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行对照,以探求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并且,通过对《和番记》的文本内在形式进行分析,辅之以有关考证,从而达到论述《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有亲缘关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和番记》
南戏《
刘文龙
》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宣德写本金钗记校后记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念兹
《学术研究》
1982年第4期98-105,共8页
新发现的写本《金钗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一书的手抄本,又简称《刘希必金钗记》。它是新近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的抄写本,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又是一部早已失传的著名的宋元南戏剧本,在戏曲文献宝库中,是...
新发现的写本《金钗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一书的手抄本,又简称《刘希必金钗记》。它是新近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的抄写本,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又是一部早已失传的著名的宋元南戏剧本,在戏曲文献宝库中,是罕见的海内孤本。这是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今拟定其名目为《宣德写本金钗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龙
金钗
正始
宋元南戏
戏曲文物
肖氏
明代
九宫大成
永乐大典
正字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琵琶记》在南戏传奇中的地位与影响
3
作者
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7-75,共9页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衡曲尘谭·作家偶评》);日人青木正儿说:“《琵琶记》实为南戏复兴之第一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南戏
发展史
赵贞女
艺术形式
明传奇
刘文龙
南词
作品
赵五娘
戏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具介绍
4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5,共1页
2F—50型液肥深施器由四川省三台县农民技术员刘文龙发明的2F—50型液肥深施器(又名土壤注射器)与农村普遍使用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地膜作物、密植作物、玉米、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液注射深施。具有结构简单、...
2F—50型液肥深施器由四川省三台县农民技术员刘文龙发明的2F—50型液肥深施器(又名土壤注射器)与农村普遍使用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地膜作物、密植作物、玉米、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液注射深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少、工效高、成本低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简单
深施器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使用
机具
精少量播种
棉花
谷物
刘文龙
背负式喷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平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文摘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行对照,以探求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并且,通过对《和番记》的文本内在形式进行分析,辅之以有关考证,从而达到论述《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有亲缘关系之目的。
关键词
贵池傩戏《和番记》
南戏《
刘文龙
》
亲缘关系
分类号
J809.244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宣德写本金钗记校后记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念兹
出处
《学术研究》
1982年第4期98-105,共8页
文摘
新发现的写本《金钗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一书的手抄本,又简称《刘希必金钗记》。它是新近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的抄写本,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又是一部早已失传的著名的宋元南戏剧本,在戏曲文献宝库中,是罕见的海内孤本。这是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今拟定其名目为《宣德写本金钗记》。
关键词
刘文龙
金钗
正始
宋元南戏
戏曲文物
肖氏
明代
九宫大成
永乐大典
正字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琵琶记》在南戏传奇中的地位与影响
3
作者
李中耀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7-75,共9页
文摘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衡曲尘谭·作家偶评》);日人青木正儿说:“《琵琶记》实为南戏复兴之第一杰作。
关键词
民间南戏
发展史
赵贞女
艺术形式
明传奇
刘文龙
南词
作品
赵五娘
戏剧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具介绍
4
出处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5,共1页
文摘
2F—50型液肥深施器由四川省三台县农民技术员刘文龙发明的2F—50型液肥深施器(又名土壤注射器)与农村普遍使用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地膜作物、密植作物、玉米、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液注射深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少、工效高、成本低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
关键词
结构简单
深施器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使用
机具
精少量播种
棉花
谷物
刘文龙
背负式喷雾器
分类号
S224.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
王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宣德写本金钗记校后记
刘念兹
《学术研究》
198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琵琶记》在南戏传奇中的地位与影响
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机具介绍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