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列车运行组织的多分辨率铁路基础设施数据模型及应用
1
作者 郑然斐 孟令云 +3 位作者 苗建瑞 蒋熙 廖正文 李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9,共13页
刻画铁路基础设施信息的数据文件是列车运行组织生产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相关研究的数据底座。铁路运输涉及要素众多,组织列车运行时天然地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业务下需要同一事物不同分辨率的信息。为满足未来铁路列车运... 刻画铁路基础设施信息的数据文件是列车运行组织生产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展相关研究的数据底座。铁路运输涉及要素众多,组织列车运行时天然地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业务下需要同一事物不同分辨率的信息。为满足未来铁路列车运行组织各层级、岗位、业务轴面协同、一体化联通的需求,以及针对不同分辨率场景的科研成果的便利整合与复用,提出了一种面向列车运行组织的刻画铁路基础设施信息的多分辨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模型。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明确了模型组织架构,对宏观、中观、微观分辨率下列车运行组织所需基础设施信息和组织逻辑格式进行了定义并设计了一致性交互规则。开发了生成该数据格式文件的电子路网绘制程序。基于以上成果建立了京沪高速铁路等线路的车站、线路、路网的不同分辨率数据文件,并将文件作为基础输入数据应用于列车运行仿真、调度监督、运行优化等领域。结果表明,该数据模型定义的文件可以满足多分辨率多种场景下的列车运行组织生产与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组织 多分辨率 数据模型 可扩展标记语言 统一建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的市域列车运行组织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宝明 龙宇轩 +1 位作者 张琦 白佳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虚拟编组技术作为车载通信发展的重要成果,能够有效缩短列车运行间隔并提供更灵活的在线编解方案,为优化市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提供了新的可能。以“一干多支”的典型市域铁路线路为例,分析市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的传统方法,提出基于虚拟... 虚拟编组技术作为车载通信发展的重要成果,能够有效缩短列车运行间隔并提供更灵活的在线编解方案,为优化市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提供了新的可能。以“一干多支”的典型市域铁路线路为例,分析市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的传统方法,提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设计新的列车运行组织方案,并通过算例予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虚拟编组方案与灵活编组方案相较于其他组织方案,在保持干线服务频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支线服务频率,节省车底运用数量,降低乘客的等待时间和旅行时间;相较于灵活编组,虚拟编组在降低乘客旅行时间和减少车辆走行公里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虚拟编组 列车运行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速列车晚点对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思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8-34,共7页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 研究“高、中速客运列车共线运行”模式下京沪高速客运专线的理论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其运行列车组平均列车间隔时间,并以当前京沪线跨线旅客列车晚点状况为依据,研究列车运行晚点参数、列车运行质量指标、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可能提供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组织 列车晚点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列车运行组织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智轩 韩宝明 赵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难以满足城区与市郊之间的出行需求,市域铁路成为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尚缺乏成熟的市域铁路不同等级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在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运行组织及不同等级列车开行现状基础上...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难以满足城区与市郊之间的出行需求,市域铁路成为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尚缺乏成熟的市域铁路不同等级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在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运行组织及不同等级列车开行现状基础上,提出市域铁路开行不同等级列车的运输组织优化方案,优化市域铁路列车等级设置原则、开行方案、换乘模式,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线(良乡—乔庄东)为例,提出副中心线运行组织优化建议,为实现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不同等级列车 列车运行组织 换乘优化 副中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进路占用的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组织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彬彬 金华 +1 位作者 刘爽 陈绍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61-2168,共8页
折返能力是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优化问题通常采用折返时间刻画折返约束。对于折返情况较为复杂的大小交路模式,从折返进路占用角度考虑折返约束可以深挖折返能力,并且合理、灵... 折返能力是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优化问题通常采用折返时间刻画折返约束。对于折返情况较为复杂的大小交路模式,从折返进路占用角度考虑折返约束可以深挖折返能力,并且合理、灵活地排列折返进路,在保证高峰时期列车顺利实施折返接续的同时进行线路通过能力的优化。建立大小交路模式下考虑列车折返进路占用的列车运行组织优化模型,从运营角度出发以线路通过能力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列车运行、折返接续、线路配属车底数等约束,借助累积0-1变量表示折返列车的进路占用,能够实现在优化列车运行组织的同时明确折返列车在折返站内部轨道资源上的占用时长。模型利用Gurobi商业求解器进行求解验证。案例以模型优化结果作为实验组,基于折返间隔推算得到的列车运行图作为对照组,分析考虑折返进路占用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背景为一条大小交路列车模式下的双向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线路。案例结果表明,在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组织计划编制阶段考虑折返列车的进路占用,可以进一步压缩列车折返间隔,提高折返效率。相比传统方法中利用折返间隔计算公式推算出列车运行组织计划,考虑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进路占用的列车运行组织优化能降低周期时间,提高线路整体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组织 折返进路占用 大小交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实用货物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 被引量:14
