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列车运行速度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正交 蔡伯根 +2 位作者 戴胜华 陆德彪 刘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3,共8页
为定量评估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出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将应答器传输模块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采用鱼骨图法将影响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因素... 为定量评估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出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将应答器传输模块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采用鱼骨图法将影响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因素分为动态因素与静态因素,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BTM接收报文比特数及误比特率的影响,并对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主要通过影响BTM接收报文比特数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当BTM接收报文为应答器安全报文长度的整数倍时,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存在拐点;拐点的变化率随着整数倍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BTM接收报文误比特率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器传输系统 可靠性评估 马尔可夫过程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列车运行速度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守帅 田长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针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列车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限速运行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坡度、列车运行速度、监控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长度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参数... 针对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高速列车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限速运行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上运行时坡度、列车运行速度、监控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长度以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参数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下坡道越大越长、列车运行速度越高,监控制动距离就越长,要求的闭塞分区长度也越长;监控制动距离及闭塞分区越长,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也越长;因此按照目前CTCS-2级列控系统的控车条件,在已建成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要同时实现设计的列车运行速度和追踪间隔时间是困难的。进一步对CTCS-2级列控系统的参数配置进行分析,确定列控系统的线路坡度取整及计算的监控制动距离冗余过大也是导致高速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限速和难以实现设计追踪间隔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规范列控车载设备制动参数的取值及监控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列控系统的线路坡度偏安全侧取整及归档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长大下坡道 列车运行速度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监控制动距离 坡度取整 列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及以上速度下列车通过隧道时列车表面压力特征研究
3
作者 户迎灿 杜健 +2 位作者 蔡军爽 胡冲 陆意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目的]为了保障400 km/h及以上速度列车穿越隧道时的行车安全,提升乘客舒适性,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列车通过隧道时的列车表面压力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一维流动理论和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通过动模型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探究... [目的]为了保障400 km/h及以上速度列车穿越隧道时的行车安全,提升乘客舒适性,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列车通过隧道时的列车表面压力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介绍了一维流动理论和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通过动模型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探究了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不同隧道长度对8辆编组列车通过隧道时的列车表面压力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列车表面压力的分布特征。[结果及结论]当列车运行速度为400 km/h,隧道长度为0.7 km时,列车表面的最大正压值、最大压力幅值、最大负压值均达到峰值;当隧道长度超过0.7 km后,最大正压值基本不随隧道长度的增加而变化,最大负压值和最大压力幅值均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列车表压力值均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列车运行速度为400 km/h时的同一列车不同部位表面的最大正压值和最大压力幅值均表现为头车>中间车>尾车,最大负压值则表现为头车<中间车<尾车。列车表面最大正压值、最大负压值和最大压力幅值在数值上均表现为随着测点距车头鼻尖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 隧道 列车表面压力特征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36
4
