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而不通”——略论刘知几史学批评的矛盾之处 |
杨玉莹
张辉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2
|
《三国志》裴注对刘知幾史学批评的影响 |
刘治立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3
|
刘知几辞赋观的史家立场及其意义 |
刘伟生
|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刘知几的“文德”说 |
黄坤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5
|
刘知幾的史料学理论成就 |
赵海旺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刘知几经学思想试探 |
吴建伟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7
|
刘知几评史馆修史 |
许凌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4 |
2
|
|
8
|
刘知几史书方法论的批判性 |
蔡国相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9
|
论“道”、“政”之间的传统史家权力——以刘知几为中心的考察 |
姜昧茗
申晓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0
|
刘知几史学理论初探 |
张振佩
|
《贵州文史丛刊》
|
1986 |
0 |
|
11
|
刘知几论编史修志与档案的关系 |
彭龙珠
|
《机电兵船档案》
|
2000 |
0 |
|
12
|
究竟何为重要的中共党史研究?——“碎片化”问题再思考 |
应星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刘知几的进步的史学思想 |
白寿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59 |
7
|
|
14
|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明道自觉 |
刘雄伟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5
|
中国哲学与史学——兼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的历史哲学 |
张学智
|
《船山学刊》
|
2021 |
2
|
|
16
|
略论《史通》的文献学价值 |
左新春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7
|
由“史”字论殷代的“史官”并非史官 |
田标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7 |
1
|
|
18
|
疏密相济与工写兼该——略谈牛鹏飞绘画 |
谷卿
|
《中国书画》
|
2016 |
0 |
|
19
|
史意、史识、史学、史法——评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
熊笃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4 |
2
|
|
20
|
《史通》评唐代修史 |
杨绪敏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