6
作者 彭其渊 杨明伦 倪少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37-542,共6页
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编制,是实现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本文在研究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的优化与自动编制的基础上,把编图研究推进到由多区段组成的某段或整条线路,提出了用目标规划建立优化模型,用“滚动窗口搜索法”进行求解,... 列车运行图的计算机编制,是实现铁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本文在研究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的优化与自动编制的基础上,把编图研究推进到由多区段组成的某段或整条线路,提出了用目标规划建立优化模型,用“滚动窗口搜索法”进行求解,使区域优化与整体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问题的解满足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 铁路 计算机编制系统 列车运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越区供电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优化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艺楠 孟令云 +3 位作者 汤佳桐 王奇志 龙思慧 李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4-2270,共7页
越区供电是在牵引变电所故障时保障行车不中断的一种铁路应急处置方式,目前越区供电下的调度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越区供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有增大发车间隔和设置限速2种方式,为了研究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小的2种方案组合方式,以通过... 越区供电是在牵引变电所故障时保障行车不中断的一种铁路应急处置方式,目前越区供电下的调度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越区供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有增大发车间隔和设置限速2种方式,为了研究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小的2种方案组合方式,以通过能力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越区供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以某路网为背景,用CPLEX软件进行实例验证,计算出不同行车组织调整方案下的通过能力和晚点时间,最佳调度方案为限速250 km/h,发车间隔4~8 min。研究结果表明:限速对列车的影响大于增大发车间隔对列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组织与调度 越区供电 通过能力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网运营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徐瑞华 张铭 江志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1,共5页
首末班列车的换乘衔接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具有特殊意义。在分析网络首末班列车协调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多线换乘接续的可达性和合理性两方面构造多向列车换乘衔接模型,根据早晚间客流特点建立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的计算方法... 首末班列车的换乘衔接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具有特殊意义。在分析网络首末班列车协调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多线换乘接续的可达性和合理性两方面构造多向列车换乘衔接模型,根据早晚间客流特点建立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的计算方法。将换乘站内部的列车到发时序衔接与网络换乘节点间的协调相结合,设计分层协调的优化策略和算法,实现网络列车运行的综合协调。以某城轨线网为例,模拟验算首末班列车发车时间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根据需求产生相应方案,为网络运营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组织 首末班列车 时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繁忙区段旅客列车对数的途径
9
作者 徐行方 陈家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针对铁路客运繁忙区段运能紧张、增开旅客列车困难的现状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区间旅客列车通过能力的途径 ,从而为提速后繁忙区段进一步提高旅客列车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旅客列车 繁忙区段 区间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组织 开行对数 扣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控一体化的普速铁路CTC系统功能定位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如月 苗建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7,共7页
针对分散自律CTC系统目前在普速铁路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在分析普速铁路CTC系统的改进功能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作业需求、计划功能等角度总结现行CTC系统在普速铁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抽象描述货物列车的开... 针对分散自律CTC系统目前在普速铁路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在分析普速铁路CTC系统的改进功能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作业需求、计划功能等角度总结现行CTC系统在普速铁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抽象描述货物列车的开行过程,指出货物列车的开行是一个涉及多个工种的人机复合的、具有嵌套关系的反馈控制系统,以此展开对CTC系统业务场景的分析,并从普速铁路货物列车运行组织管控一体化的视角出发,从实现计划对作业状态的实时采集、提供车站进路计划编制和调整的功能、建立计划间的互馈机制、构建完善的作业联锁等方面,展望了面向管控一体的CTC系统功能改进方向,对提高CTC在我国普速铁路中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CTC系统 货物列车运行组织 管控一体 车站进路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