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电耦合效应下刚柔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赖王杰 蔡陈生 +2 位作者 黄昌洋 高海铭 张顺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18,共9页
针对刚柔耦合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柔性振动问题,研究了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模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基于Lagrange原理推导了刚柔模型的运动常微分方程和柔性部件偏微分方程,实现柔性部件与刚体之间的耦合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 针对刚柔耦合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柔性振动问题,研究了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模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基于Lagrange原理推导了刚柔模型的运动常微分方程和柔性部件偏微分方程,实现柔性部件与刚体之间的耦合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压电本构,建立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耦合连续动力学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将连续动力学方程离散化,建立系统特征方程。分别通过ANSYS软件单独仿真及ANSYS-ADAMS软件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了推导模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基于截断模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压电结构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验证了基于压电本构的电压控制对高精度刚柔模型振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刚柔耦合 假设模态法 机电耦合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地铁车辆-道岔动力学性能分析
2
作者 李华伟 许孝堂 +1 位作者 刘韦 何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7,共8页
[目的]为探究地铁车辆侧向和正向通过12号道岔时的安全性问题,为道岔结构优化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需对地铁车辆-道岔耦合模型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构建包含车辆、轮轨、道岔等3个子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 [目的]为探究地铁车辆侧向和正向通过12号道岔时的安全性问题,为道岔结构优化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需对地铁车辆-道岔耦合模型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构建包含车辆、轮轨、道岔等3个子系统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车辆侧向与正向通过道岔工况,对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及动态轮重减载率等核心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车辆在侧向和正向两种通过道岔方式下,轮轨垂向力最大值未超过容许阈值,轮轨横向力与轮轴横向力均处于动态平衡范围内;脱轨系数稳定在临界限值以下,动态轮重减载率始终低于安全限值。研究证实,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构建的地铁车辆-道岔耦合模型能够有效评估车辆通过道岔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道岔动力学性能 刚柔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仿生胸鳍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郑力新 李宗刚 +3 位作者 王治平 黎斌 夏广庆 康会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6-1838,共13页
为描述刚柔耦合胸鳍鳍条运动关系和分析鳍面主被动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多鳍条协同驱动的胸鳍波动方程,建立了胸鳍水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学对鱼类胸鳍形态与结构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类由刚性鳍根-弹性鳍条-柔性鳍膜组成的刚柔耦合... 为描述刚柔耦合胸鳍鳍条运动关系和分析鳍面主被动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多鳍条协同驱动的胸鳍波动方程,建立了胸鳍水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学对鱼类胸鳍形态与结构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类由刚性鳍根-弹性鳍条-柔性鳍膜组成的刚柔耦合胸鳍简化结构;其次,根据鱼类胸鳍波动规律,基于简化的准定常流体阻力模型建立了鳍条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结合欧拉-伯努利梁基本假设推导出鳍条的运动控制方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对鳍条的运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结合傅里叶级数拟合得到刚柔耦合胸鳍的波动方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体实验验证了所得波动方程及水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胸鳍波动方程涵盖鳍条截面、长度、数量、根部间距、根部夹角、刚度以及鳍条运动特性等参数,具有较高的运动自由度,能够有效模拟鱼类胸鳍的复杂运动行为,适用范围广泛;鳍条刚度与胸鳍波动方程的正弦项系数呈正相关,与余弦项系数呈负相关,刚度越小,胸鳍波动变形越明显;在相同的运动参数下,随着刚度系数增大,胸鳍的平均推力和最大峰值推力均下降,且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故柔性可显著提高胸鳍的推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胸鳍 胸鳍波动方程 动力学模型 欧拉-伯努利梁理论 鳍条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建模
4
作者 冯浩人 王亮 +2 位作者 闫旭冉 金家楣 赵淳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0-962,共13页
