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悬的个体:谢灵运生存悲剧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程世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谢灵运作为东晋名士精神的集大成者,却生活在不允许名士精神自由存在的刘宋时代。身处于这样的历史遭际中,谢灵运走向了自然,然而自然更使他感到一种难以消解的生命本体的孤苦。正是在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困境中,谢灵运成为孤悬的个体... 谢灵运作为东晋名士精神的集大成者,却生活在不允许名士精神自由存在的刘宋时代。身处于这样的历史遭际中,谢灵运走向了自然,然而自然更使他感到一种难以消解的生命本体的孤苦。正是在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困境中,谢灵运成为孤悬的个体并终至毁灭。而这一毁灭,正是中国古代文人一次典型的梢神殉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东晋名士精神 刘宋时代 自然 孤悬个体 生命本体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延之诗歌风格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宗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96-100,共5页
南朝刘宋时代,政治上曾一度出现东晋以来未曾有过的繁荣气象。与此相辉映,诗坛上也产生了“千古文章于此一大变”的“元嘉之诗”,后人号之为元嘉体,尤以元嘉三大家最为引人注目。世移时易,人们对谢灵运和鲍照的创作给于愈来愈多的关注... 南朝刘宋时代,政治上曾一度出现东晋以来未曾有过的繁荣气象。与此相辉映,诗坛上也产生了“千古文章于此一大变”的“元嘉之诗”,后人号之为元嘉体,尤以元嘉三大家最为引人注目。世移时易,人们对谢灵运和鲍照的创作给于愈来愈多的关注及研究。相反,对颜延之及其诗歌创作,研究者们或者缄口不言,或者语焉不详,以致这位颇有时誉的诗人的地位在后世文学史家们的眼光里一落千丈。如此便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知道,文学以其对整个社会全面观照的个性而有别于其他学科。反之,只有对社会现象进行总体观照才能使文学的功能得以实现。作为刘宋时代一位名重一时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领域 社会现象 颜延之 研究者 语言形式 诗歌风格 句子 左传 刘宋时代 主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 被引量:6
3
作者 方立天 《文史哲》 1985年第4期41-42,共2页
研究魏晋玄学,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真实义蕴,而要把握魏晋玄学的意义,又必须对古代学者关于魏晋玄学的论述和魏晋玄学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再思”,深入地了解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古籍中比较全面地涉及魏晋玄学的范围和内涵的,是《... 研究魏晋玄学,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真实义蕴,而要把握魏晋玄学的意义,又必须对古代学者关于魏晋玄学的论述和魏晋玄学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再思”,深入地了解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古籍中比较全面地涉及魏晋玄学的范围和内涵的,是《南齐书·王僧虔传》引王氏诫子书。文中谈的《老子》、《庄子》、《周易》,以及论注百氏、荆州《八袠》、《才性四本》、《声无哀乐》七个方面,正是魏晋玄学的基本内涵。可见魏晋玄学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涉及道家的基本著作《老子》、《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道家学说 儒家 古籍 刘宋时代 基本内涵 思想资料 道学 声无哀乐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二谢到何逊——南朝山水诗发展轨迹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清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8-83,共6页
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到了刘宋时代,它才真正成为审美实体,成为诗人们的知己。使人欣喜的是,它的介入使中国诗歌的抒情达意找到了理想的媒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山水诗是南朝诗歌的一大收获。从宋至齐梁它经历了一个由山... 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到了刘宋时代,它才真正成为审美实体,成为诗人们的知己。使人欣喜的是,它的介入使中国诗歌的抒情达意找到了理想的媒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山水诗是南朝诗歌的一大收获。从宋至齐梁它经历了一个由山水与玄言杂揉到摆脱玄言而自立的过程。本文拟探寻它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轨迹 山水诗 谢灵运诗 刘宋时代 何逊 南朝诗歌 中国诗歌 玄言诗 艺术表现 抒情达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骈文的发展及成就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国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5期11-21,共11页
骈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这完全是由我国文字之为独音体所决定的。由于文字为独音体,乃可有字数相等的并列偶句,并可在偶句中讲求词义的对称。这种现象,由来久远,如《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论语·... 骈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这完全是由我国文字之为独音体所决定的。由于文字为独音体,乃可有字数相等的并列偶句,并可在偶句中讲求词义的对称。这种现象,由来久远,如《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论语·卫灵公》说:“言忠信,行笃敬。”《周易·乾卦文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刘宋时代 曹操 南北朝时代 班固 文字 宋孝武帝 三国志 事理 政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照的唯美倾向
6
作者 黄昌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53-55,共3页
齐梁诗歌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讲究藻彩,追求新奇,以雕琢章句来争胜。李谔在《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中就正确地指出过,齐梁时代的一般词风就是“竞一字之奇,争一句之巧。”这种浮艳雕琢的风气,也可以追溯到鲍照的刘宋时代。刘勰... 齐梁诗歌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讲究藻彩,追求新奇,以雕琢章句来争胜。李谔在《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中就正确地指出过,齐梁时代的一般词风就是“竞一字之奇,争一句之巧。”这种浮艳雕琢的风气,也可以追溯到鲍照的刘宋时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在评论刘宋一般诗人的趋向时就说过:“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可见齐梁诗人的“竞奇”“争巧”正是从刘宋诗人“争奇”“追新”中来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已崇尚词藻声色,颜延之的作品更是“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美倾向 庐山 齐梁诗 山水诗 诗歌艺术 颜延之 文心雕龙 刘宋时代 谢灵运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莫愁——与张弦、张震麟同志商榷
7
作者 夏振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于莫愁,我曾有一篇题为《莫愁试考》的拙文(下简称“拙文”)。莫愁在古代曾是很有影响的文学故事人物,可是现在,却被弄得形象混乱,面目不清。“拙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古代只有“乐府两莫愁”,一个是随南朝刘宋时代作品《莫愁乐》出... 关于莫愁,我曾有一篇题为《莫愁试考》的拙文(下简称“拙文”)。莫愁在古代曾是很有影响的文学故事人物,可是现在,却被弄得形象混乱,面目不清。“拙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古代只有“乐府两莫愁”,一个是随南朝刘宋时代作品《莫愁乐》出现的竟陵石城莫愁,一个是随南朝齐、梁时代作品《河中之水歌》出现的洛阳莫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谈 作品 丈夫 我国古代 刘宋时代 张弦 女子 莫愁湖 石城 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围棋九品制探源——兼对《体育辞典》“棋品”条目的纠补
8
作者 张如安 《体育文化导刊》 1989年第2期35-37,共3页
中国是围棋的故乡,早在先秦史官撰写的《世本》中就有了“尧造围棋”的记载,自上古迄两汉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围棋活动在曲折中发展,有了等级制度的萌芽。被后世目为棋道鼻祖的战国人弈秋,在《孟子·离娄》篇中被称为“
关键词 九品中正制 等级制度 先秦史官 历史时期 围棋九品制 孟子 中国古代 公元 邯郸 刘宋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