作者 田红旗 许平 +1 位作者 梁习锋 刘堂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67,共4页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交会时产生的瞬态压力冲击对行车安全、旅客舒适性均产生严重影响。根据多次实车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将列车交会分为列车静止交会、等速交会和不等速交会3种工况,研究了3种工况的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之间...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交会时产生的瞬态压力冲击对行车安全、旅客舒适性均产生严重影响。根据多次实车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将列车交会分为列车静止交会、等速交会和不等速交会3种工况,研究了3种工况的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系列回归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静止列车上的压力波与交会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两列车等速交会时,列车上的压力波幅值与两交会列车的运行速度和相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两列车不等速交会时,高速列车承受的压力波幅值小于与之交会的低速列车所承受的压力波幅值;两列车等速交会时的压力波大于一方列车静止时交会的压力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空气动力学 列车交会压力波 列车运行速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作用下40 m和32 m简支箱梁动力性能研究
5
作者 罗锟 王凯新 +1 位作者 甄慧杰 帅蔚晨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 为研究不同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性能,以郑济高铁40 m简支箱梁和京沪高铁32 m简支箱梁为背景,研究40 m和32 m简支箱梁共振条件;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对比分析列车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40 m和32 m简支箱梁时的动力系数、竖向和横向加速度、竖向位移等振动响应。结果表明:40 m和32 m简支箱梁的共振速度分别为428.5 km/h和517.8 km/h,在我国目前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下,箱梁不会发生一阶共振响应,但会出现二阶与三阶超谐共振以及三阶消振现象;2种箱梁的挠度动力系数均小于运营动力系数,且挠度动力系数与列车运行速度成正相关;在相同工况下,40 m简支箱梁上的竖向振动和跨中竖向位移幅值大于32 m简支箱梁,但横向振动更小;在不产生共振消振情况下,列车通过速度越快,箱梁竖向位移越大,但由于2种箱梁的截面尺寸、跨径不同,使得2种箱梁的挠跨比差值很小。在现有列车运行速度条件下,可推广使用40 m简支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简支箱梁 列车运行速度 共振 动力系数 速度 位移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速度联控行车制理论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松年 宋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0-16,共7页
对“列车速度联控”行车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重点探讨了列车追踪运行间隔、列车追踪到达及出发间隔以及通过能力的分析计算。认为这一行车制式确能大幅度提高铁路线路的通过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试验。
关键词 智能化交通系统 联控 行车制 铁路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列车电源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继斌 张继业 +1 位作者 宋鹏云 陈彦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列车的计算仿真,建立混合电源系统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电源系统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混合电源系统与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的耦合分析,给出了基于该电源系统控制策略的列车运行目标速度曲线计算算法.利用MATLAB/Simu...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列车的计算仿真,建立混合电源系统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电源系统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混合电源系统与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的耦合分析,给出了基于该电源系统控制策略的列车运行目标速度曲线计算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建模,对列车在某线路上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列车的运行性能,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能够精确的控制列车跟踪计算的目标速度曲线运行,混合电源回收了41%的再生制动能量,控制策略和目标速度曲线计算算法达到了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列车 混合电源 控制策略 列车运行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隧道交会时洞内压力波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贾永兴 杨振 +1 位作者 姚拴宝 梅元贵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4,共9页
应用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和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研究时速600 km等级高速磁浮列车交会时隧道内压力峰值的分布规律,分析隧道长度、隧道净空面积、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长度对列车交会时隧道内压力峰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和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研究时速600 km等级高速磁浮列车交会时隧道内压力峰值的分布规律,分析隧道长度、隧道净空面积、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长度对列车交会时隧道内压力峰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中央测点的压力波动最剧烈,压力峰值以隧道中央位置为中心点往隧道2侧对称分布;列车运行速度为400~650 km·h^-1、列车编组为3~10辆时,基于隧道内压力峰值的最不利隧道长度在160~1000 m范围;隧道内压力峰值均随隧道净空面积增加而减小,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列车长度对其基本无影响;拟合发现隧道内压力峰值与隧道净空面积约-1.1^-1.4次幂成正比,与列车运行速度约2.0~3.8次幂成正比;当采用现有350 km·h^-1等级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净空面积标准,并且2列列车以600 km·h^-1交会时,隧道内压力峰值高达±30 kPa,必须增大隧道净空面积或增设竖井等减压设施以满足ERRI医学健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隧道压力波 列车交会 隧道长度 隧道净空面积 列车运行速度 列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追踪间隔时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石先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5,共4页
