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理念及其时代性阐释——以小说《明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66,共7页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 夏目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包含艺术方法论及人生观的双重含义,且较为集中地蕴含于小说《明暗》中。该小说通过"则天去私"与"自我"的对立体系,呈现作者对待新旧文化的立场差异。利用人物不同气质的对比效应,彰显作者对立足现实而又超脱现实的自然人生观的崇尚态度。"则天去私"既包含禅学意境,又流露出对西洋近代文化思想的距离感。该理念与漱石所处的时代思想密不可分,与"明治精神"相关联,并非意味着完全脱离世间的禅学意境,而是包含时代性因素,属于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脱世俗的"自然"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明暗》 则天去私 明治精神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目漱石汉诗的道家意蕴与“则天去私”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3,共6页
夏目漱石创作了二百余首汉诗,足显其深厚的汉学功底。其汉诗与言志略异,蕴涵了他的精神世界与人生感悟,尤其“求道”精神和道家思想贯穿始终,凸显漱石汉诗的主题特质,如诗中对理想乡——“白云乡”的描绘,透射出浓郁的道家意蕴。夏目漱... 夏目漱石创作了二百余首汉诗,足显其深厚的汉学功底。其汉诗与言志略异,蕴涵了他的精神世界与人生感悟,尤其“求道”精神和道家思想贯穿始终,凸显漱石汉诗的主题特质,如诗中对理想乡——“白云乡”的描绘,透射出浓郁的道家意蕴。夏目漱石的“道”是扬弃主观执念、顺任道法自然的超然境界。乖离尘俗的“白云乡”是精神自由的澄净,与庄子“乘物以游心”之“逍遥游”同质。由此,他后期提出的“则天去私”的思想正是“悟道”的升华,也是他人生观和文艺观的道家哲思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白云乡 道家 则天去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日本近代文学的“东洋回归”现象
3
作者 黄芳 《外国语文》 1999年第2期38-40,45,共4页
在20世纪日本文坛上,无论是余裕派的夏目漱石、森鸥外,还是唯美派的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大多数都曾留学西方,受到过西方文学思想的洗礼,但对日本传统仍怀有“乡愁”,最后纷纷回归。本文就这一“东洋... 在20世纪日本文坛上,无论是余裕派的夏目漱石、森鸥外,还是唯美派的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大多数都曾留学西方,受到过西方文学思想的洗礼,但对日本传统仍怀有“乡愁”,最后纷纷回归。本文就这一“东洋回归”现象进行了探讨,并对东西文学的差异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回归 则天去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