靶丸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的热核燃料容器,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ICF打靶试验的成败。因此制靶前针对靶壳(ICF微球)在ICF微球操控过程中二次损伤微球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通... 靶丸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的热核燃料容器,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ICF打靶试验的成败。因此制靶前针对靶壳(ICF微球)在ICF微球操控过程中二次损伤微球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通过激励由压电陶瓷片和金属基体构成的振子的面外弯振模态,在液体内部建立声场并以非接触的声辐射力驱动ICF微球运动,进而实现ICF微球检测时的无损操控。为了分析声操控装置的振动和其产生的声场之间的关系,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振子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振子的尺寸、材料、边界、压电陶瓷片的布置方式、激励电压、水质量引起的额外负载等因素,通过该模型分别计算了振子的两个共振驻波、一个非共振行波的振型和上述振动所建立的三个声场。根据计算结果加工并装配了原理样机,通过试验对原理样机进行了振动特性测试和操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得到的声操控装置的振动特性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所建立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所提出的非共振行波和共振驻波均可实现ICF微球的有效操控,其中共振驻波驱动下微球的运动速度更快,验证了所提出的声操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该装置基于模态切换测控方法,无需显微镜即可实现ICF微球直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操控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ICF微球 振动模态 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志华 黄承绪 孙世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5-68,共4页
刚柔耦合多体机械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具有刚性和高频振荡的特点.Gear法通常被认为是求解刚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经典方法,但当微分方程具有高频振荡的特点时,Gear法失效,因为它不具备A稳定性区域.隐式Runge-Kutt... 刚柔耦合多体机械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具有刚性和高频振荡的特点.Gear法通常被认为是求解刚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经典方法,但当微分方程具有高频振荡的特点时,Gear法失效,因为它不具备A稳定性区域.隐式Runge-Kutta方法是具有A稳定性区域的方法,但它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文中用Gil法求解该动力学方程组,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 动力学 刚柔耦合 数值解 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双向耦合模型研究
6
作者 曾静 陶春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第三大健康问题。肌骨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当前脊柱侧弯主流的生物力学模型。然而,肌骨模型无法提供柔性体的变形和内应力情况,脊柱有限... 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我国中小学生面临的第三大健康问题。肌骨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当前脊柱侧弯主流的生物力学模型。然而,肌骨模型无法提供柔性体的变形和内应力情况,脊柱有限元模型的真实边界条件定义模糊,且目前这两种模型在脊柱侧弯领域仅实现单向耦合。因此,本研究结合二者优势,建立双向耦合脊柱侧弯模型,为研究AIS疾病提供新途径。方法招募一名AIS患者,采集其CT和站立位X-ray影像数据。首先通过3D Slicer和Geomagic重建其脊柱-肋骨-骨盆几何模型。随后导入Hypermesh建立由六面体单元网格构成的椎间盘和小关节,获得软组织有限元模型。同时,在Opensim Creator上创建包含188条椎旁肌的患者个性化上肢肌骨多体模型。最后基于Java编程耦合两种模型,模拟AIS脊柱在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时的力学响应。结果建立了AIS患者上肢肌骨多体模型和脊柱软组织有限元模型,实现了二者的双向耦合。耦合模型验证有效,且能够对AIS脊柱力学环境进行更加准确的仿真。结论本研究基于肌骨系统整体运动学,针对多柔体应力应变力学特征,开发了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双向耦合脊柱侧弯模型,二者优势互补,为AIS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上肢肌 站立位 多体动力学 生物力学模型 双向耦合 我国中小学生 椎旁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递推算法的绳系卫星系统刚柔耦合多体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钟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8-1195,共8页
利用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了空间绳系卫星系统(TSS)的铰接柔性杆动力学模型.所研究的绳系系统包含两颗刚体绳端卫星和一段连接两颗卫星的柔绳,柔绳离散为一系列球铰连接的弹性杆,考虑杆不均匀的纵向一维形变,并利用球铰的运动模拟柔绳的... 利用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了空间绳系卫星系统(TSS)的铰接柔性杆动力学模型.所研究的绳系系统包含两颗刚体绳端卫星和一段连接两颗卫星的柔绳,柔绳离散为一系列球铰连接的弹性杆,考虑杆不均匀的纵向一维形变,并利用球铰的运动模拟柔绳的弯曲和扭转;然后基于递推算法推导得出了该刚柔混合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绳系卫星系统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空间系绳的各向摆振和扭转,此外,递推算法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减少离散模型动力学方程的维数,从而大幅减少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系卫星系统(TSS) 多体系统 动力学递推算法 刚柔混合模型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火箭炮刚柔耦合多体发射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冯勇 马大为 +1 位作者 薛畅 陈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548,共4页
以多刚体动力学和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应用ADAMS、ANSYS软件,通过建立ADAMS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柔性定向管,对某火箭炮系统进行了发射动力学仿真和分析,得到了全炮的受力及振动情况,为今后更精... 以多刚体动力学和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应用ADAMS、ANSYS软件,通过建立ADAMS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柔性定向管,对某火箭炮系统进行了发射动力学仿真和分析,得到了全炮的受力及振动情况,为今后更精确的研究火箭炮的发射过程动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刚柔耦合多动力学 拉格朗日方程 多管火箭炮 发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月球着陆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逯运通 宋顺广 +1 位作者 王春洁 曾福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工况下的着陆动力学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着陆器着陆的缓冲性能分析结果,包括主支柱最大缓冲行程、左右辅助支柱最大缓冲行程、最大质心加速度响应;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着陆器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的着陆器缓冲试验提供了动力学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从能量角度对月球着陆器的着陆过程进行分析,弥补了缓冲试验难以进行能量分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器 刚柔耦合模型 动力学分析 缓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辉 洪嘉振 余征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91-1595,共5页
