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正蒙》注解的朱子学特色——以刘儓《新刊正蒙解》为例的考察
1
作者 邸利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明代程朱理学位居官学,加之理学自身的演变,体现在《正蒙》注解中的理论诠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刘儓《新刊正蒙解》代表了典型的正统朱子学诠释色彩。刘儓不但以“理”诠释《正蒙》中的“太虚”,也以“理”诠释其中的“体”“神”“道”... 明代程朱理学位居官学,加之理学自身的演变,体现在《正蒙》注解中的理论诠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刘儓《新刊正蒙解》代表了典型的正统朱子学诠释色彩。刘儓不但以“理”诠释《正蒙》中的“太虚”,也以“理”诠释其中的“体”“神”“道”,把“性”理解为“所具之理”,把“尽心”理解为“穷理”,反映出明代朱子学重视客观知识的倾向,但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这一理解模式的一些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正蒙》 刘儓 朱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松江教授基于“土枢四象”理论辨证论治肺结节经验
2
作者 张悦 王雪慧 +1 位作者 陈叶 刘松江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肺结节归属中医“窠囊”“积聚”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脾、肺、肾三脏虚损是本虚,痰饮、气滞、瘀血为标实。“土枢四象”理论源自《四圣心源》,其内涵为脾居人体中央,是气机升降的基础,也是其余四... 肺结节归属中医“窠囊”“积聚”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脾、肺、肾三脏虚损是本虚,痰饮、气滞、瘀血为标实。“土枢四象”理论源自《四圣心源》,其内涵为脾居人体中央,是气机升降的基础,也是其余四脏之气循环流转、发挥生理功能的保证。刘松江教授基于“土枢四象”理论认为,肺结节以脾土虚损为本源,其病机为脾胃虚损,肺肾失养,水液内生,聚而成痰,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终成窠囊,治疗应以补益脾气为主,兼以祛痰散瘀、调理他脏。本文对刘教授辨证论治肺结节的经验加以总结、凝练,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土枢四象” 经验总结 松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宴大观园中刘姥姥的“丑角”形象分析
3
作者 于涛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红楼梦》第四十回主要写刘姥姥在贾府中的丑角表演。本文从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表现入手,对文学作品中丑角形象中“自觉的丑角”进行分析;探讨“表演给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看”这种行为模式所带来的丑角形象塑造上的特征,进而更加深入地... 《红楼梦》第四十回主要写刘姥姥在贾府中的丑角表演。本文从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表现入手,对文学作品中丑角形象中“自觉的丑角”进行分析;探讨“表演给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看”这种行为模式所带来的丑角形象塑造上的特征,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刘姥姥这个形象的深刻意蕴和她在整部作品中所处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丑角 不自觉 自觉 姥姥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尚义运用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蒋艳 郝家鹏 刘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刘尚义运用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毕节市中医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0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刘尚义运用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毕节市中医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0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大补阴丸加减进行治疗。规律治疗1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治疗前后糖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PG、HbAlc、2hPG、HOMA-IR、HOMA-β、TG、TC、LDL-C、HDL-C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医大师刘尚义通过“养阴法”治疗消渴病,对患者的血糖代谢、HOMA-IR、HOMA-β及血脂水平调节、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可考虑于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尚义 养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半农书简续编
5
作者 王风(整理) 夏寅(整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75,共27页
2024年是新文化运动健将刘半农(1891-1934)逝世90周年,为表纪念本刊推出专栏“新文化研究·刘半农小辑”。刘半农不仅为新文学贡献了创作实绩,也在民间文艺和语言学领域颇有建树,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先行研究大多聚焦于... 2024年是新文化运动健将刘半农(1891-1934)逝世90周年,为表纪念本刊推出专栏“新文化研究·刘半农小辑”。刘半农不仅为新文学贡献了创作实绩,也在民间文艺和语言学领域颇有建树,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先行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创作实绩,对于其他新文化建树关注不够。本专栏两位作者王风、夏寅近年来为刘半农文献辑佚与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又发现并整理出一批刘半农书简。这批书简以刘半农的语音实验及其参与的民歌俗曲整理出版为主要内容,借此可以管窥刘半农介入新文化运动的独特路径。另外,书简中有不少刘半农游戏笔墨创意设计的独特格式,可见其性情与文风。此点夏寅在考辨刘半农的两个隐僻笔名,以及发表于《语丝》的相关文章时又有更进一步阐发,精彩呈现了刘半农充满市井气的嬉笑怒骂风及《语丝》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农 游戏笔墨 创作实绩 民间文艺 《语丝》 实验语音学 书简 创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松龄《述刘氏行实》的多重解读
