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砟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令坤 蒋丽忠 余志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9,共7页
建立了38自由度高速列车(动车/拖车)空间振动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引进PEER-NGA强震记录,建立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钢轨-桥梁-支座-桥墩-桩土系统精细计算模型,考虑支座刚度和桩土作用及近... 建立了38自由度高速列车(动车/拖车)空间振动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引进PEER-NGA强震记录,建立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钢轨-桥梁-支座-桥墩-桩土系统精细计算模型,考虑支座刚度和桩土作用及近场地震效应的影响,以高速铁路32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计算了有/无砟轨道约束下高速列车-桥梁时系统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三层无砟轨道时列车-桥梁系统模型由于桥梁刚度过大,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的各项地震响应较列车-钢轨-桥梁系统有较大增加;对于有/无地震作用时,采用无砟轨道均可有效改进列车走行性能,近断层地震脉冲效应对有/无砟轨道约束系统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指标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约束 高速铁路 列车-桥梁系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结构层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令坤 左一舟 陈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共3页
基于非线性弹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蠕滑理论,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精细化计算模型,以高速铁路32 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分别计算有(无)无砟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及... 基于非线性弹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蠕滑理论,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精细化计算模型,以高速铁路32 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分别计算有(无)无砟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指标并作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桥梁的动力响应,不考虑无砟轨道时结构变位等动力响应减小;对于列车的动力响应,不考虑无砟轨道时,多数列车动力响应及走行安全指标有较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约束 高速铁路 列车-桥梁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智辉 肖舒晴 +2 位作者 何旭辉 菅振华 蔡陈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10-4220,共11页
由于跨座式单轨轨面不平顺激励具有随机特性,所以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随机性值得探讨。通过建立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分析模型,分析在大量不平顺样本组作用下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离散性。研究... 由于跨座式单轨轨面不平顺激励具有随机特性,所以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随机性值得探讨。通过建立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分析模型,分析在大量不平顺样本组作用下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离散性。研究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对比分析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基于虚拟激励法的随机分析方法和基于单样本组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所得的动力响应随车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的大多数响应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开展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分析是必要的;验证了基于虚拟激励法的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在同等精度条件下,虚拟激励法的计算效率明显高于Monte Carlo法;论证了仅作单个确定性样本的速度影响分析并不能确切反映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响应随车速变化规律,进一步论证了开展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必要性;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分析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及轨道梁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随车速的总体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跨座式单轨列车-桥梁系统随机振动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列车-桥梁系统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桥梁耦合系统非线性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晋智斌 李小珍 +1 位作者 朱艳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6,共8页
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列车过桥时发生车-桥耦合振动。由于轨道不平顺激励源是随机过程,而轮轨接触关系又是非线性的,因此,车-桥耦合振动属于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用统计线性化方法分析车-桥非线性随机振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用5个非线性... 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列车过桥时发生车-桥耦合振动。由于轨道不平顺激励源是随机过程,而轮轨接触关系又是非线性的,因此,车-桥耦合振动属于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用统计线性化方法分析车-桥非线性随机振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用5个非线性函数描述,推导车-桥系统非线性振动方程。对车-桥非线性振动方程中的非线性函数进行统计线性化,得到时变的线性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用虚拟激励法求解线性车-桥系统的随机响应,提出一种"显式"统计线性化方法,该法在每个时间步均无需作统计线性化迭代。最后,用Monte Carlo法验证了车-桥统计线性化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算例表明,轮轨非线性接触对车辆和桥梁的随机响应影响很大,车-桥随机振动分析应合理考虑轮轨非线性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桥梁耦合系统 非线性随机振动 轮轨接触 统计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静力分量对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雷虎军 李小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30,136,共8页
为探讨结构拟静力分量对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考虑路基和桥梁地震力边界条件,分别采用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在相对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下处理地震力边界条件,建立了不同坐标系下的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地震响应分... 为探讨结构拟静力分量对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考虑路基和桥梁地震力边界条件,分别采用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在相对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下处理地震力边界条件,建立了不同坐标系下的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地震响应分析模型.以跨度48 m+5×80 m+48 m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例,分析了结构单向和三向拟静力分量对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横向拟静力分量将显著增大桥梁横向位移、钢轨横向位移、列车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而纵向、竖向拟静力分量的影响甚微;同时考虑结构的三向拟静力分量时,列车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均显著增大,且其相对误差随列车速度提高而增大,最大达30.5%和22.2%.因此,不考虑结构拟静力分量在列车速度较高时将严重低估车辆的动力响应,对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性造成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 地震响应 拟静力分量 大质量法 相对运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作用的高速列车-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令坤 蒋丽忠 +1 位作者 陶磊 余志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62-3170,共9页
