 ,平均孢子发芽率达 96 2 % ,林间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 92 3 %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球孢白僵菌
菌株筛选
应用
森林害虫
防治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 screening, Application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洪宜聪
丁珌
刘化桐
朱祥锦
沈彩霞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
政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福建省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服务站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6期13-20,共8页
-
基金
福建省公益类项目“长汀中轻度侵蚀区生态经济型模式综合效益稳定性研究”(2017R1011-4)
三明市科技研究项目“植物源农药对福建主要林木食叶害虫毒力及应用研究”(9352019y0127)
三明市科技研究项目“竹林主要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ly2020-6)。
-
文摘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等毒力指数,同时开展林间应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杀虫活性好,以3%高渗苯氧威乳油的杀虫活性最强,20%除虫脲悬浮剂的杀虫活性较弱;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和20%除虫脲悬浮剂LC;分别为1.962、4.573、4.691、4.827、5.051和5.106 mg/L;6种农药的无人机喷雾,药后5 d林间防治效果均达86%以上。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毛竹
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多样性
防治效果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Phyllostachys edulis
biochemical pesticide
biodiversity
application effect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监测刚竹毒蛾
被引量:8
- 8
-
-
作者
吴建勤
-
机构
福建省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
文摘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开展刚竹毒蛾成虫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永安1年发生3代,世代明显,各代成虫历期41~49d,而盛期只有12~16d,羽化时间较为集中。3代成虫夜间活动规律均不相同:无月光夜晚,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均产生两个明显高峰值,而第2代仅出现1个高峰期;在有月光的条件下,越冬代成虫亦只形成1个显著的高峰。
-
关键词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
刚竹毒蛾
成虫
消长规律
监测
-
Keywords
Jiaduo frequoscillation pestkilling lamp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adult
population dynamics
monitoring
-
分类号
S47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刚竹毒蛾种群动态及天敌寄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8
- 9
-
-
作者
林远
-
机构
福州市城门林业站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C970 3 3 )
-
文摘
根据福建省福州市日溪乡毛竹林内的系统调查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探讨了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动态及与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率相关性 .分析表明 ,刚竹毒蛾主要寄生性天敌卵期有黑卵蜂、平腹小蜂 ,幼虫期有绒茧蜂、脊茧蜂、黑点瘤姬蜂 ,天敌寄生量和林间虫口密度之间显著相关 ,天敌是造成种群消退的主要因子之一 。
-
关键词
种群动态
天敌寄生率
刚竹毒蛾
寄生性天敌
相关关系
灰色关联度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
parasitic natural enemy
correlation
gray sequence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刚竹毒蛾虫情级的研究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陈德良
赵仁友
瞿巧文
-
机构
庆元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丽水市森林病虫防治站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刚竹毒蛾空间分布和各代食叶量调查及不同危害程度与毛竹产量关系分析,结合近20a测报和防治工作经验,提出了以20%食叶量为起始防治指标,以20%~50%,51%~70%。71%以上为预测轻、中、重3级指标。以10%食叶量为累进指标,进一步将虫情级分为10级。并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测报
防治指标
食叶量
虫情级数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forecast
index for control
defoliation mount
damage degree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福建省刚竹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魏初奖
-
机构
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3,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九五"林业科技攻关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闽林科[1997]10号).