6
作者 柳卓娅 李雪晴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蒲松龄的《述刘氏行实》深切表达了他对妻子刘氏的感念,文字简约含蓄,感情真挚。此文蕴含了大量蒲松龄婚姻家庭以及其妻刘氏人生理念的信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可知蒲刘婚姻缔结的理念基础是德行为重,“不以贫为病”;蒲... 蒲松龄的《述刘氏行实》深切表达了他对妻子刘氏的感念,文字简约含蓄,感情真挚。此文蕴含了大量蒲松龄婚姻家庭以及其妻刘氏人生理念的信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可知蒲刘婚姻缔结的理念基础是德行为重,“不以贫为病”;蒲松龄一生科举之路举步维艰,家中贤妻是他成就背后的坚定支撑;她能体悟“山林自有乐地”,“但知止足”,尤其凸显中华优秀女性的智慧通达。有此根基,刘氏完全可以和蒲松龄平等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妻 氏行实 婚姻 优秀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刘姥姥形象的佛教喻义——人间形象的救助者
7
作者 仲鑫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3期60-71,共12页
《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及相关情节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刘姥姥虽是乡间贫婆,却有拔苦予乐的能力,其刘姓及牛性,不断“念佛”等信息,在在向读者提示了其身上的佛教特点。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刻画及故事铺陈,曹雪芹打破了人们对于救助者的... 《红楼梦》中刘姥姥形象及相关情节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刘姥姥虽是乡间贫婆,却有拔苦予乐的能力,其刘姓及牛性,不断“念佛”等信息,在在向读者提示了其身上的佛教特点。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刻画及故事铺陈,曹雪芹打破了人们对于救助者的惯常理解,抛出他对大乘佛教菩萨独特的超越时代的思考:平民化、生活化,展现自性,依靠自力,具有禅宗“水牯牛”般服务众生的慈悲济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姥姥 佛教 菩萨 水牯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姥姥“最成功”在哪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细读
8
作者 力勇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3期17-18,共2页
语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指出,“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那么,刘姥姥为什么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设计刘姥姥这... 语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指出,“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那么,刘姥姥为什么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设计刘姥姥这个形象,“最成功”之处在于她拥有“乡土眼光”,并让她用这种“乡土眼光”去“审视”贾府的光鲜亮丽。当林黛玉以一双俊眼审视过贾府的“大”和“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姥姥 《红楼梦》 贾府 林黛玉 文本细读 光鲜亮丽 大观园 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布谷基于扶阳与阴阳本体结构思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经验
9
作者 张孝祥 喻鑫荣 +2 位作者 全宇婷 刘布谷 林琳 《国医论坛》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刘布谷教授认为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标为痰饮瘀血内生,本为心阳亏虚。其基于扶阳与阴阳本体结构思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主张治病之道在于扶阳抑阴与扶阳化阴,治疗核心让阴阳回归其本位,治疗方法宜采用“扶... 刘布谷教授认为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标为痰饮瘀血内生,本为心阳亏虚。其基于扶阳与阴阳本体结构思想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主张治病之道在于扶阳抑阴与扶阳化阴,治疗核心让阴阳回归其本位,治疗方法宜采用“扶阳三焦次第法”,即早期桂枝法温通上中焦,中期四逆法温补下焦,后期补中益气汤培土固元。依次第枢转中下,使沤渎畅通,以期内外相交,上下相应,最终达到阴阳和合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思想 阴阳本体结构 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 次第治疗 胸痹 布谷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刘保和的“抓主症”小议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武丽娜 王俊玲 封丽华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
刘保和绘制了人体气运动基本模式图,发展了腹诊理论,提出用方“抓主症”,总结出乌梅丸的使用主症有三:左天枢穴压痛;口苦咽干而下腹部、下肢畏冷,饮食欲冷,但食后不舒;左关脉浮弦无力或细弱无力。通过阐述乌梅丸方证的经典记载及古医家... 刘保和绘制了人体气运动基本模式图,发展了腹诊理论,提出用方“抓主症”,总结出乌梅丸的使用主症有三:左天枢穴压痛;口苦咽干而下腹部、下肢畏冷,饮食欲冷,但食后不舒;左关脉浮弦无力或细弱无力。通过阐述乌梅丸方证的经典记载及古医家注释,结合3个乌梅丸应用案例,讨论如何“抓主症”,总结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保和 抓主症 气运动理论 腹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半农的两个隐僻笔名和《语丝》的一个侧面
11
作者 夏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6,94,共12页
