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 《和番记)是贵池傩戏中经常演出的一个剧目,《刘文龙》是早已失传的南戏中的一出。本文从溯源入手,将《和番记》与钱南扬对南戏《刘文龙》的辑佚之曲进行比较,并与广东潮州出土的南戏"改编本"--明宣德写本《刘希必金钗记》进行对照,以探求它们的一脉相承性。并且,通过对《和番记》的文本内在形式进行分析,辅之以有关考证,从而达到论述《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有亲缘关系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池傩戏《和番记》 南戏《刘文龙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德写本金钗记校后记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念兹 《学术研究》 1982年第4期98-105,共8页
新发现的写本《金钗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一书的手抄本,又简称《刘希必金钗记》。它是新近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的抄写本,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又是一部早已失传的著名的宋元南戏剧本,在戏曲文献宝库中,是... 新发现的写本《金钗记》,是《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一书的手抄本,又简称《刘希必金钗记》。它是新近出土的明代宣德七年的抄写本,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物,它又是一部早已失传的著名的宋元南戏剧本,在戏曲文献宝库中,是罕见的海内孤本。这是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今拟定其名目为《宣德写本金钗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龙 金钗 正始 宋元南戏 戏曲文物 肖氏 明代 九宫大成 永乐大典 正字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琵琶记》在南戏传奇中的地位与影响
3
作者 李中耀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7-75,共9页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 元末明初人高明写就的《琵琶记》历来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谈到高明及《琵琶记》,明人张琦说:“自金、元入中国,……大江南北,渐染胡语;而东南之士,稍稍变体,别为南曲,高则诚氏赤帜一时,以后南词渐广,二家(指北曲、南戏)鼎峙”(《衡曲尘谭·作家偶评》);日人青木正儿说:“《琵琶记》实为南戏复兴之第一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南戏 发展史 赵贞女 艺术形式 明传奇 刘文龙 南词 作品 赵五娘 戏剧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具介绍
4
《农机推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5,共1页
2F—50型液肥深施器由四川省三台县农民技术员刘文龙发明的2F—50型液肥深施器(又名土壤注射器)与农村普遍使用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地膜作物、密植作物、玉米、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液注射深施。具有结构简单、... 2F—50型液肥深施器由四川省三台县农民技术员刘文龙发明的2F—50型液肥深施器(又名土壤注射器)与农村普遍使用的16型背负式喷雾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地膜作物、密植作物、玉米、棉花、烤烟、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液注射深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少、工效高、成本低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简单 深施器 主要技术参数 配套使用 机具 精少量播种 棉花 谷物 刘文龙 背负式喷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