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恒小说的叙事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7,共4页
本文从叙事的视角探讨刘恒的小说,认为刘恒小说采取了“虚置/强化”、“回忆”两种主要的叙事模式,它们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蕴涵着复杂的反思批判和悲悯认同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刘恒小说 叙事模式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恒论——对刘恒小说创作的回顾性阅读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德培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5期19-26,共8页
老实说,给刘恒写作家论,是违反了我平时的写作惯例的。在读到1988年刘恒的小说创作之前,我那经常引以为自豪的资料库里并没有刘恒的名字,这就是说我的没有注意至少是证明了我所犯下的一个预测性方面的错误。而如今他的中篇小说《白涡》... 老实说,给刘恒写作家论,是违反了我平时的写作惯例的。在读到1988年刘恒的小说创作之前,我那经常引以为自豪的资料库里并没有刘恒的名字,这就是说我的没有注意至少是证明了我所犯下的一个预测性方面的错误。而如今他的中篇小说《白涡》、《虚证》与《伏羲伏羲》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震惊,我几乎难以想象,在这文学创作大萧条的日子里,昔日如火如荼的创作热情在骤降,旺盛的想象力在衰退,从来都是引人注目的纯文学已移向偏僻的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刘恒小说 伏羲 当代小说 叙述者 心理分析 故事 中篇小说 虚证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的宿命——刘恒小说创作的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以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8,共9页
自《狗日的粮食》问世后,死亡——这令人类畏惧而困惑的幽灵就同青年作家刘恒手中之笔结下不解之缘,在他陆续发表的十几篇小说中,除了中篇小说《白涡》外,几乎篇篇都无法回避地触及死亡。在刘恒的笔下,死亡,时而展露出无望的苦楚,时而... 自《狗日的粮食》问世后,死亡——这令人类畏惧而困惑的幽灵就同青年作家刘恒手中之笔结下不解之缘,在他陆续发表的十几篇小说中,除了中篇小说《白涡》外,几乎篇篇都无法回避地触及死亡。在刘恒的笔下,死亡,时而展露出无望的苦楚,时而勾勒出罪恶的狰狞,时而显现出超脱的慰藉。它时隐时显,或明或暗,总占有一席不容忽视的位置。它不仅作为作家营建小说构架的不可或缺的支撑点,而且成为人物命运的必然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人物 小说创作 自然死亡 刘恒小说 伏羲 道德评判 虚证 宿命 中篇小说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者与勘探者的故事——刘恒及其小说世界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19,共6页
一到了1989年上半年,刘恒发出小说拢共已有十二年的历史。一个还算年轻的作者(他出于1954年),这个数字不算少。可是当1986年《狗日的粮食》引起注意之前,谁知道有个潜力不小的刘恒,日后会有一番表现:现在说起来,他的路数不孬,以后如何... 一到了1989年上半年,刘恒发出小说拢共已有十二年的历史。一个还算年轻的作者(他出于1954年),这个数字不算少。可是当1986年《狗日的粮食》引起注意之前,谁知道有个潜力不小的刘恒,日后会有一番表现:现在说起来,他的路数不孬,以后如何也很难预测。文学之路,曲直宽窄,似乎一半在机缘,一半在人为。先说“人为”。想把小说写好,发表出来,能得到积极的回应,这是常情,除了图赚钱而滥造,无须多说。怎么写?这在刘恒恐怕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找别人没有而自己可以有的东西,如题材、气质、经验及对经验的组织。另一个是能引起人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者 小说世界 刘恒小说 讲故事 经验 粮食 精神分析 伏羲 对象主体 本能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朔、刘恒作品与都市青年心态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承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8-40,共3页
近两年,中国电影界风风火火地刮起了一股"王朔、刘恒热".1988年,王朔"四子登科":米家山执导《顽主》、黄建新执导《轮回》、叶大鹰执导《大喘气》、夏纲执导《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引起极大反响.最近,谢飞根据... 近两年,中国电影界风风火火地刮起了一股"王朔、刘恒热".1988年,王朔"四子登科":米家山执导《顽主》、黄建新执导《轮回》、叶大鹰执导《大喘气》、夏纲执导《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引起极大反响.最近,谢飞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的影片《本命年》又掀起一阵波澜.王朔、刘恒的作品所以引起一阵沸沸扬扬,在于其细致而深刻地刻画了当代都市青年的一种心态:心灵世界茫然一片的流浪感.一、"雅努斯"时代与"多米诺骨牌效应"古罗马神话中有一位两面神叫雅努斯,一面朝着过去,一面朝着未来.我以为,中国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过去与未来交融、过渡、转型的时期.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转型期,各种思想、价值观念蜂拥而出,致使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青年面对这千变万幻、五光十色的都市浪潮茫然无措,找不到心灵的支点,于是产生了流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青年 王朔 心灵世界 黄建新 刘恒小说 中国电影 多余人 价值观念 作品 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作重评四篇
6
作者 朱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旧作重评四篇●朱伟《伏羲伏羲》《伏羲伏羲》无疑是1988年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1988年刘恒的竞技状态绝不逊色于1987年的李锐。1988年的刘恒颇有点像1985年的莫言。也许是短篇小说《狗日的粮食》迟到的反响给他带... 旧作重评四篇●朱伟《伏羲伏羲》《伏羲伏羲》无疑是1988年一部极为重要的作品。1988年刘恒的竞技状态绝不逊色于1987年的李锐。1988年的刘恒颇有点像1985年的莫言。也许是短篇小说《狗日的粮食》迟到的反响给他带来的自信,1988年他同时在城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兆言 枫杨 刘恒小说 技巧表演 作品 人物关系 童年记忆 喜剧性 童年视角 伏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