北京时期的《语丝》周刊上,有位作者曾以“卜效廉”和“敦甲”为名发表游戏性文字多篇;从内容来看,应是与主编周作人关系密切的熟友。经对相关成说加以辨证,考证出此人当系《语丝》的重要同人作者刘半农,而这两个名字则是他的隐僻笔名... 北京时期的《语丝》周刊上,有位作者曾以“卜效廉”和“敦甲”为名发表游戏性文字多篇;从内容来看,应是与主编周作人关系密切的熟友。经对相关成说加以辨证,考证出此人当系《语丝》的重要同人作者刘半农,而这两个名字则是他的隐僻笔名。这些化名文章生成于同人社交的语境之下,风格谐谑,用词俚俗,多含隐语,不但能够增益对刘半农思想性情的理解,而且映照出《语丝》一刊人事文章交相影响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农 笔名 佚文 语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刘寄奴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12
作者 黄凯伟 许树萍 +5 位作者 李仰华 蔡素琴 杨惠琳 张辉 赵伟志 谭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0期1782-1789,共8页
目的:建立北刘寄奴标准汤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建立北刘寄奴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 目的:建立北刘寄奴标准汤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建立北刘寄奴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为标准筛选影响质量差异的标志物。采用HPLC测定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毛蕊花糖苷、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北刘寄奴标准汤剂指纹图谱有11个共有峰,各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指认峰1为咖啡酸、峰3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峰4为毛蕊花糖苷、峰6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峰7为异类叶升麻苷、峰10为木犀草素、峰11为芹菜素。CA结果表明,18批样品分为4类:S16~S18为一类、S4和S12为一类,S9、S11和S14为一类,其余批样品聚为一类。PCA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019%。OPLS-DA表明,峰11、峰9、峰7、峰5、峰4、峰10是影响北刘寄奴标准汤剂质量的关键性成分。18批北刘寄奴标准汤剂中毛蕊花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38%~2.17%、0.13%~0.73%、0.06%~0.2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可用于评价北刘寄奴标准汤剂的质量差异,对其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奴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豆之微 大有可观——刘姥姥形象塑造的多重价值阐释
13
作者 王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7-59,共3页
刘姥姥只是《红楼梦》中一位次要人物,然而却在《红楼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在刘姥姥形象分析、文本中的角色承担以及作用,对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重点刻画的唯一普通农民的价值稍显重视不够。本文旨在聚焦... 刘姥姥只是《红楼梦》中一位次要人物,然而却在《红楼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在刘姥姥形象分析、文本中的角色承担以及作用,对刘姥姥作为《红楼梦》中重点刻画的唯一普通农民的价值稍显重视不够。本文旨在聚焦刘姥姥人物形象塑造的多重价值,体悟《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群像,揭示精妙的艺术手法,挖掘时代价值,希望能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展示一个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角色价值 读者接受 姥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家庭到生产建设:戏曲电影《刘巧儿》的爱情话语嬗变
14
作者 王文慧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1950年代中后期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宣传的需要,大量婚姻题材电影应时而出。在延安时期通过不同文艺形式改编而为人熟知的“刘巧儿”,也被改编成带有时代印记的电影《刘巧儿》。有意味的是,影片通过以个人本位对群体本位话... 1950年代中后期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宣传的需要,大量婚姻题材电影应时而出。在延安时期通过不同文艺形式改编而为人熟知的“刘巧儿”,也被改编成带有时代印记的电影《刘巧儿》。有意味的是,影片通过以个人本位对群体本位话语的让渡,尽管强调了刘巧儿与女变工队员的婚姻自主性,却使爱情话语被悬置起来,以一种向往嫁给劳动模范的爱情观代替。这一叙事策略的转变,意味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婚姻问题的目的从维护边区稳定转向促进生产建设。对劳模英雄作出贡献给予肯定的表彰仪式,强化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使“劳模神圣”的价值观成为青年男女新中国建设的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儿 婚姻法 爱情话语 妇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与艺术发展:刘厚生“戏曲社会学”思想探微
15
作者 陈丹婷 《艺海》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戏曲社会学是戏曲艺术与社会学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戏曲研究与发展囿于戏曲本体而缺乏学科视野与艺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刘厚生是国内戏曲社会学的主力军,针对戏曲场域进行内部重组,是对戏曲社会学的内涵性解读;而对戏曲场域的外部整合,则... 戏曲社会学是戏曲艺术与社会学的有机结合,是解决戏曲研究与发展囿于戏曲本体而缺乏学科视野与艺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刘厚生是国内戏曲社会学的主力军,针对戏曲场域进行内部重组,是对戏曲社会学的内涵性解读;而对戏曲场域的外部整合,则属于戏曲社会学的外延化发展。刘厚生的戏曲社会学思想,既是顺应学科交叉与艺术发展的必然之举,又充分彰显其辩证的历史唯物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生 戏曲社会学 戏曲场域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问刘十九》中的意象英译