基于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法,建立了两种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的全桥空间分析模型,一种是包括桩基的列车-桥梁模型,给出成层土的动力阻抗,采用改进的Penzien模型模拟桩-土作用;一种是不考虑桩-土作用的墩底固结的列车-桥梁模型;分析了两种... 基于空间梁单元有限元法,建立了两种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的全桥空间分析模型,一种是包括桩基的列车-桥梁模型,给出成层土的动力阻抗,采用改进的Penzien模型模拟桩-土作用;一种是不考虑桩-土作用的墩底固结的列车-桥梁模型;分析了两种模型的自振特性,计算了两种模型在不同车速、墩高、地震强度、不同地震波等工况下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桥梁横向位移、加速度主要受到低频成分的影响,这部分频率与其底部地震波相互反馈,改变了地基运动的频谱组成,使接近于桥梁结构自振频率的分量获得加强,考虑桩-土作用后,横向位移/加速度增加较大;桥梁竖向振动频率受桩-土作用影响较小,随墩高和车速的增加梁体竖向位移增加不大,梁体竖向加速度受高频成分的影响较大,这些高频主要由车辆荷载和轨道不平顺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桥梁系统 地震响应 -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对中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昊天 黄凤华 滕念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84-3895,共12页
随着磁浮交通线路的不断扩展,地震作用对磁浮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究地震作用对中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基于考虑比例-积分-微分(PID)主动悬浮控制的磁浮车轨耦合关系,在绝对坐标系下建立磁浮列... 随着磁浮交通线路的不断扩展,地震作用对磁浮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究地震作用对中速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基于考虑比例-积分-微分(PID)主动悬浮控制的磁浮车轨耦合关系,在绝对坐标系下建立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地震响应数值计算模型,其中将车辆简化为具有45个自由度的多刚体,轨道-桥梁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仿真程序,计算只考虑车辆作用、只考虑地震作用以及同时考虑车辆和地震作用3种工况下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分析车速对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对磁浮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影响明显,尤其是对横向耦合振动的影响;轨道-桥梁结构跨中竖向位移受车辆作用影响较大,跨中横向位移主要受地震作用影响;轨道-桥梁结构的频域响应与车辆荷载的特征频率及结构固有频率密切相关,地震作用会显著放大轨道-桥梁结构的1阶固有频率振动响应;同时考虑车辆作用和地震作用时,随着车速提高,车体加速度幅值与桥梁跨中竖向位移幅值并非单调变化,而桥梁跨中横向位移幅值呈现下降趋势。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磁浮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地震响应分析和轨道-桥梁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磁浮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 地震作用 耦合振动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令坤 蒋丽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在总结和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铺设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一无砟轨道一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地震时不同条件下高速列车在桥上安全运行限速的... 在总结和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铺设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一无砟轨道一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地震时不同条件下高速列车在桥上安全运行限速的建议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 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 动力响应 列车走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钞奕 吴梦雪 +1 位作者 唐德发 徐昕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8-1666,共9页
为分析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发展对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响应的影响,针对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探讨在不同运营里程、列车运营速... 为分析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发展对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响应的影响,针对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探讨在不同运营里程、列车运营速度、扣件垂向刚度和轮径变化下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显著。整体来讲,当车轮发生高阶多边形磨耗时,桥梁跨中横向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显著增大,列车轮轨垂向力和脱轨系数也明显增大且列车车轮出现瞬时跳动现象,对桥上高速列车运行的品质和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对车轮进行镟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动力响应 列车-桥梁耦合系统 车轮多边形磨耗 主导阶数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车-轨-桥系统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蒋丽忠 周旺保 +3 位作者 魏标 向平 国巍 李常青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共13页
桥梁占线比高、列车运行密度大及地震带分布范围广,使得我国高速铁路桥梁面临巨大的潜在地震威胁。目前地震下的高速铁路桥梁及桥上行车安全相关规定不够详细具体,地震下安全防控尚未将列车、轨道、桥梁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安全设防,亟... 桥梁占线比高、列车运行密度大及地震带分布范围广,使得我国高速铁路桥梁面临巨大的潜在地震威胁。目前地震下的高速铁路桥梁及桥上行车安全相关规定不够详细具体,地震下安全防控尚未将列车、轨道、桥梁作为一个大系统进行安全设防,亟待开展系统研究保障地震下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及桥上行车安全。针对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结构特性,首先介绍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系统破坏特征和损伤机理研究现状,然后从震后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状态劣化机理、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分析、地震作用后桥上行车安全分析及基于性能的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现有研究进展及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针对地震下高速铁路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多状态多水准多防线安全防控急需开展系统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高速铁路桥梁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 动力学 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efined dynamic model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coupled system for random vibration and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11