通过对我国350km/h的客运专线区间、站内接车及发车等情形的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分的计算,分析列车运行速度、追踪运行间隔时分与列车加速度、减速度、车站咽喉区长度和道岔号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列车的加减速性能、车站咽喉区布置... 通过对我国350km/h的客运专线区间、站内接车及发车等情形的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分的计算,分析列车运行速度、追踪运行间隔时分与列车加速度、减速度、车站咽喉区长度和道岔号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列车的加减速性能、车站咽喉区布置等提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时分 追踪间隔 列车运行速度 追踪运行 咽喉区 速度 速度 加减速 车站 接车 站内 道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牵引计算电算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帆 毛励良 《都市快轨交通》 1989年第2期13-19,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地下铁道列车牵引计算,是地铁设计和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设计单位和管理单位都是重要的基础资料。过去列车牵引计算一直沿用图解法,工作繁杂、效率低,特别是做多种方案比较用的牵引计算更是困难。
关键词 牵引计算 地铁列车 地铁设计 设计单位 运营管理 列车运行速度 曲线阻力 坡道阻力 均衡速度 地铁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
11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1,共1页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与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随着长距离高铁列车不断增加,很多旅客提出了乘高铁夕...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与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随着长距离高铁列车不断增加,很多旅客提出了乘高铁夕发朝至的需求。开行高铁动卧列车是铁路着眼市场需求、创新高铁运营方式的一次具体实践,对充分利用高铁运力资源、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力资源 出行需要 出行需求 人民铁道 运营方式 旅行时间 列车运行速度 检修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平 杨益新 朱志豪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 隧道基底沉降不仅影响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性,严重时会造成隧道结构病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沉降预测和单因素影响分析,非常有必要开展隧道基底沉降的多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地铁1号线某盾构隧道区间为工程实例,构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人工激振力模拟地铁列车竖向荷载,提取数值模拟结果的动应力和静偏应力数据,引入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塑性应变计算公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得到隧道基底沉降,研究了隧道周围土层性质、道床脱空深度和地铁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对隧道基底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隧道基底沉降和发展规律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隧道基底沉降随着周围土层砂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道床脱空尺寸会加剧隧道和道床板中应力集中和振动放大现象,增大隧道下卧土层的动偏应力和基底沉降;提高车速会增大基底沉降的横向影响范围;采用正交试验法、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隧道沉降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层性质、车速和道床脱空,其中,土层性质为高度显著水平、车速为显著水平。研究成果对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变形监测、安全评估和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性质 道床脱空 地铁列车运行速度 隧道基底沉降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首次开行时速160km城际列车
13
《中国铁路》 2015年第9期94-94,共1页
2015年8月31日,云南首次开行昆明一楚雄时速160km城际列车,当日发送旅客1000余人。9月1日,昆明一曲靖时速160km城际列车也正式开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山高谷深、交通相对落后,列车运行速度慢。此次开行的城际列车选择我国目... 2015年8月31日,云南首次开行昆明一楚雄时速160km城际列车,当日发送旅客1000余人。9月1日,昆明一曲靖时速160km城际列车也正式开行。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山高谷深、交通相对落后,列车运行速度慢。此次开行的城际列车选择我国目前先进的和谐型电力机车和环境舒适的25T型客车,最高运行时速160kin,昆明至曲靖、楚雄等滇中主要城市仅需1h左右,比公路节省1个多小时,对加快滇中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带动云南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列车 时速 云南 列车运行速度 城市经济 一体化发展 电力机车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环境中满意通信概率模型及切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斌 冯庆坤 +1 位作者 金心宇 吴端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53-1559,共7页