16
作者 韩正虎 王刚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2期3-6,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问刘十九》地方诗学特征显著:诗行以名词句呈现,意象勾连统一。本文将《问刘十九》中的意象英译置于语义、思维和逻辑三个维度:着眼意象的语义概念,主观认知及空间逻辑。译者在翻译实操中,保持意象的语义概念之真,以语境... 中国古典诗歌《问刘十九》地方诗学特征显著:诗行以名词句呈现,意象勾连统一。本文将《问刘十九》中的意象英译置于语义、思维和逻辑三个维度:着眼意象的语义概念,主观认知及空间逻辑。译者在翻译实操中,保持意象的语义概念之真,以语境再生概念意义;保持意象的思维认知之善,以妥善处理并具象显现主观认知;保持意象的逻辑统一之美,以复刻他者视域中的整体美感:凭借这三个手段,实现诗歌从地方性向世界性的知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世界性 《问十九》 意象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希夷诗歌的用典情况
17
作者 韦佳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31-33,共3页
初唐诗人刘希夷仅存的三十七首诗中,仅有三首未用典故,其余的三十四首诗每首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言典或事典,共计使用一百一十个典故,通过统计分析刘希夷诗歌中典故的运用,把握刘希夷直取前人诗文的几个字入诗、化用前人诗句、直用篇名或... 初唐诗人刘希夷仅存的三十七首诗中,仅有三首未用典故,其余的三十四首诗每首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言典或事典,共计使用一百一十个典故,通过统计分析刘希夷诗歌中典故的运用,把握刘希夷直取前人诗文的几个字入诗、化用前人诗句、直用篇名或诗句入诗三种用语典的情况;正用事典和反用事典两种用事典的情况;刘希夷典故的运用促使诗歌具备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这四个盛唐之音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夷 诗歌 用典情况 盛唐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主问”引领,开展任务探究——《刘姥姥进大观园》主问题教学设计
18
作者 吴艳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4期47-48,共2页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塑造最成功的乡村老人形象。刘姥姥聪明能干、善良正直,明事理而重情义,又有着坚韧不拔的人性。她三进荣国府,给沉闷而了无生趣的贾府带去了朴素的乡村牧歌式的欢声笑语。读了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基于乡...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塑造最成功的乡村老人形象。刘姥姥聪明能干、善良正直,明事理而重情义,又有着坚韧不拔的人性。她三进荣国府,给沉闷而了无生趣的贾府带去了朴素的乡村牧歌式的欢声笑语。读了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基于乡村老人刘姥姥的这次“进贾府”,学生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时,我希望从学生的提问中寻找阅读“主问题”以建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姥姥 《红楼梦》 老人形象 大观园 荣国府 贾府 课堂教学 曹雪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垫、调停有方——谈《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中的“笑”
19
作者 黄玉秀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4期49-50,共2页
曹雪芹因“无材可去补苍天”,“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从而写作经典著作《红楼梦》。整个《红楼梦》流淌的便是作者的“辛酸泪”。但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却以“笑”成文,暗指将来贾府丝丝“辛酸泪”。教... 曹雪芹因“无材可去补苍天”,“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从而写作经典著作《红楼梦》。整个《红楼梦》流淌的便是作者的“辛酸泪”。但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却以“笑”成文,暗指将来贾府丝丝“辛酸泪”。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我以鸳鸯、凤姐创造的“闺阁雅谑”为中心,引导学生细读曹雪芹的“写笑艺术”——铺垫“笑”、调停“笑”,从而进入见证“笑”、咀嚼“笑”的阅读境界,上出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红轩 姥姥 凤姐 《红楼梦》 章回 大观园 曹雪芹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观园中刘姥姥的形象和意义——《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拓展研习
20
作者 刘晓晖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5期27-28,共2页
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学生的提问引起了我的思考:课文题目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可是课文内容却没有写她从何地来,如何进,进到哪里。也没有交代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这个题目是不是有问题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九年级学生还没... 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学生的提问引起了我的思考:课文题目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可是课文内容却没有写她从何地来,如何进,进到哪里。也没有交代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这个题目是不是有问题呢?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九年级学生还没有通读《红楼梦》,还没有全面了解刘姥姥的形象意义,没有全面认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价值。那么,立足大观园来看,刘姥姥的形象和环境、人物等层面的价值在哪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姥姥 大观园 形象意义 课文内容 全面认知 读《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