作者 MAO Jian-feng LI Dao-hang +3 位作者 YU Zhi-wu CAI Wen-feng GUO Wei ZHANG Guang-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32-2544,共13页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and tracking irregularity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system are of great concern,especially need perfect refinement models in which all properties can b...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and tracking irregularity parametric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system are of great concern,especially need perfect refinement models in which all properties can be well characterized based on various stochastic excitations.A three-dimensional refined spatial random vibration analysis model of high-speed maglev train-bridge coupled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in which multi-source uncertainty excitation can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and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PDEM)is adopted to reveal the system-specific uncertainty dynamic characteristic.The motion equation of the maglev vehicle model is composed of multi-rigid bodies with a total 210-degrees of freedom for each vehicle,and a refined electromagnetic force-air gap model is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interaction and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 moving train and track beam bridges,which are directly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model is proven to be applicable by comparing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By applying the proposed stochastic framework to the high maglev line,the random dynamic responses of maglev vehicles running on the bridges are studied for runn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assessment.Moreover,the effects of track irregularity wavelength range under different amplitude and running speeds on the coupled system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gmentation of train speed will move backward the sensitive wavelength interval,and track irregularity amplitude influences the response remarkably in the sensitive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lev train-bridge interaction electromagnetic force-air gap model stochastic dynamic analysis running safety assessment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上承式桁梁桥横向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将列车—上承式桁梁桥作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上承式桁梁桥采用桁段有限单元模拟 ,列车采用具有 2 1个自由度的 2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 .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 ,建立列车—桥梁... 将列车—上承式桁梁桥作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进行研究 .上承式桁梁桥采用桁段有限单元模拟 ,列车采用具有 2 1个自由度的 2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 .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 ,建立列车—桥梁时变系统的整体横向振动方程 ,使用机车车辆轮对或转向架实测蛇行波为激振源 ,计算了一列货物列车以 5种不同速度通过桐模甸上承式钢桁梁桥时的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 .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振动是切实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承式桁梁桥 横向动力分析 横向振动 列车-桥梁系统 铁路桥梁 横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随机振动模型的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志辉 黄承志 +3 位作者 王力东 时瑾 余志武 蔡成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5-232,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基于等效Hertz线性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时间历程问题,推导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基于该计算模型,以五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轨道不平顺和车速对墩顶垂向动反力随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墩顶垂向动反力受列车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对其影响显著;不同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下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不同,基于3σ法得到的限值(μ±3σ)相差较大;随着车速的增大,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 墩顶动反力(DVRP)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一致地震输入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艳 夏禾 张楠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3,共8页
针对地震对列车在高速铁路桥梁上走行安全性的影响,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车辆振动方程通过桥梁子系统与车辆子系统间的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联系起来,建立可考虑行波效应影响的长大跨度桥梁—列车耦合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针对地震对列车在高速铁路桥梁上走行安全性的影响,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车辆振动方程通过桥梁子系统与车辆子系统间的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联系起来,建立可考虑行波效应影响的长大跨度桥梁—列车耦合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利用车—桥系统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对高速列车在不同特征地震荷载作用下通过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列车速度和地震波行波效应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行波效应对车—桥系统的振动响应有重要影响,并不总是地震波行波速度越大,车辆的动力响应的计算结果越接近一致激励时的相应值;在进行大跨度连续梁桥车—桥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时,应按桥址处的实际场地土特性考虑地震波行波效应的影响;地震荷载作用时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各项安全评价指标均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在评价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上列车的走行安全性时,必须考虑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给出了确保地震发生时高速列车在桥上安全运行的临界速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地震 桥梁-列车耦合系统 动力响应分析 行波效应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simulation method for the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 analysis under earthquake using Simpack and OpenSees 被引量:5
15
作者 TANG Jian-yuan GUO Wei +2 位作者 WANG Yang LI Jun-long ZENG Zhe-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791-2806,共16页
