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各受载条件下屈曲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韬
莫时旭
+2 位作者
向勇斌
邹泽群
郑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为探究对于刚性基底上边界不同弹性转动约束刚度矩形板的单侧屈曲行为,研究了在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薄板四边受线性压力和均布剪力屈曲的问题.采用Rayleigh-Ritz法,依据不同受载情况的屈曲形变提出合适的挠曲面函数,由板屈曲时...
为探究对于刚性基底上边界不同弹性转动约束刚度矩形板的单侧屈曲行为,研究了在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薄板四边受线性压力和均布剪力屈曲的问题.采用Rayleigh-Ritz法,依据不同受载情况的屈曲形变提出合适的挠曲面函数,由板屈曲时能量的变分推得临界屈曲荷载理论解.运用相关性稳定验算公式,获得薄板在弯-剪复合应力下的屈曲公式.建立相关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基底刚度和弯剪比对弯-剪复合屈曲应力的影响,并与一个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半充填混凝土作刚性基底时可简化为刚度系数略低于5的弹性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薄板
RITZ法
刚性基底
弹性转动约束
临界屈曲系数
弯-剪复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确定结构基底等效输入地震动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窦立军
杨柏坡
雷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3,共7页
本文用理论和实例计算分析了土与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根据基底等效输入的地震动相对入射地震动的传递函数特点研究出了一种等效输入的方法,该方法比较好地反映了场地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基底等效输入的影响。为利用刚性基底假设理论...
本文用理论和实例计算分析了土与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根据基底等效输入的地震动相对入射地震动的传递函数特点研究出了一种等效输入的方法,该方法比较好地反映了场地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基底等效输入的影响。为利用刚性基底假设理论来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输人
传递函数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刚性基底
假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丁海平
任琼洁
于彦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国内外已经建立许多井下台阵,并得到了不同深度处的地震记录。通过这些井下台阵地震记录,对真实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响应的再现模拟分析,对完善土层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了当采用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土层反应分析...
国内外已经建立许多井下台阵,并得到了不同深度处的地震记录。通过这些井下台阵地震记录,对真实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响应的再现模拟分析,对完善土层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了当采用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土层反应分析的输入地震波时,土层计算模型应选用刚性底边界,并利用日本千叶场地的竖向钻孔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土层地震响应模拟,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1)当直接选取井下实测强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底边界应该采用刚性边界;(2)对于本文选取的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土层地震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台阵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等效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竖向台阵地震记录进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边界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任琼洁
丁海平
于彦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4,共7页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例,采用DEEPSOIL和LSSRLI-1通用程序,以弹性基底边界条件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比较这2个程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其一致性和可靠性;最后以某一深度处的地震响应为输入,建立与该深度匹配的刚性基底土层计算模型,使用DEEPSOIL程序对该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前述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直接使用井下台阵记录计算时,土层模型底部应选用刚性基底的结论,该结论将有助于正确利用地下强震记录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弹性
基
底
传递函数
竖向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某些特征
5
作者
陈炳蔚
王彦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2期45-53,共9页
以昆仑中央断裂为界,青藏高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 ̄[1]。北部的造山带是在刚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造山前期是裂陷槽发展阶段,并经简单的碰合褶皱成山。造山期后构造变形也简单,以逆冲、叠覆构造为主。南部的造山带是在柔性基...