以由中心刚体与弹性梁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为对象 ,对比研究了一次近似和传统零次近似这两种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同一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 .首先从变形理论出发 ,导出了在结构动力学中被忽略的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项 ,建立了由中心刚体... 以由中心刚体与弹性梁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为对象 ,对比研究了一次近似和传统零次近似这两种耦合动力学模型在同一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 .首先从变形理论出发 ,导出了在结构动力学中被忽略的变形位移的二次耦合项 ,建立了由中心刚体与弹性梁构成的刚柔耦合系统的一次近似动力学模型 .通过计算反例 ,揭示了对于刚柔耦合多体系统 ,即使没有大范围旋转运动提供的强离心场 ,在某些条件下零次近似模型也不能正确描述柔性体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梁 刚柔耦合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柔性起重臂系统回转吊装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颜世军 彭剑 +1 位作者 刘泽 刘运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79,201,共6页
对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臂架系统回转吊载时的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吊臂与吊物系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梁杆单元对臂架结构进行离散,构建了该模型的... 对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臂架系统回转吊载时的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吊臂与吊物系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梁杆单元对臂架结构进行离散,构建了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格式。模型综合考虑了回转臂架的惯性力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刚柔耦合效应。对某超大吨起重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臂架系统 动力学模型 数值分析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发射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傅德彬 姜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89-1791,1796,共4页
为研究车载倾斜发射装置发射过程中动力学响应情况,以有限元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基础,建立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燃气流作用、液压缸变形、发射车架变形、发射转台变形以及发射箱支架变形等因素对发射装置动态响... 为研究车载倾斜发射装置发射过程中动力学响应情况,以有限元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基础,建立某型导弹发射装置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燃气流作用、液压缸变形、发射车架变形、发射转台变形以及发射箱支架变形等因素对发射装置动态响应的影响,获得各种因素对发射箱下沉量的影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刚柔耦合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过程,为发射过程扰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刚柔耦合模型 结构变形 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敏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锐 刘荣忠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于Kane方法建立了末敏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模型将降落伞处理为柔性体,并用模态展开法表达降落伞的弹性位移,用混合坐标来表达降落伞的位置,进行末敏弹系统的运动学分析。选取与末敏弹系统姿态相关的10个广义坐... 基于Kane方法建立了末敏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模型将降落伞处理为柔性体,并用模态展开法表达降落伞的弹性位移,用混合坐标来表达降落伞的位置,进行末敏弹系统的运动学分析。选取与末敏弹系统姿态相关的10个广义坐标,引入偏速度,分别推导相应的广义惯性力、广义主动力和广义内力。根据Kane方法的多柔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10自由度的末敏弹系统刚柔两体动力学方程。利用该模型,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得到了某型末敏弹系统稳态扫描段的弹道结果,为末敏弹系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刚柔耦合系统 末敏弹 动力学模型 KAN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轮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马星国 杨伟 +2 位作者 尤小梅 陈春刚 张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建立了行星轮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RecurDyn,仿真计算了行星轮系齿轮在完整工作周期所给定最危险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到了刚柔、柔柔齿轮副之间的动态接触力,与理论值比较吻合;同时得到了柔性行... 建立了行星轮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RecurDyn,仿真计算了行星轮系齿轮在完整工作周期所给定最危险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到了刚柔、柔柔齿轮副之间的动态接触力,与理论值比较吻合;同时得到了柔性行星齿轮和太阳轮的动态等效应力分布云图,以及任意节点的等效应力,分析出行星轮破坏的原因,为行星轮的动态优化设计和灵敏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刚柔耦合 多体动力学 RECURDY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刚体-楔形梁-质点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永安 邓子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49,共7页