Under high-level earthquakes,bridge piers and bearings are prone to be damaged and the elastoplastic state of bridge structural components is easily accessible in the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TTBI)system.Conside... Under high-level earthquakes,bridge piers and bearings are prone to be damaged and the elastoplastic state of bridge structural components is easily accessible in the 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TTBI)system.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and structural non-linearity of the TTBI system under earthquakes,a single software is not adequate for the coupling analysis.Therefore,in this paper,an interactive method for the TTBI system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Simpack and the seismic simulation software OpenSees based on the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which takes full advantages of the powerful wheel-track contact analysis capabilities of Simpack and the sophisticated nonlinear analysis capabilities of OpenSees.Based on the proposed Simpack and OpenSees co-simulating train-track-bridge(SOTTB)method,a single-span bridge analysis under the earthquake was conducted and the accuracy of co-simulation method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it with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Finally,the TTBI model is built utilizing the SOTTB metho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running safety of HST on multi-span simply supported bridges under earthquak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TTB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usability,high versatility and accuracy which can be further used to study the running safety of HST under earthquakes with high inten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track-bridge system CO-SIMULATION SOTTB CLIENT-SERVER running saf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耦合振动的拱桥吊杆应力冲击系数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朱志辉 罗思慧 +3 位作者 张磊 王力东 余志武 孟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9-1176,1356,1357,共10页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及地基微波雷达现场试验,研究了高速铁路拱桥的吊杆应力冲击系数。列车和轨道-桥梁模型分别采用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两子系统间通过轮轨线性Hertz接触理论实现耦合。采用地基微波雷达对吊杆两端位移进行测...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及地基微波雷达现场试验,研究了高速铁路拱桥的吊杆应力冲击系数。列车和轨道-桥梁模型分别采用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两子系统间通过轮轨线性Hertz接触理论实现耦合。采用地基微波雷达对吊杆两端位移进行测试,分析得到桥梁动力特性、吊杆应力时程及其冲击系数。对比地基微波雷达试验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基于该模型分析车速、单双线行驶和轨道不平顺对吊杆应力冲击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吊杆应力冲击系数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当车速为300km/h时车桥共振导致吊杆应力冲击系数显著增大;德国低干扰轨道谱样本对吊杆应力冲击系数影响较小,但随着轨道平顺性的劣化,吊杆应力冲击系数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地基微波雷达 系杆拱桥 吊杆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温度下高速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行车安全 被引量:3
17
作者 勾红叶 苏震乾 +2 位作者 王君明 袁蔚 陈泽宇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变形对桥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成贵高铁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大跨桥梁-轨道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桥梁-轨道结构有限... 研究目的:为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变形对桥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成贵高铁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大跨桥梁-轨道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桥梁-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导入SIMPACK中进行联合仿真,构建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最后从列车运营安全性与舒适性方面讨论不同温度荷载作用和不同车速下列车动力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1)桥梁上挠温致变形引起的轨道附加不平顺比下挠更不利;(2)组合温度作用下,行车安全性指标仅轮重减载率出现超限,建议将其作为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的主要评价指标;(3)温度梯度是导致轮重减载率出现超限的重要原因,实际工程中分析温度作用对列车行车安全的影响时,应考虑温度梯度的作用;(4)垂向Sperling指标对温度作用十分敏感,为保障行车舒适性,列车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行驶时应控制车速;(5)本研究成果可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行车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温致变形 轨道不平顺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D抑制铁路钢桁梁桥横向振动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杰 唐家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1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我国在既有线路进行列车提速试验时发现的 ,当客车速度为 1 60km/h左右时 ,64m简支下承钢桁梁出现横向准共振的现象 ,提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 (VED)来抑制这种共振反应 ,并由势能驻值原理及形成结构矩阵的“直接拼装法” ,建立了VED... 针对我国在既有线路进行列车提速试验时发现的 ,当客车速度为 1 60km/h左右时 ,64m简支下承钢桁梁出现横向准共振的现象 ,提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 (VED)来抑制这种共振反应 ,并由势能驻值原理及形成结构矩阵的“直接拼装法” ,建立了VED—桥梁—列车时变系统动力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证明 ,用VED抑制由于列车提速引起的中小跨度钢梁横向振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D VED-桥梁-列车时变系统 振动抑制 横向振动 振动方程 铁路钢衍梁桥 减振 粘弹性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小样本全信息表达的联合模拟方法
19
作者 朱志辉 李宇森 +2 位作者 周高扬 刘禹兵 郑纬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113-3126,共14页
针对传统方法需要生成大量轨道不平顺样本才能涵盖所有随机特征,但样本数多又会导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采样法(ASM)与改进的第二类随机谐和函数法(MSHF)结合的轨道不平顺模拟的联合方法。ASM自适应选取符合轨道不平... 针对传统方法需要生成大量轨道不平顺样本才能涵盖所有随机特征,但样本数多又会导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采样法(ASM)与改进的第二类随机谐和函数法(MSHF)结合的轨道不平顺模拟的联合方法。ASM自适应选取符合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函数(PSD)谱概率分布的高代表性样本点,从而减少样本数量;之后在SHF中添加一类符合谱概率分布的独立变量进行改进,通过将ASM选取的样本点代入新增变量,实现了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时域小样本全信息表达。以车轨桥耦合系统(TTBS)随机动力分析为例,与传统一次性采样和SHF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提高精度的同时可以减少41.67%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采样法 随机谐和函数法 轨道不平顺 谱概率分布 随机动力分析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