以昆仑中央断裂为界,青藏高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 ̄[1]。北部的造山带是在刚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造山前期是裂陷槽发展阶段,并经简单的碰合褶皱成山。造山期后构造变形也简单,以逆冲、叠覆构造为主。南部的造山带是在柔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活动性强,经多旋回开、合,造山前期出现有连贯性较好的洋盆及两侧广阔的陆缘沉积,造山期后变形复杂,除逆冲、叠覆构造外,出现大量平移断层。这一总的构造格局形成了青藏高原造山带一系列独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造山带
刚性基底
柔性
基
底
古西域地台
再生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各受载条件下屈曲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韬
莫时旭
向勇斌
邹泽群
郑艳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6801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9JJA160040)资助项目。
文摘
为探究对于刚性基底上边界不同弹性转动约束刚度矩形板的单侧屈曲行为,研究了在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薄板四边受线性压力和均布剪力屈曲的问题.采用Rayleigh-Ritz法,依据不同受载情况的屈曲形变提出合适的挠曲面函数,由板屈曲时能量的变分推得临界屈曲荷载理论解.运用相关性稳定验算公式,获得薄板在弯-剪复合应力下的屈曲公式.建立相关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基底刚度和弯剪比对弯-剪复合屈曲应力的影响,并与一个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半充填混凝土作刚性基底时可简化为刚度系数略低于5的弹性基底.
关键词
矩形薄板
RITZ法
刚性基底
弹性转动约束
临界屈曲系数
弯-剪复合应力
Keywords
rectangular plate
Ritz method
rigid foundation
rotationally restrained boundary
critical buckling coefficient
combined bending-shear stress
分类号
TB12 [理学—工程力学]
O343.9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确定结构基底等效输入地震动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
4
2
作者
窦立军
杨柏坡
雷艳
机构
同济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9895410)
文摘
本文用理论和实例计算分析了土与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根据基底等效输入的地震动相对入射地震动的传递函数特点研究出了一种等效输入的方法,该方法比较好地反映了场地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基底等效输入的影响。为利用刚性基底假设理论来分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方法。
关键词
等效输人
传递函数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刚性基底
假设理论
Keywords
equivalent input
transfer function
soil structure dynamic interaction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丁海平
任琼洁
于彦彦
机构
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苏州科技学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3)
文摘
国内外已经建立许多井下台阵,并得到了不同深度处的地震记录。通过这些井下台阵地震记录,对真实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响应的再现模拟分析,对完善土层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了当采用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土层反应分析的输入地震波时,土层计算模型应选用刚性底边界,并利用日本千叶场地的竖向钻孔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土层地震响应模拟,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1)当直接选取井下实测强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底边界应该采用刚性边界;(2)对于本文选取的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土层地震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
关键词
竖向台阵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等效线性化方法
Keywords
vertical borehole array
site seismic response
rigid base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竖向台阵地震记录进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边界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任琼洁
丁海平
于彦彦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23)资助
文摘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例,采用DEEPSOIL和LSSRLI-1通用程序,以弹性基底边界条件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比较这2个程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其一致性和可靠性;最后以某一深度处的地震响应为输入,建立与该深度匹配的刚性基底土层计算模型,使用DEEPSOIL程序对该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前述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直接使用井下台阵记录计算时,土层模型底部应选用刚性基底的结论,该结论将有助于正确利用地下强震记录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
关键词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弹性
基
底
传递函数
竖向台阵
Keywords
sites seismic ground response
rigid base
elastic base
transfer function
vertical borehole arra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某些特征
5
作者
陈炳蔚
王彦斌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2期45-53,共9页
文摘
以昆仑中央断裂为界,青藏高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 ̄[1]。北部的造山带是在刚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造山前期是裂陷槽发展阶段,并经简单的碰合褶皱成山。造山期后构造变形也简单,以逆冲、叠覆构造为主。南部的造山带是在柔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活动性强,经多旋回开、合,造山前期出现有连贯性较好的洋盆及两侧广阔的陆缘沉积,造山期后变形复杂,除逆冲、叠覆构造外,出现大量平移断层。这一总的构造格局形成了青藏高原造山带一系列独有的特征。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造山带
刚性基底
柔性
基
底
古西域地台
再生造山带
Keywords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orogenic belts rigid basement soft basement rejuvenate orogenic belt paleo- Western-domains platform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各受载条件下屈曲分析
吴韬
莫时旭
向勇斌
邹泽群
郑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确定结构基底等效输入地震动的简化方法
窦立军
杨柏坡
雷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丁海平
任琼洁
于彦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竖向台阵地震记录进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边界问题
任琼洁
丁海平
于彦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某些特征
陈炳蔚
王彦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