研究了中心刚体-楔形梁-质点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动力学响应。楔形梁为Euler-Bernoulli梁,高度和宽度都沿着梁的长度方向线性变化。利用广义Hamilton原理和一阶近似耦合模型得到了含有楔形梁完全耦合且时变的微分/代数控制方程。考虑了离... 研究了中心刚体-楔形梁-质点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动力学响应。楔形梁为Euler-Bernoulli梁,高度和宽度都沿着梁的长度方向线性变化。利用广义Hamilton原理和一阶近似耦合模型得到了含有楔形梁完全耦合且时变的微分/代数控制方程。考虑了离心刚化效应,利用有限元得到了系统完全耦合的有限维方程。忽略轴向与横向位移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系统的一致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最后对楔形梁和等截面梁在有无端部质点的四种结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显著差异,重点比较了同等条件下楔形梁与等截面梁的差异指数,说明均匀梁和楔形梁的截面细微的差别能够导致系统频率和动力学响应的明显差别。指出实际系统中使用楔形梁模型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HAMILTON原理 动力学建模 有限元 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空间机构热态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林鹏 王汉平 +2 位作者 杨鸣 魏广威 王绍助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78-81,共4页
借助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复杂空间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控制规律来实现该机构特定姿态的运动。使用有限元方法将非均匀分布的载荷转化为便于添加的节点集中力。采用实体板壳和模态缩减技术将主要承载部件柔性化处理,建立了复... 借助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复杂空间机构的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控制规律来实现该机构特定姿态的运动。使用有限元方法将非均匀分布的载荷转化为便于添加的节点集中力。采用实体板壳和模态缩减技术将主要承载部件柔性化处理,建立了复杂空间机构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并验证可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基于实体板壳-模态综合-载荷移置-刚柔耦合的复杂空间机构的热态多体动力学的建模方法,该建模思路和方法对其他类似机构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机构 多体动力学 建模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齿轮箱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
17
作者 张建超 夏子阳 +1 位作者 胡玉飞 陈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针对高速列车齿轮箱振动特性问题,利用3D扫描设备对高速列车齿轮箱箱体进行了逆向三维建模。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含齿轮箱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齿轮箱传动系统刚柔耦合仿真模型,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得到了箱体在轨道谱激励下... 针对高速列车齿轮箱振动特性问题,利用3D扫描设备对高速列车齿轮箱箱体进行了逆向三维建模。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含齿轮箱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齿轮箱传动系统刚柔耦合仿真模型,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得到了箱体在轨道谱激励下的载荷特征,并将其与齿轮箱传动系统耦合模型相联立,对箱体在内外激励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上箱体小齿轮上端与下箱体底部振动位移及加速度较大,上箱体大齿轮附近振动位移及振动加速度相对较小等规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齿轮箱 刚柔耦合 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强夯机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顺德 谢高兰 +2 位作者 曹旭阳 白朝阳 李冬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1年第3期284-289,共6页
履带式强夯机工作级别高,工作环境恶劣,在突然释放夯锤时,整机受到强大冲击.在ADAMS动力学仿真环境下联合Pro/E和ANSYS软件建立400 t.m强夯机整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对其突然卸载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卸载过程中结构件的振动响应、整机的... 履带式强夯机工作级别高,工作环境恶劣,在突然释放夯锤时,整机受到强大冲击.在ADAMS动力学仿真环境下联合Pro/E和ANSYS软件建立400 t.m强夯机整机的刚柔耦合模型,对其突然卸载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卸载过程中结构件的振动响应、整机的稳定性,对柔性体的动态应力及整机动态响应参数进行分析,为整机的疲劳寿命分析及部件的设计改进与优化提供载荷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机 刚柔耦合模型 ADAMS软件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模型在机枪发射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志刚 何卡曼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49,共5页
应用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和ADAMS软件,以机枪为研究对象,把枪身以及自动机作为刚体,把对膛口响应影响较大的枪架和身管作为柔性体,进行连发射击的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证明考虑柔体效应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比刚体模型更贴近实际机... 应用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和ADAMS软件,以机枪为研究对象,把枪身以及自动机作为刚体,把对膛口响应影响较大的枪架和身管作为柔性体,进行连发射击的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证明考虑柔体效应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比刚体模型更贴近实际机枪发射的情况,而且克服了用有限元法求解膛口动态响应时无法考虑自动机在机匣中的相对移动对动态响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仿真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机枪 柔性多体动力学 膛口响应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关节SCARA机器人的双柔性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国林 王合闯 +2 位作者 张文 林俊享 黄观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
针对电子装配机器人高速高精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利用柔性铰链变形补偿轴承摩擦死区,实现高精度定位运动的刚柔耦合关节SCARA机器人的概念设计,并建立考虑柔性铰链变形与机械臂一阶弹性变形的双柔性动力学模型。首先,设计一种刚柔耦合轴... 针对电子装配机器人高速高精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利用柔性铰链变形补偿轴承摩擦死区,实现高精度定位运动的刚柔耦合关节SCARA机器人的概念设计,并建立考虑柔性铰链变形与机械臂一阶弹性变形的双柔性动力学模型。首先,设计一种刚柔耦合轴承的结构,通过轴承中柔性铰链的变形量主动补偿摩擦死区引起的定位误差;在每个关节处引入两个扭转弹簧,分别模拟柔性铰链和机械臂的弹性变形;其次,建立关节的摩擦模型以模拟关节摩擦环境;然后,使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建立包含摩擦信息与振动信息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开环和闭环的数值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刚柔耦合关节 弹性振动 双柔性动力学模型 关节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