针对通信链路连通情况下,由于误码率过高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服务质量(QoS)不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通过对GSM-R路测数据的挖掘分析,研究了接收信号电平、同频干扰和列车运行速度这3个关键参数,提出满意通信概率模型,进而... 针对通信链路连通情况下,由于误码率过高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服务质量(QoS)不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通过对GSM-R路测数据的挖掘分析,研究了接收信号电平、同频干扰和列车运行速度这3个关键参数,提出满意通信概率模型,进而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切换算法,以降低平均切换次数并尽可能地保证较高的QoS.经建模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获得满意通信的同时,切换次数可以达到1,切换延迟小,切换位置接近两基站中间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电平强度的切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通信概率 切换决策算法 GSM-R 接收信号电平强度 同频干扰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果元 魏丽敏 杨果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和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级... 通过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胡家屯中桥路桥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分析了级配碎石路桥过渡段的沉降规律;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与列车速度的关系,以及动力响应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和沿线路纵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级配碎石过渡段能减缓路桥间沉降差;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列车对路基的动应力作用增强,且动应力影响在基床表层较为显著;不同行车速度下,各测点振动加速度值变化不大,其分布范围一般集中在1 m/s2~3.5m/s2之间;各测点动位移受列车速度的影响不明显,其值集中在0.1 mm~0.35 mm范围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桥过渡段 级配碎石 列车运行速度 动力响应 沉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受流稳定性与Lyapunov指数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京波 杨绍普 +1 位作者 高国生 朱齐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以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从高速、快捷、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出发,分析了高速行驶的列车电力供应问题,提出安全稳定的受流条件是列车正常运行的前提。建立了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以Mathieu方程为基础,采用摄动法推导出... 以高速铁路发展为背景,从高速、快捷、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出发,分析了高速行驶的列车电力供应问题,提出安全稳定的受流条件是列车正常运行的前提。建立了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以Mathieu方程为基础,采用摄动法推导出弓网系统稳定边界,并求得了系统的周期解,采用实际接触网、受电弓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等参数,得到一组弓网系统稳定受流曲线。为深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又对系统的Lyapunov特征指数进行计算,得出不同参数下的Lyapunov特征指数,从而提出了列车的最佳运行速度和最不利运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指数 弓网系统 高速铁路 稳定性 受流 MATHIEU方程 系统动力学模型 列车运行速度 特征指数 受电弓 铁路发展 乘车环境 电力供应 高速行驶 正常运行 安全稳定 稳定边界 系统稳定 分析系统 接触网 摄动法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17
作者 夕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共4页
2006年11月16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亲自带领已开行200km/h动车组为标志的铁路提遂牵引试验圆满结束。2006年11月17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试验取得成功。各项牵引试验数据表明,第六次大面积提... 2006年11月16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亲自带领已开行200km/h动车组为标志的铁路提遂牵引试验圆满结束。2006年11月17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试验取得成功。各项牵引试验数据表明,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条件基本具备。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是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线等既有干线实施200km/h的提速,有条件的线路列车运行速度可达250km/h,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铁道部确定,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提速 中国铁路 世界 列车运行速度 牵引试验 新闻发布会 列车运行 铁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电子防滑器故障及防范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树财 刘辉 《铁道机车车辆》 2006年第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电子防滑器 准高速客车 防范 故障 列车运行速度 25G型客车 踏面擦伤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车整体轮对裂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9
作者 李俊 王亚洲 徐州 《铁道机车车辆》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内燃机车 防范 列车运行速度 机车走行部 原因 裂损 轮对 质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用于货物上各种惯性力的探讨
20
作者 王林枝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3年第2期25-27,29,共4页
一、作用于货物上的纵向惯性力1.纵向惯性力的产生:纵向惯性力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在调车作业中,驼峰或带有坡度的牵出线上溜放的车辆(组)与停留的车辆(组)相冲撞,以及用铁鞋和缓行器等对车辆(组)进行制动时,产生的纵... 一、作用于货物上的纵向惯性力1.纵向惯性力的产生:纵向惯性力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在调车作业中,驼峰或带有坡度的牵出线上溜放的车辆(组)与停留的车辆(组)相冲撞,以及用铁鞋和缓行器等对车辆(组)进行制动时,产生的纵向力;(二)当列车起动、停车以及列车在运行中的加速、减速、制动等引起的车钧之间的冲击力,即列车在运行中产生的纵向力。上述两种纵向力,对货物在车上的纵向稳定起着最不利的影响。而最有害的力是车辆(组)在调车作业中车辆(组)之间车钩的冲击力,其次是列车起动、制动的纵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力 调车作业 牵出线 溜放 铁鞋 横向加速度 运行试验 速度 横摆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