-
文摘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刚竹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按照不同的的危险程度等级区域,分别建立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灾区区划
危险程度等级
预测预报模型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plague division
dangerous classes
forecasting model
-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森得保林间防治刚竹毒蛾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刘际建
-
机构
浙江省苍南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
基金
温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ny2003A103)
-
文摘
应用5种不同配比的森得保生物农药于毛竹林间喷粉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结果表明,用森得保与轻质碳酸钙之比为1∶20,1∶16的配比剂既经济、效果又好,其林间杀虫效果依次为91.89%、93.63%,为大面积防治刚竹毒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关键词
森得保
刚竹毒蛾
药剂试验
-
Keywords
Sendebao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effect experiment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刚竹毒蛾幼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6
- 13
-
-
作者
刘化桐
-
机构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局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2期50-55,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公益类项目“长汀中轻度侵蚀区生态经济型模式综合效益稳定性研究”(2017R1011-4)
三明市科技局研究项目“植物源农药对福建主要林木食叶害虫毒力及应用研究”(9352019y0127)
三明市科技局研究项目“竹林主要食叶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9352022y0001)。
-
文摘
为明确无人机喷雾与人工喷雾在防治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揭示植保无人机喷雾施药技术的优点,在福建邵武发生刚竹毒蛾为害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选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物农药,开展无人机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施药技术的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雾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效显著好于人工喷雾,且在防治工效、人工费用和防治成本上均优于人工喷雾,表明植保无人机喷雾是一种便捷高效且节时、省力、降费的施药技术,可推广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
关键词
无人机
喷雾技术
刚竹毒蛾
防治效果
防治成本
福建邵武
-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ing technology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ontrol effect
control cost
Shaow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 14
-
-
作者
洪宜聪
-
机构
福建省沙县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0315)
-
文摘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毛竹林一大害虫。对不同剂量的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在15kg/hm2时,对刚竹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93%以上,可在刚竹毒蛾暴发时应用。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苦参
烟碱
杀虫剂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matrine
nicotine
insecticide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刚竹毒蛾危害对毛竹叶片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易桂林
钟林茂
石兆明
郑鹏
-
机构
宜宾市林木种子管理站
宜宾市林业调查规划院
宜宾市木材检查站
-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6期62-63,67,共3页
-
文摘
在宜宾市长宁县毛竹林中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抽取样株,按刚竹毒蛾危害程度的不同在东、西、东、北方向分别取样全部叶片,带回室内测定竹叶中糖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受害程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总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叶含量最高,重度受害叶含量最低。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危害程度
毛竹叶片
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damage degree
Phyllostaehys pubeseens
sugar content
protein content
-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几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刚竹毒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 16
-
-
作者
陈明
-
机构
福建闽清县林业局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J0315)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编号:[2015]SJ15号)
-
文摘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烟雾剂,药剂用量均为750mL/hm^2,对4龄前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可应用于防治刚竹毒蛾幼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环保、经济、高效并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苦参碱粉剂
5%桉油精可溶液
无公害防治措施
毛竹林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matrine powder
eucalyptol solution
non-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
moso bamboo forest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勐海县刚竹毒蛾调查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谢翔
王仕华
王巧燕
宋军平
-
机构
勐海县林业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
-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
文摘
于2016—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勐海县刚竹毒蛾进行调查监测和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刚竹毒蛾为1年2代,每年的5月和10月发生;可采用计划烧除,森得保粉剂喷雾、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熏蒸等化学方法及频振式杀光灯诱杀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提出加强预测预报;改善竹林健康状况,减少造成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实施计划烧除等防治建议。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调查监测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勐海县
-
Keywords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technology
Menghai County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白僵菌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刚竹毒蛾试验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吴建勤
-
机构
永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4期102-105,共4页
-
文摘
应用不同施药方式和用药量进行白僵菌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结果表明:11.25kg/hm^2、15kg/hm^2用量投放粉炮与15kg/hm^2用量喷撒菌粉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防治后白僵菌可在林内长期存在,对刚竹毒蛾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从防治成本和防治效率来看,以采用机动喷雾喷粉机喷撒菌粉最佳。由于采用机械防治具有成本低、工效高、防治效果好的优点,因此综合考虑应采用15kg/hm^2用量喷撒菌粉防治刚竹毒蛾。防治时人沿着水平方向呈带状逆风行走,往下方的竹林喷撤,上下两行距离为20—25m。
-
关键词
白僵菌
喷撒菌粉
投放粉炮
刚竹毒蛾
机动喷雾喷粉机
-
Keywords
Beauveria bassiarra powder
Spraying Beauveria powder
Putting powder firecracker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Mobile sprayer duster
-
分类号
S763.75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TQ453.5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
-
题名森得保林间防治刚竹毒蛾药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7
- 19
-
-
作者
刘际建
-
机构
浙江苍南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应用5种不同浓度的森得保生物农药林间喷粉防治刚竹毒蛾。结果表明,森得保:轻质碳酸钙为1:20,1:16的配比既经济、效果又好。林间杀虫效果分别为91.89%,93.63%,为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关键词
刚竹毒蛾
林间防治
杀虫效果
药效试验
生物农药
浓度
配比
大面积
研究
喷粉
-
Keywords
P. phyllostachysae
Sendebao
dusting
control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王少芳
-
机构
福建省建瓯市林业苗圃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60-61,共2页
-
文摘
刚竹毒蛾是毛竹中主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毛竹刚竹毒蛾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总结其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毛竹
刚竹毒蛾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
Keywords
Moso bamboo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